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17年,自法国艺术家杜尚的作品《泉》引起广泛关注后便引发了“艺术边界”的广泛讨论,简而言之,则是人们对作品的创作方式,诞生形式以及背后深意等角度的感受、认知、理解,最后总结出作品成为“艺术品”的条件。但由于人们对作品的主观审美的不同,遂在各角度的探讨皆是自成一派,本文主要将艺术的边界问题放置历史环境之中进行对比,这也是本文观点的立足之处。

关键词:艺术;艺术品;艺术边界

对于艺术的“边界”问题,从逻辑上分析,只要确立“艺术”的概念,或确立“非艺术”的概念即可得出,而所谓“边界”正是“艺术”或“非艺术”的定义。“艺术”的概念导致其规则,用规则去引导艺术创作行为,从而诞生艺术作品,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艺术品并不总是“一个味道”,对于艺术的边界问题,每个时代的衡量标准也不同。

一、艺术审美的相对性

从中世纪开始,艺术的创作显然拥有着宗教贵族的身影,这个时期遵从某种审美的控制进而形成一种风格,若要在此提到艺术的边界,那幺只要认清审美控制的主体是大众本身所觉得的“美”还是贵族认为的“美”?单独观察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笔者认为“美”并不是大众能自主提倡的,而是被“强权”自身认可后的一种“恩赐”,艺术的边界很明显来自“强权”的个人审美。再看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提出使音乐作品更多了一些个人思考,这种理性思想下的音乐作品创作打破了中世纪的刻板束缚的“框架”,形成了一个范围较为广泛的新的“框架”。若要在此提到艺术的边界,那幺只要找寻这种“框架”的辐射范围。

同样的历史进程,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也是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框架”,却被诉于更多的要求:“被公认的作曲技术”“含蓄的思想表达”“遵守音乐进行时的规律”等,并在此基础上要求作曲家与欣赏者同具理性,不过这似乎是一种只属于“圈内人”的默契,又像是“拒平常人之外”的措施。若要在此提出艺术的边界,那幺笔者认为更多的考量点在于这个时期内人们将“理性主义”奉为自身的“口号”。这个时期审美拥有着绝对化和同一化,那幺此时艺术品的存在也就有着明确的划分,尽管定义不明。

19世纪浪漫主义的开始并不是平缓的,它的出现更像是一场被压抑已久的革命。这种压抑毫无疑问来自审美的绝对标准——“唯理”之下只能拥有一种选择。与古典时期“理性”不同,浪漫主义强烈表达“感性”的释放,更直观的表达和更浓烈的抒发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若要在此提出艺术的边界,那幺就去观察浪漫主义在古典主义的基础上打破了什幺?又保留了什幺?

当然,之前所提及的所谓“边界”的概念在这几个时代是没有人去提出的,关于是否为艺术品的判定权基本来自创作者是否为大师?是否被大师所认可?是否收到“圈内人”的欣赏和追捧?正因为将艺术作为一种阶层进行分化,导致艺术的边界更加显而易见,也无人怀疑。

二、艺术审美与边界的关系

20世纪现代主义突然而至,新维也纳乐派的表现主义引起一片喧哗,此时审美的概念再一次引起讨论。对于“美”地感受到底是什幺原因导致?你认为的“美”是迎合大众的“美”还是你个人真觉得“美”?1917年,法国艺术家杜尚的作品《泉》引起广泛关注,一个小便池放入博物馆内就是艺术品的事情让所有人瞠目结舌。这时候有关“艺术的边界”问题被广泛重视,也就是这个时期才能去谈论所谓的“艺术的边界”问题。显而易见的是,现代主义之前,大众对于“美”的感受是有“同一性”的,认为达到令自身愉悦感受的作品方可叫做“艺术品”,而表现主义的出现彻彻底底颠覆了“愉悦”的感受,但这能否代表表现主义是“不美”的?这种“不美”和理所当然的“美”是否有区别?理所当然的“美”是人为灌输还是自我选择?在这些思想的冲击下,固若金汤的“艺术圈”被击破,以往可供观察的小圈子一下子出现一个缺口,逐渐倾斜于大众之间,直至消失。若要在此提出艺术的边界,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因为以往的艺术作为分化阶层的目的被揭示出来,普罗大众皆有表达“美”的权利,并通过自身的感受朝着创作者发起挑战,范围一下子扩大到个体之中,艺术的边界似乎无从考量,并在商业社会的捆绑之下,艺术又不可避免地朝着愈加荒诞的方向前进,从原本高高在上的位置逐渐沦为“笼子中的金丝雀”,其艺术价值与商业价格毫无关联,与此同时,艺术品自身的功能也被进一步消减,使得原本微乎其微的痕迹被磨平,这已不仅是“模糊”边界的问题。

艺术的边界在现代主义出现之前是没人提起的,不过不代表其不存在,虽然艺术的概念不是绝对的,但可观察相应时期的主流审美也可以窥探一二。现在从当下的视野再谈艺术有没有边界这个问题,笔者个人认为艺术的边界是相对存在的。

参考文献:

[1]周宪.“剪不断理还乱”的艺术边界[J].学术月刊,2012,44(11):99-107.

[2]潘公凯.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J].新美术,1995(01):45-65.

作者简介:程璟瑶,西安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