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峰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给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也创造了广阔的发展机遇。群众文化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能提升农民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乡村风气,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农民维护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基于此,本文围绕群众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剖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助力。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

一直以来,新农村建设都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农村占地面积广,人口较多,其发展程度将直接决定着我国整体发展水平。近年来虽然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但是文化依旧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见,在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是重点。总之,群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基石,而新农村建设成果又是农村群众文化提升的重要体现,因此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新农村建设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强新农村建设,并指出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要切实将三农问题作为党工作的重点,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虽然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但是依旧存在诸多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要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满足农村地区日渐增长的物质需求,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矛盾缓和的目的。

(二)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是我国近代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概念,其核心是群众文化活动,同时也包括群众文化队伍、群众文化事业以及群众文化工作。可以说,群众文化是由广大人民群众自发组织、参与的一种具有社会性质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比如群众对于活动的了解度和参与度、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与种类等等,可以说群众文化涉及领域较多,如人文地理、自然科学、民俗民风等等。

(三)两者之间的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加快,文化成为全球综合实力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国家进一步向文化阶级迈进。从我国发展实际来看,当前农村建设是重点,而群众文化服务又是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在此背景下,基层文化馆负责群文活动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要立足新农村建设,以协同发展为基调,确保群众文化活动贴合新农村建设要求[1]。众所周知,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主要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而群众文化同样有利于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综合素养,两者功能不谋而合,与小康社会建设步调基本一致。

二、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量不足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受限,因此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而任何一项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设备和技术的支持,所以对资金依赖度比较高。而群众文化是一种自发性的娱乐组织活动,很多农村居民不愿意自费开展活动,仅仅是依靠基层文化馆的资金扶持显然是不够的。资金投入量不足导致群众文化活动得不到有效保障,也无法采购一些贴合现代发展的娱乐设施,久而久之导致农村居民参与积极性下降,从而阻碍了群众文化活动在农村的开展。

(二)部分地区重经济轻文化

地区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活动的推动,两者之间联系密切,呈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在一些地区实际发展过程中,忽略了文化建设,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虽然一部分地区也会开展文化建设工作,但是由于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在文化建设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精力有限,再加之资金、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地区文化建设成效甚微。

(三)缺乏管理人才

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人才极度缺乏,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多是从其他岗位借调而来,对于群文工作缺乏专业性,仅仅只能开展日常工作,并不懂得该如何科学推进农民精神文化发展。对此,各地文化部门也予以了高度重视,加大了人才招聘力度,但是由于农村地区薪资待遇不高、工作环境较差,很难能够留住人才,农村群众文化人才队伍极不稳定,人员流水现象非常严重。

三、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提升我国国民的综合素养

一直以来,在国际上,我国国民综合素养都遭受诟病,这无疑对具有“礼仪之邦”“文化强国”美誉的中国而言,是极大的打击。尽管近几年“中国制造”已经享誉全球,我国经济也快速发展,但是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国民素质发展速度相对比较滞缓,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农民在我国人口中占比较大,因此只有提高农民素养,才能推动我国整体素养的提升。而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普及先进文明的理念,弘扬社会正能量,从思想意识到推动农民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是重点,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充分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加强对民风民俗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与市场接轨,在充分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巩固其社会地位[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群文活动受到重视,并涌现出一大批自发性组织传承和发扬群众文化,构建了一大批具有特色的农村群文品牌,而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投身于家乡本土文化的发展与研究中,为乡村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有效推动了市场文化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效率

群众文化不仅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同时也涉及农村领域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各种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在农村普及度不高,农民在生产种植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生产效率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群众文化水平不高,在种植时不能针对土质情况选择适宜的种植物,也不懂得如何生产经营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再加之种植技术传统,作物生长情况不理想,因此经济收入不高。而通过群众文化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群众文化的宣传,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此来提高其文化水平,进而提高生产种植效率。

(四)推进农村乡风民情建设

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的居民都严格恪守着当地的文化习俗,并一代一代传承和繁衍下去,但其中不乏一些恶俗习惯,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对农村旧风俗的曝光,一些“糟粕”受到人们的强烈抵制。在新农村建设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村民因为当地的民风民俗而抵制政府所出台的政策,可以说,这些旧风俗、陋习是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3]。此外,若农村不良风俗得不到有效遏制,还会影响下一代的发展,一些家庭认为读书没有作用,因此让孩子早早辍学打工,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从事的都是底层的劳动工作。群众文化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不仅能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发展,还能推动乡风民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更好地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推动农村地区群众文化建设,做好群文服务工作,就必须要落实农村地区群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各级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将群文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工作重点,结合农村地区发展实际,对场地、设备、器材以及软硬件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同时,基层文化馆也应积极取得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坚决杜绝文化建设表面工程,确保资金落实到位,真正用于群众文化建设。不仅如此,还应积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发挥政府部门和文化馆的社会影响力,加大宣传力度,号召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来,整合各界资源,共同构建“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项目,形成社会合力,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二)结合乡土文化,组织文化艺术活动

新农村建设并不局限于表面意义上的建设新型农村,同时还应深入挖掘农村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好的民风民俗,让传统文化在农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焕发新生。因此,群众文化建设应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积极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开展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比如举办“扫黑除恶”专项演出、“广场舞”大赛、群众迎新春活动等等,将农村地区的艺术文化水平充分展现出来[4]。同时,利用文化馆的资源优势,邀请一些老艺术家、艺校教授或是民间优秀的群文工作者,深入基层,挖掘本地历史、人文等创作素材,创造出贴近群众生活、通俗易懂、广受喜爱的文艺作品,从而吸引农民能够主动参与其中。

(三)提高人才培养,构建健全的人才体系

在新农村建设群众文化工作中,人才是关键。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机制,致力于打造一支新农村群文服务团队,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另一方,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薪酬待遇,不断优化人才环境,通过政策倾斜吸引更多优秀的群文人才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之中。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借助社会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充分挖掘乡土文化,构建农村群文品牌,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薪资待遇,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其中,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瓶颈及路径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11):50-51.

[2]古力买提·热西提.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8(19):17.

[3]郭艳红.浅谈群众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8(6):219.

[4]鲍淑敏.论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7(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