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渐江是明清之际的遗民画家,尤擅山水画,开创了新安画派,并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四人并称为“新安四大家”,除此之外,浙江又和八大山人、石涛、石谿并称为“清初四僧”,渐江皆居其首。本文旨在探析渐江山水画风格,及其山水画风格在当时乃至后世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渐江;遗民画家;山水画风格

一、个人生平和思想

渐江(1610—1664),新安歙县人。明朝覆灭,渐江参加抗清复明的斗争失败,复明希望彻底被破灭。他便到了武夷山,削发为僧,法号弘仁。渐江在武夷山多年之后,就回到了故乡新安歙县,陶醉于黄山的美景,吟诗作画。黄山风景也造就了他的山水画面貌和典型风格。

在江山易主原则变更的时候,他依旧抱志守节,出家做了和尚。渐江目睹了清王朝的强大,复明也彻底无望,他对世界倍感冷寂。他的精神深处浸透了“冷”,他的思想意识固定了“净”,禅道安于净,无怨无怒。渐江的思想概括一下,就是早年全“据于儒”,后期儒、道、佛三家俱存,禅其表,道其中,儒其实。他的思想也决定了他的审美原则,也是形成个人风格的决定因素。

二、渐江山水画风格及其成因

渐江山水画风格,典型面貌;一是构图奇纵稳定,幽深空旷;二是几乎所有山石都是方向几何体构成,石多树少。在笔墨上,几何体的山石多线条空勾,线条似折铁,没有大片的墨及反复的皴笔。具有清雅、瘦峭、幽僻、枯淡、宁静空旷的独特风格。

其山水画风格成因很多,最重要的三个成因是:

其一是传统。渐江画神韵逸趣似元,风骨法度似宋。渐江画从宋画入手,上追晋、唐,后力学于“元四家”,尤是学倪、黄二家,最后专致学倪云林。我们从渐江的画中也可以寻找到传统根源,他的画往往线条刚挺,章法的谨严,用笔的周密,这些都是来源于宋。他的画清淡虚灵,变化丰富的墨法都来源于元,他吸收倪云林和宋人法,并且揉进自己的感情和意愿,化而为自己意中的笔墨技法,大大超出了宋人和倪云林。

其二是师造化。渐江的山水画风格与前人不同,其根源在于师造化的不同,渐江数次游览于黄山之中,故得黄山之真性情显露于画之中。描写黄山的真景,古代传统笔墨并不是全部适用于表现黄山之特点,渐江可谓是第一位画黄山的大家,渐江在传统笔墨上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渐江的笔墨及构图、题材也得力于黄山最多。黄山的山峰怪石嶙峋,无数碎石块石头堆叠,且多矩形方型类的几何体,正是渐江画里大大小小几何体的根本。渐江画中奇纵的构图正是黄山的本来面目。

其三是精神气质。一个画家的成功,师传统及师造化是必备基础,但不是决定因素,画家个人风格的最后形成,他的修养和精神气质是最关键的风格,各个画家都有他自己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感觉,一旦缺乏强烈的精神气质,其作品就不可能有强烈的精神面貌。

渐江精神中透露出的冷、思想中透露出的静,影响了他的审美感觉,同时也决定了他笔墨发展的方向。因此,渐江冷而静的精神状态也导致他形成了冷而静的绘画风格。

三、渐江绘画的成就及其影响

渐江的绘画成就代表了明末清初中国山水画一个独秀的高峰。渐江的画多用空勾,大片空白乃至一笔不着,其明洁雅逸,清冷峭峻,也不是宋画之有的。渐江的画线条也不是宋画那样,实而且缺乏内蕴,其笔墨灵秀丰富而多变化。他的山水画,逸趣神韵也不是宋画之所能见的。

清初的山水画实际存在三种大的类型,其一是以王时敏为首的一派代表着安分守己,安然自得的艺术。其二是遗民画,反映着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情绪,虽有刚正之气而不打算发泄的冰冷、平静的气氛。其三是石涛一类,代表着清初奋发向上的精神和一部分士人通过各种门径求功心切的情绪。三类画中以渐江一派的艺术最为高,他不像石涛的画那样通俗明畅而能为一般画家所接受和易读。就艺术影响而论,仅限于对后世影响,石头超过渐江;但就艺术价值而论,渐江绝对不亚于石涛。

参考文献:

[1]杜哲森.中国传统绘画史纲画脉文心两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2]吕少卿.承传与演进渐江与倪瓒山水画风比较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修订版)[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

[5]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上卷、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毕小莉(1993.1-),女,汉族,籍贯河北保定,硕士学位,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8级在读研究生,专业为美术学,研究方向为中国画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