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提琴虽为西方乐器但传入我国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但小提琴在我国真正意义上走入人民大众,只有上百年的历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西方音乐文化的深入交流,经过上百年中几代作曲家和演奏家的不断努力,小提琴已经成为我国最受大众欢迎的乐器之一,有着极大的受众体。建国后和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小提琴音乐作品创作,是我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历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提琴中国化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是探究这一时期小提琴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及其历史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小提琴;艺术特征;意义

一、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小提琴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

题材方面:这一时期的小提琴音乐作品创作主要是以歌颂祖国为主题。在中国的小提琴音乐作品创作的历史上,这一段时期非常重要,这一时期的小提琴音乐作品创作一改建国前期的爱国主义情怀主题,和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这一时期国家的政治导向影响了文艺创作的方向,一元化的政治束缚和强烈的政治气息致使音乐家们的创作中出现了极度的歌颂式题材作品。

体裁方面:具有标题性的小型乐曲是这一时期小提琴音乐创作的体裁特征。受保守和单一思想的影响,建国后的30年,音乐作品创作大多以小型作品为主,鲜有大型作品的创作,小提琴的音乐创作也不例外。再有,这30年间的小提琴音乐作品创作,不管是独奏、齐奏或者其他的体裁作品都是以标题性音乐创作为主,标题性音乐利用文字可以对音乐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影响了听众的想象力,政治标签式的标题音乐成为这一时期小提琴音乐创作最明显的艺术特征之一。

创作技法方面:受政治环境方面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在创作技法上采用相对单一的曲式结构,和相对简单的创作技法。较多的采用带有反复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拍子也选用较简单的拍子,这一时期极少见到变换拍子,大多是乐曲从头到尾选用一个单拍子。这一时期的相当部分小提琴音乐作品都是经过都是经过改编而来,改编之风非常兴盛。“文化大革命”前期提出了土改洋,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国舞台上,按照当时的要求,外国作品是不可演奏的,我国又没有可演奏的小提琴作品,所以最快速的创作小提琴音乐作品的方法便是改编。

风格方面:由于对民族化和群众化的错误理解,有很多重视以模拟手法为表现手段的作曲家,他们过多的关注以小提琴来模仿中国的戏曲、曲艺或民族乐器,以此来显示出小提琴演奏技巧和音色的优越性,而很少将精力去关注在小提琴音乐作品创作中的曲式结构和作曲技法。当然,早期的“民族化”探索对小提琴后期的中国化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二、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意义

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之前是小提琴音乐作品创作的探索期,在整个小提琴的发展过程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不同的时代背景来划分,这一时期可以分为建国初期、文革时期以及“文革”结束后,三个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在整个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当中,这一时期相对于建国前来说在各方面还是有所发展的。

首先,较建国前而言这一时期的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在数量上大大增加,由于特殊的时代性和政治需要,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创作大多是为政治服务,在质上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但是在作品的数量上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创作的小提琴音乐作品达两百多首之多。作品数量的增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加速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

其次,这一时期的题材变得更为宽泛,较建国前而言,从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创作题材变为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美好生活为主要题材。题材的拓宽,为之后小提琴创作题材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

再次,这一时期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较建国前而言体裁变得更多样,之前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是以独奏作品为主,而这一时期音乐作品的创作有了更多的齐奏、协奏、重奏等演奏形式,演奏形式的多样性为以后小提琴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形式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次,较建国前而言这一时期小提琴演奏和小提琴的教学得到普遍的重视,小提琴走入高等教育的课堂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独立培养小提琴演奏人才和创作人才。为之后小提琴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人才基础,这一时期培养的小提琴演奏和创作人才填充和更新了全国的师资队伍,成为小提琴后期发展的主体人才力量。

最后,较建国前相比小提琴得到了更大的重视,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小提琴制造、维修等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独立生产小提琴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小提琴音乐作品创作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并且在数量上较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三十多年小提琴的发展和传播为之后的小提琴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谢颖.中国小提琴民族化道路的重要意义[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01):263-264.

[2]张悦心.学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发展史的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04):107-108.

作者简介:欧旭娟,兰州交响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