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松田

摘要: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只有不断扩大民族文化的受众群体和影响力,一个民族的血脉才会生生不息。长期以来,满族文化主要在国内范围传播并将汉族民众和本族民众作为传播对象。在新时代如何将满族文化向世界范围传播,在传播过程中该采用怎样的翻译策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文化;满族文化;文化传播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文化受众与日俱增,这对每一位中国人都是欣慰而自豪的事情。满族固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一位满族同胞也都对祖国有着真挚的情感。传播满族文化,让满族文化以独立的文化身份走向世界,让满族文化永葆生命力,是新时代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翻译与满族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勤劳而聪明的民族,自古以来崇尚教育尊重文化。汉字和汉语也是全人类的瑰宝,汉语词句之浩瀚、意境营造之绝妙以及抒发情感之贴切生动可谓世界民族语言之林中难有出其右者。自古以来,用汉语作为写作语言的文人墨客无数,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锦绣文章。进入到近现代以来,用汉语写作的文人大家始终未绝,鲁迅、巴金、茅盾、徐志摩、沈从文、钱钟书、余光中等等,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称得上文学巨着的作品。想必很多国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读罢这些大家的作品,甚至就是读罢国内茅盾文学奖得主们——这些许多还无法称为大家的作家的作品,都会觉得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作者的写作功力和那些享誉世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相比并无差异,甚至很多时候还会感觉西方作家的功力反倒略逊一筹。那既然如此,为何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家在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世界性的文学舞台上却只有莫言等极少数作家崭露头角呢?

我想以此文学领域的现象来体现翻译之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诚然,中国从来不缺文采斐然的文学大家,但恰恰是翻译领域的乏力、翻译策略的落后以及翻译工程的不系统、不成熟才是包括文学在内的诸多中国文化难以在世界上进行有效、有力的传播的原因。自己的文化杰作要是想更好地推介给世界,作品的出色是一部分,本民族又有着怎样的跨语言的传达能力又是一个重要部分。中国人自己读罢之后的感同身受、五味杂陈,甚至是五体投地和声泪俱下,这些感受如何有效地传达给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别的外国人,进而打动他们,让他们生发出同样的感受,让他们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厚重和伟大从而对该民族的文化产生向往和兴趣呢?类似这些问题才是在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最本质、也最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穿透语言壁垒的媒介——翻译。

二、满族文化海外传播翻译策略

(一)满族文化翻译素材选择

满族长时间以来创造了不计其数的优秀文化,满族文化在天文地理、衣食住行上无所不包。但是如果要对满族文化进行翻译和海外传播,需要打破文化和语言的双重壁垒,那幺在翻译素材的选择上应该倾向于更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象理解的素材。

比如,近些年来,国内备受好评主要描写清代后宫争斗的电视剧《甄嬛传》被翻译成《Empresses In the Palace》出口到美国,受到大量美国观众的喜爱,也引起了美国人对于满族的兴趣。《延禧攻略》翻译成《Story of Yanxi Palace》推介到海内外等多个国家,更是在外国“Mydramalist”这个影视评分网站上得到了9.0的高分。将国内有关满族文化的优秀影视作品翻译并推介到海外就是非常典型的与时俱进向海外传播满族文化的手段。在翻译素材的选择上,选择和满族相关的影视作品来进行翻译并进行文化出口更加符合文化传播要由浅入深的规律。影视作品本身就已经包括了现代化的加工,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文化产品,影视作品能够以更加直观、直接因而也更加易于受众接受的方式传播满族文化。拿《甄嬛传》来说,现代影视工业首先形象地还原了满族服饰、满族建筑、满族习俗以及满族内部的政治架构和家庭体制,并且作为影视作品,它的台词十分生活化相比于文学作品也更加浅显易懂。影视作品可以一次性地将一个民族多种文化有血有肉地呈现在传播对象的面前。所以,考虑到传播效果,在对满族文化进行翻译选择的过程中,形象生动有关满族的影视作品一定是首要选择。

另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随着通信技术的愈发发达,自媒体和流媒体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影像传播早已经超越了文字传播成了主流的文化传播方式。所以除了影视作品以外,也可以选择一些传播满族文化的视频自媒体进行翻译并向海外传播。总之,翻译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当今的传播趋势、海外受众的接受效果,应将有关满族的影视作品和满族文化推介短视频作为首选和开路者。之后,再不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形象化略逊一筹以及需要相关满族文化知识积累才能更好接受的满族文学作品、满族民间史诗传说、萨满文化等慢慢翻译并传播给海外受众,这样的翻译素材选择和传播方式才会利于满族文化的海外传播。

(二)满族文化海外传播译者选择

近年来有一部引发文学界轰动的中文科幻小说《三体》,这部小说也在世界上斩获了被称为“科幻艺术诺贝尔奖”的“雨果奖”。这一荣誉对于中国科幻文学而言可谓是前无古人。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少有的成功推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产品。说到文化对于世界的推介,肯定就要谈到翻译,说到翻译也就必然要谈到这部作品背后的译者。这部小说是由美籍华人译者刘宇昆所译,除了《三体》以外,刘宇昆先生还翻译了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并同样帮助这部作品获得了2016年的雨果奖。

由此可见,在帮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翻译是如此的重要。从刘宇昆先生的个人经历中,也为我们日后的文化翻译译者选择和翻译方式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启示。刘宇昆先生1976年生于兰州,自8岁起便和父母移民到美国生活,刘宇昆先生出身于华人家庭,所以在中文理解上和中国译者无异;又在很小的时候便耳濡目染在美国社会和英语环境中甚至能够从事对语言水平要求极高的律师行业,可见他对美国文化的理解以及他近似母语的英语水平。刘宇昆先生完全就是一位掌握两种母语并熟知两种文化的中式美国人。从事有关文化传播和文学领域的翻译,这样双母语并对所翻译领域有着极大热忱的译者应该作为首选。因为,熟练掌握外语和近似于母语水平的外语表达能力还是有一定客观差距的。近似于母语水平的译者,可以很好地避免语言翻译中的认知差距,能够根据语境给出最切中要害的翻译,继而最少程度地减少语言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流失。在满族文化的海外传播中也是如此,掌握双母语并对满族文化有着深入了解和极大兴趣的译者才是最符合文化传播译者选材标准的。

当然这种要同时满足极高语言水平和对于所译文化热切兴趣的译者可谓是少之又少,可遇而不可求。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中外合译团队翻译模式,这种译者团队也被证实可以完成文化的精妙有效传达,甚至在传达效果上还要优于个人译者。这种翻译方式也完全可以在向海外传播满族文化时直接借鉴。即由熟知满族文化的中方译者首先完成中译英的语言转换,然后再由以目标语为母语的外方译者将中方所翻译的文本进行修改和润色。这种译者团队的翻译为的就是既有坚定的中方立场,又能够考虑到如何切入外国人情感和思维方式的精准有效传达,有了精确完美的翻译传达,满族文化才能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并随着时间的灌溉而生发出一片锦绣。

参考文献:

[1]乌尔沁.满族宫廷文化的影视表达与民间延伸[J].大众文艺.2017(8):109-112.

[2]张欣阳.网络传媒对当代满族文化传承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9(2):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