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画中,画家通过在画面上留下相应的空白,通过笔墨浓淡、形体、线条的变化来营造独特的意境,最终给观赏者们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中国画的留白艺术建立在想象基础上,它通过黑与白、虚与实、无与有的相生关系,创造了中国画所特有艺术境界,形成了中国画所独有的“无画之处皆成妙境”的留白艺术。

关键词:中国画;留白;虚实

“留白”又称“空白”,雅称“余玉”,即留下一片空白,是在国画中没有笔墨色彩的画面上留下大片空白。与西方绘画体系相对,留白作为国画独有的艺术形式,通过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在有限的画面上显示出江河辽阔、天地宽广。

一、留白的视觉传达作用

(一)通过留白突出视觉中心

中国画根据人们的视觉习惯来艺术地处理画面,这就是运用留白突出主体。为了画中的主体清楚明确,将次要的事物连同背景一同尽量减弱、舍弃,甚至代替为大片的空白。在南宋画家夏珪的《溪山清远图》中,山石峰峦之间隐隐有几处佛寺僧舍,构图时疏时密,疏处寥寥几笔,勾勒出远山轮廓,空旷无比,密处林木十分繁茂,山石突兀。整张图用笔十分简单,但是山石嶙峋,悬崖陡壁,空旷辽阔的意境跃然于纸上。这幅图中,大片空白,将视觉的重心集中在简单勾勒的山石轮廓上,凸显画面的重心。

(二)留下空白拓宽想象空间

国画中的所谓留白,并非真的是空无一物的空白,通过黑白的精巧构思,既突出主体,又能够营造画面意境。通过已有的主体,勾起人的想象和联想,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整幅画面,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身体略前倾,船旁以淡淡简单几笔笔勾出线条,四周几乎都是空白。画面景物不多,视觉中心集中在垂钓的老翁身上,大片空白反而令人觉得四周天宽地阔,烟波浩渺,孤寂旷远。

(三)体现中国画写意不写形的精髓

在水墨画中,讲究写意不写形。这些水墨画,是高度主观抽象的产物。画家游览名山大川之后,通过回忆和重建他们所感受到的山川河流。

由于不是完整复制,笔墨晕染比较恣意轻松,留白可以让画面变得生动鲜活,辅助水墨特点,将画家心中的意境呈现出来。虽然留白省略了很多的细节景物,但同时也使得跟广阔的空间感展现出来。

二、留白艺术意义生成原因分析

(一)视觉对留白的重构与补足

当事物的形象得以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实已经是知觉早已“组织”后的结果,呈现的瞬间直觉层面早已有了思维整理的痕迹。换言之,进入人大脑的视觉意象是在视觉对象整体结构的把握中才形成的,也就是说意象产生之初是遵从知觉这种“结构在先”的原则,即在观看中直接对事物进行结构上的整体把握。

在吴冠中的《双燕》一图中,画家通过简单的几笔勾勒出围墙轮廓,墙外笔墨晕染代表水中倒影,上方是双燕,整个画面中留下大片空白。画中已有的事物呈现在眼前,于是双燕所在之处的空白为天空,围墙除黑色轮廓下的空白的是实体墙面,倒影在的空白代表着水面,观看的过程是一个整体补充的过程,我们对于这些空白的想象和联想是对于整个结构的补充和完善。看到燕子,我们想到天空,看到围墙除黑色轮廓下我们补充了实体墙面,看到倒影我们补充了水面,任何时候观看的过程不是割裂,而是整体的联系。

(二)画面引导主观认识

构图作为至关重要的形式,可以彰显画面的意境。黑为“实”,是画面主体;白为“虚”,没有具体的指代物。不同画面的留白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留白表达的内涵也不相同。黑与白虚实结合,大片白色由于亮度较强、面积较大,在视觉上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此时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能使观赏者凭着自己的主观认识、经验、经历等先入为主地去丰富它。而大片空白中,黑色的主体形成鲜明的对比,色彩对比,虚实对比,加强了冲突,更加突出主体。知白守黑,黑色客再现了观实事物的视觉,白色一方面能够让画家发挥主观意识的想象空间,为画面赋予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通过已有的视觉事物,引导人们带入自己的主观认识去补充空白的画面。因此,留白不单单是一种画画的方式,更是一种引导认识的手段。

(三)主观经验不同影响理解画面的理解

留白的内涵,受到观赏者自身的主观经历、经验、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幅画,虽然画面内容相同,同样都补充了空白画面,但是意义理解也会产生不同。比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老翁独自在江面上垂钓,有理解是孤独凄凉,有认为是天地旷远心境开阔。对于画面延伸之外的意义,是对于画面的再次重构解读,受到主观认识的影响,不同人对于留白内涵延伸也就不尽相同。

三、结语

古画论中有句名言:“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画中的留白,虽似无形,却内容丰富内涵无尽、意境深邃无穷,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通过“留白”可拓展人们的意境和审美观念。除了绘画,也可以在其他领域借鉴留白,构建独特的视觉美感,或者提供其他的构建思路。

参考文献:

[1]邝为.无画处皆成妙境——谈中国画的“空白”[J].美术教育研究,2016(12):34.

[2]张超.论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J].南方农机,2019,50(16):244-245.

作者简介:韩晓露,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海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