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润泽 聂港奥 郭书含 徐泓哲

摘要:溪山北面石刻以记游性的题名和山水诗文为多。常常描写景物和咏颂传说的神龙。南面的石刻则有对联、题榜、铭文、歌诀等,内容多与传说的刘仙故事及名胜相关。

关键词:书法;石刻;南溪山;碑学

一、碑学的提出

关于碑学,最早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明确提出来的。碑学是研究碑刻体制拓本的真伪以及文字内容等的学问。碑学的载体是碑刻,长期以来碑学没有进入到文人和书家的视野里。直到清代初期,大量的古代碑刻被发现并受到重视,由于当时文字狱的苛刻,文人书家不得不从文字创作纷纷投入到金石学之中以避祸保身,从而引起了金石学的兴起,使得碑刻中所蕴含的书法技法和观念逐渐被广大的文人了解和重视。

纵观书坛的发展,帖学在清以前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书法家也多受到帖学领域的影响。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单纯的帖学书风也逐渐显露出“事贵因循,何必改作”的情况,难有新的突破。而且由于时间的流逝,帖极难以保存,原始作品愈加稀少,难以获得。与其不同的是金石往往极易获取,这些金石在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埋在泥土中却最能表现出最自然最原始的一种状态,能更进一步贴近原始书风。由于帖学更加强调和讲究传统,将笔法有意无意神秘化,太过于将功夫用于点化的模仿上及精致的刻画。碑学讲究字构,优势是字形富于变化,点画的线形有自主的空间;碑适宜写大字,如若投身于碑学之中,则能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跳出帖学的束缚。由此,碑学的重要性在当代自然不言而喻。

从乾隆到嘉庆时期,馆阁体所代表的帖学书风逐渐衰退,碑学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一时期的优秀书法家有:“扬州八怪”、邓石如、吴昌硕等。道光以后,碑学书风开始盛行,其形式几乎要掩盖帖学而发展。据康有为记载“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这种书法的革新改良宣传,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当时的书风已经开始倒向了碑学。在实践方面,随着对碑刻的发掘整理,一些墓志、造像、石刻遗迹都得到了价值上的肯定。

二、南溪山石刻的特色

桂林南溪山早在唐代已经开始初步开发。南溪山现有摩崖石刻148件,多分布在白龙洞、元岩、泗州岩、龙脊洞、刘仙岩、穿云岩。南溪山最早的开发者是唐实历间的杜管观察使李勃。今天的南溪山山洞中依然保留着他的作品《留别南溪》:“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欲知别后留情处,手植岩花次第开。”

南溪山北面石刻以记游性的题名和山水诗文为多。常常描写景物和咏颂传说的神龙。南面的石刻则有对联、题榜、铭文、歌诀等,内容多与传说的刘仙故事及名胜相关。比较重要的石刻有:宋代绍兴二十年(1150年)郡人张仲宇等刻李勃离桂时所作《留别南溪诗》;宋元祐四年(1089年)关杞游白龙洞记;宋庆元元年(1195年)朱希颜与胡长卿《游白龙洞唱和诗》;清代线国安《鼎建白龙岩纪事碑记》尤为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物:宋代宣和四年(1122年)提举广西常平吕渭刻《养气汤方》;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张仲宇刻字《张真人歌》;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范承勋《大空亭铭》张遴《刘仙岩形胜图》等均为记载道教在桂林发展的历史。

南溪山最有名气的刘仙岩刻有《养气汤方》。这是宋代的古药方不仅详细记载了各味药方的制法、剂量、服用方法和使用效果,还记载了药方的来历:流放岭南的官员刘君锡从百岁道人刘仲远处得此药方,后由广南西路官员吕渭将此方刻在刘仙岩石壁上。

中国石刻界也有“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的说法。清代金石学家叶昌炽《语石》卷五《卧游访碑记》中记载;桂林诸山无一处无摩崖、唐宋石刻,莫多与此!桂林南溪山存碑数量多,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历史渊源清晰,给南溪山增添了文化气息,带给我们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感觉。

南溪山石刻多为楷、隶和行书。楷书隶书古朴浑厚,大气磅礴,传统功力深厚,点画转折一丝不苟,率性而潇洒,继承了较多的唐人笔法,法度严谨而又不失灵活。而行书相对比较豪放,洋洋洒洒,如疾风骤雨势不可摧,给人以美的感受,驻足观看,无不为之动容。

三、南溪山石刻的保护现状

桂林南溪山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石材质以石灰岩为主,摩崖石刻依山就势而刻,碑面无一平整。受材质影响,南溪山石刻多有裂隙、溶孔、渗水、结垢等来自山石、植物和生物的病害。加上近年来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珍贵石刻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对南溪山石刻开展抢救性采拓已刻不容缓。从2013至2015年,桂海碑林博物馆陆续完成对伏波山、叠彩山、独秀峰、南溪山、象鼻山摩崖石刻的拓片采集。力争完成桂林市区内所有摩崖石刻的拓片采集工作。下一步,博物馆除了把收集的各种珍贵资料编辑成《桂林石刻拓片全集》还准备启动数字3D化技术对石刻进行扫描归档。

一个时代,一个团体,一个人总是要向前发展的。对于南溪山石刻我们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如果这些碑刻没有人去保护与发掘,他们将被永远的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者简介:石润泽,广西师范大学;聂港奥,广西师范大学,郭书含,广西师范大学;徐泓哲,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