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术教育属于人们教育范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美术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美术能力与美术素养,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状;问题;策略

一、高校美术的教育意义

(一)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发展

美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专业课程,具有广泛的就业途径,如摄影、雕塑以及艺术设计和影视工作等,都离不开美术教育,通过对学生教学美术教育,能够有效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获得更加丰富的美术知识,为其今后有关美术职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而美术教育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所以学习的方式也不同,因而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产生不同的观点及看法,提高自己的主张与观点,促进自己个性化的发展。

(三)改善人的整体认知水平和素质

美术教育具有审美功能,在美术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更可以让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丰富审美观,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提升艺术情操和思想境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提高,更培养了人的内在气质。

二、当代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目前,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美术教育可能受到就业的影响,存在着严重意识偏差,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培训,以至于学生出现浮躁的心理,缺少了理论支撑,在专业上不够深入,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协调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行,高校在美术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很多高校的教师开始琢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研究,但是忽略了对教材的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只是将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虽提高了课堂气氛,但却忽略了对教材内容的精致研究,致使在教学的过程出现不相协调的现象,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

美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无论是绘画专业还是设计专业,都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而现在的美术教育则缺少实践活动。

(四)教学评价模式统一化

受到我国现有的教学模式影响,高校美术的教学成果的检验依然采用考试的制度,这种评价方式存在局限性,不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让学生产生不良的情绪。很多学生为了拿到学分,进行针对考试的学习,忽略美术学习过程中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高,不能有效促进美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美术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堂课的教学质量,主要依靠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反映。在高校美术的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只有课堂内容对其有充足的吸引力,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教育。

(二)加强美术教育与实践的结合

高校美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运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为以后的就业更好服务,这才是学习的最终价值体现。美术教育的学习就是为学生以后能更好地就业工作,学校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实践,增加学生的实习经验。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发现不足,才会不断进步。

(三)创新优化高校美术教学模式

在大学阶段的美术学习中,可以创新教学模式,打破常规的教学。创新教学模式,要注重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结合,不要让创新的教学方法只是流于形式,要彻底地与教材内容相协调。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创新,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提高师资力量,改善评价机制

教师是教学过程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老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教学的进行,所以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学校要打破单一教学成果评价机制,美术的教学评价机制要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合理地设置,美术理论部分可以采用考试的评价方式,但是美术的实践技能部分则需要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多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

四、结语

美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专业,有着悠久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美术专业近几年在现代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设立美术专业时,也是越来越专业化、系统化,类别更细致。为了满足就业要求,新增的专业也越来越市场化。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最终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代晴.当今应试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15.

[2]刘加坤.关于大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优势探讨[J].大众文艺.2016(18):250.

作者简介:戴思竹,西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