胡劲辉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广东深圳 518116)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a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FNHTR)是输血反应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反应[1]。它是指患者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2 h内接受输血的患者体温升高1℃以上,并排除其他可导致体温升高的原因时,可判断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临床表现为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出汗、皮肤潮红等,有3%~10%的患者发生[2]。按发生原因、机制和性质分类,可分为免疫性反应和非免疫性反应。免疫性反应是由于抗原-抗体不相容,经由免疫机制而发生的反应,由非免疫性因素引起的反应则称为非免疫性输血反应[3]。为了探讨减少FNHTR的发生情况和如何预防,笔者对我院近3年来发生的输血反应情况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的5676名受血者(共输血10410次)进行调查统计。血液(由深圳市龙岗区血站提供);一次性使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南京双威实业公司生产)。

1.2 方法

统一登记受血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基础疾病、输血前体温、输血成分、输血反应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及所输血液的预温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近3年来我院共有5676名患者接受输血,共输血10410次;其中272名发生不同程度的发热性输血反应,其发生率为4.79%。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皮疹,有的体温可达37.5~40.4℃,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等症状,因抢救及时,无死亡病例。

患者中,去白细胞组比未去白细胞组发病率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病种与输血反应关系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受血与多次受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输注次数多,增加了输血反应的发生率。见表2。

表1 输血成分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关系

表2 不同病种输血情况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关系

3 讨论

本研究中5676名患者接受输血,共输血10410次;其中272名发生不同程度的发热性输血反应,其发生率为4.79%,通过对比发现输注未去白细胞成分血比输注去白细胞血液成分发生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高,多次输血发生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比初次输血发生率高。通过以上调查笔者认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病机制主要有,①免疫性:主要原因是接受输血的患者血浆内含抗白细胞抗体,通常是由于以往的输血或妊娠而产生此类抗体。输血时,输入的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接受输血者体内的抗体发生反应刺激产生和释放内源性热源物质,或通过补体和巨噬细胞发生反应释放内源性热源物质。这些物质的产生和释放导致一系列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主要的内源性热源物质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②非免疫性:主要是热源反应[5],由污染热源质的非一次性采、输血器材引起。现已少见,但在欠发达地区尚未使用一次性采、输血塑料器材的地方,如果器材清洁处理不当会发生此类反应。预防首先应采用有生产单位名称和批准文号及在有效期内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血器,对于既往有2次以上输血发热反应的患者常规使用去除白细胞血液制品。一般白细胞的去除可在血液制品保存前或在输血前(即床边去白细胞)进行。前者虽然技术要求严格,需在无菌环境中操作,但是前者不仅去除了白细胞,使其不会产生代谢产物,同时也预防白细胞产物如细胞因子、组织胺以及在储存血中产生的白细胞微聚物的形成,而导致输血发热反应增加。所以预防当采用一定方法去除血液中白细胞,使残留白细胞少于5×108时可预防大多数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目前应用的主要方法是使用特制的除白细胞滤器过滤血液和血液成分,也可应用洗涤-离心的方法制备洗涤红细胞输注。

对于受血者血液中存在抗白细胞抗体时,如有条件应与献血者做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以寻找合适的血液。一般应用粒细胞免疫荧光结合试验检测粒细胞特异性抗体以及淋巴细胞毒性试验检测人白细胞抗原HLA抗体。

[1]徐文皓,李志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J].中国输血杂志,2002,15(5):368.

[2]Federowicz I,Barrett BB,Andersen JW,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reactions after transfusion of cellular blood components that are white cell reduce before storage[J].Transfusion,1996,36(5):21.

[3]肖星莆.输血技术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80-182.

[4]张钦辉,高峰,朱永明.临床输血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309.

[5]张焰,刘萍,丁浩中,等.库血的血流变性状与临床应用利弊[J].中国微循环,1999,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