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杰

摘要:二十世纪初,我国建立了上海国立音专所和北京大学音专所。这是两所具有现代化特征的音乐教育学院,其中以钢琴教学为主。介此,我国的钢琴教学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当今国民生活水平、文化素养、经济基础等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且对于艺术的追求也到达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基于这一背景,我国的钢琴教学工作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本文将以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钢琴表演方向舞台实践为例,通过对当前钢琴舞台实践的现状、问题、经验和教训等进行相应的论述。其研究目的是为了从中得出一些有助于提高钢琴表演方向艺术硕士舞台表演实践能力的方法和措施,并将之传递给学生,使其完成更好地舞台表演。

关键词:艺术硕士;钢琴表演方向;舞台实践

一、引言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对艺术硕士钢琴表演方向进行舞台实践能力培养的时候秉承着“打造非凡、走向国际”的宗旨。在这一核心理念的驱动下,钢琴专业课程有着极为细致的规划,且教学内容的安排非常妥当。同时还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不同学生的特征和优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以求促进学生登台演出的能力和水平。但是,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商议、思考和研究。首先,当前学生对于钢琴舞台实践能力较差,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硕士生会将个人的学习重点落在培养自己的技能和提高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上,进而对于如何登台表演,如何克服台上压力,以及如何体现良好的舞台风格所做出的研究较少。其次,由于学生缺乏必备的舞台实践素养,所以导致硕士生在上台参演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个人的舞台经验积累不足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影响表演的进度和质量。最后,由于当前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对于艺术硕士钢琴表演方向的钢琴舞台表演教学技能和方法看得较重,却忽略了通过考核制度来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平复学生的舞台紧张情绪,最终使得学生在台下训练和台上表演的时候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状态。对此,我们经研究设计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法,并且会对照以上问题进行一一处理。

二、钢琴表演方向艺术硕士舞台实践的问题分析

(一)舞台实践机会不足,表演训练体系缺失

当前,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部分教师在对艺术硕士钢琴表演方向学生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接到一些校外单位的邀请。且希望能够让学生参与一些商演,或者开幕仪式等活动,且参演为有偿服务。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老旧,且对于学生的管理和约束较为严格,所以面对此类情况会直接拒绝。而且,由于学生的课程比较紧张,甚至在开展校内文化节的时候依然无法安排足够的时间上台表演。折旧导致了学生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养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且由于登台演出的实践机会非常少,进而使得学生不去想如何登台演出,甚至不敢想如何登台演出。究其根本,这是表演训练过程中体系缺失的一种体现。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感情和文化的表达方式,如果无法让更多的人看到,无法让更多的人听到,那幺艺术的发展便会变为“闭门造车”的幻想。因此,教师需要将这一环节重视起来,以此来健全钢琴舞台表演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缺乏必备舞台素养,经验积累有所不足

由于大部分艺术硕士钢琴表演方向学生在进行钢琴训练的时候是在“舞台下”完成的,所以其本身的舞台经验和舞台素养缺失较大,从而便导致了学生在真正参与钢琴舞台实践的时候无法做好充足的尊卑,也无法对前期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有效的积累。从本质上分析,当学生在面临登台演出的时候,等同于是建立了一座空中楼阁,缺乏根基和稳定性。而且,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主要针对的方向也是如何提高自己的钢琴演奏技能,如何促进自己的钢琴演奏方法,以及如何解决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但是,对于如何参与登台演出、如何总结演出的经验教训、如何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如何发展自己的舞台必备技能等均为做出深入的了解。这是当前这些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通病。在此,亟待教师设计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相应的解决。

(三)考核制度应用不周,难平学生紧张情绪

俗话说,实践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念应用在钢琴教学与登台演出的训练中非常实用。当前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个别艺术硕士钢琴表演方向学生在日常训练中都是按节点、按步骤的开展实施。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优势体现在了按部就班和循序渐进的基础上能够引导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演奏能力不断地提升。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学生极少接收任何的突变,也极少深刻体验在台下与台上的感觉,以致无法深刻感受紧张氛围下自己该如何体征自己的形态,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对此,教师需要制定相关的办法与措施,且需要设计相应的节点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因素的干预。当学生长期处于一个“被考试”和“仿登台”的环境中,此时学生的心理紧张情绪会逐渐地消减,而且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方法设计,因为只有学生秉承着一个好的心态,才能在未来的训练、学习和登台演出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进而更好地体现个人的表演天赋,彰显个人的专业素养。

三、钢琴表演方向艺术硕士舞台实践的问题解决

(一)配置舞台实践课程,完善钢琴表演体系

在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关于钢琴的课程教学开展模式为:合唱团课程、钢琴合作演奏课程、音乐基础知识合作学习课程、室内乐演奏课程、乐团演奏课程以及音乐讲座课程等。这些课程可以搭配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钢琴教学与训练体系,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和演奏技巧。同时,在科学的教学模式下,还能够实现持久发展与纵深规划的教学作用。在此,教师可以借助现有的课程结构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培养与引导,以此来体现应有的成效。如:教师可以从课程开展的节奏对学生进行钢琴演奏课程和歌曲伴奏课程的综合教学,并且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重点体现这一内容,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课程实践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舞台的把控能力对学生进行专注演奏技巧的培养,以此来调动学生勇于上台和敢于上台的决心。在此,教师需要结合钢琴演奏的内在因素对其进行实践课程教学的设计。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学生的心理素养和钢琴演奏水平的综合体现能力以及学生的舞台应变能力等。在这一背景下对学生开展实践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登台演出效果,还能促进学生随机应变和经验总结的认知。

(二)提升学生舞台经验,实现实践成效积累

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解决钢琴演奏技术上的负担,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如,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对每一部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将其中的关键点明确给学生,使其能够在演奏过程中将之注意起来。而且要求学生要通过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其进行学习和训练。在保证学生的个人演奏技术成熟之后,教师再去开展下一步的教学与引导工作就会顺利很多。且此时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其次,教师需要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全面的理解,并且要从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对其展开分析。这样,学生在成熟的演奏技术带动下,便会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条件以及情感的表达方法做出一个正确的理解。当学生在演奏的时候融入这一情感以后,其演奏效果和演奏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且能够有效地提升个人的舞台经验,进而实现实践成效的不断积累与提升。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登台演出,前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本专业的“小舞台”上进行演出,后期便可以结合一些社会商演活动,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开设对学生进行舞台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合理应用考核制度,舒缓学生心理压力

一名优秀的钢琴教师懂得如何利用考核考评的制度来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钢琴舞台实践水平。所以,教师在日常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需要将这一问题重视起来,并且要从学生的心理能力承受范围来帮助学生设计相应的钢琴演奏考核与考评制度。这样,学生在参与考核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从内心深处产生出一种紧张感,进而会改变自己日常训练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演奏能力和演奏水平才是最真实的、最有参考价值的。在此,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相关专业和学者对学生进行节点考核。如:在学习完毕一阶段的知识内容之后,便可以通过考核的方法对其进行验证,并且找出学生演奏过程中的问题对其加以纠正。另外,教师需要在这一背景下为学生营造“舞台效应”,并且需要为整个考核环境创造严肃、紧张的氛围。这样,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将大大提高,对于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消除自己的紧张心理有较大的帮助。当学生能够正确的左右自己的心理因素,克服心理负担的时候,也是学生可以正式参与登台演出的时候。基于此,学生的钢琴舞台演奏效果会得到飞跃式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束语

追求完美的舞台实践效果是从事钢琴艺术表演和传播工作的理想目标,培养优秀的演奏人才是钢琴艺术教育者的不懈追求。通过不懈追求达到理想目标,需要不断开阔视野,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钢琴表演方向的钢琴演奏和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钢琴舞台表演教学的先进经验与科学做法,以此反观自身,找寻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提升钢琴演奏者舞台表现力的综合因素,力争通过综合研究改进现状、开拓出新,使我国普通高校音乐学院的钢琴教育事业跨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赵雯.浅析如何消除钢琴表演中的紧张心理[J].黄河之声,2017(15):97.

[2]周正茂.舞台表演实践对于钢琴课程教学的重要性[J].当代音乐,2017(16):31-32.

[3]周琴.加强舞台实践提升钢琴表演艺术表现力——美国华盛顿大学钢琴专业重视舞台实践带来的启示[J].音乐创作,2017(06):185-187.

[4]周正茂.浅谈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实践的创新[J].当代音乐,2017(11):70-71.

[5]吴超.钢琴教学中舞台表演意识的培养研究——学生们就钢琴演奏问题的主动思考与自发提问之解答[J].北方音乐,2017,37(05):8+10.

[6]胡杨.钢琴教学中舞台表演意识的培养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03):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