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纤维艺术相对于传统纤维艺术更加关注其审美性,已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而分立出来。它改变了千篇一律的空间环境,惊艳了我们的视觉,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品位。本文主要从现代纤维艺术的含义、现代纤维艺术的特点、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因素及现代纤维艺术的作用进行论述,表现现代纤维艺术在装饰空间环境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纤维艺术;审美性 ;审美因素;作用

一、现代纤维艺术的含义

什幺是现代纤维艺术:现代纤维艺术是使用各种纤维材料,以传统的编制技法为基础,强化了传统纤维艺术实用性与艺术性,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的艺术形式。

传统的纤维艺术多以纺织品为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例如:御寒,保暖等。这是纤维艺术的开端。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洛桑形成了世界纤维艺术中心,意味着纤维艺术的发展走向成熟,成了一种独立的现代艺术形式。

现代纤维艺术可分为平面纤维艺术及立体纤维艺术。平面纤维艺术主要以壁饰为主,属于二维空间的平面和浮雕效果的壁挂或壁毯。也包含了用各种纤维材料制作出来的平面艺术品。立体纤维艺术品主要是以三维空间的具有立体造型的软雕塑和融入整个建筑空间环境的装置艺术为主。

二、现代纤维艺术的特点

现代纤维艺术所使用的材料十分丰富,包括具有传统色彩的棉,毛,丝,麻等自然材料;也有化纤,皮革,纸片,塑料,金属等现代材料。不同属性、质地的材料结合运用,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

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与可塑性。经过艺术家的编织加工,它的形态可以有丰富的变化。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传统的平面织物和现代流行的立体织物以及用各种纤维材料来表达造型语言的作品等。

三、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因素

(一)色彩因素

现代纤维艺术的色彩已经成了一种独立的语言被艺术家们使用。天然纤维材料的自然颜色得到人们深深的喜爱。如:麻,棉,毛等的本色在纤维艺术中的广泛应用,反映了人们热爱自然,珍视自然,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特征。

纤维艺术家必须首先考虑纤维艺术本身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的统一,以便营造出整体空间的色彩美。因为现代纤维艺术的色彩还体现在自身色彩和周围空间环境色彩两方面关系的协调对比上。

(二)造型因素

平面形态的纤维艺术品大多是平面壁毯等以悬挂方式呈现。立体形态的纤维艺术品包括小型的陈设品及大型的建筑空间装饰。纤维艺术在现代生活中,以其独到的软质肌理和厚度,及特有的可塑性和悬垂性,打破了传统纤维艺术单一的壁面形态,产生了脱离墙面而走向空间的立体形态。

四、现代纤维艺术的作用

(一)现代纤维艺术的实用性

纤维艺术自从产生就具有实用功能。以地毯为例,地毯是平面艺术形态的纤维艺术品,它具有审美功能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保暖、调节功能:地毯织物大多由保温性能良好的各种纤维织成,大面积地铺垫地毯可以减少室内通过地面散失的热量,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2.舒适功能:地面铺垫地毯后,有丰满、厚实、松软的质地,所以在上面行走时会产生较好的回弹力,令人步履轻快,感觉舒适柔软。同时在不同的建筑空间当中,纤维艺术通过对自身质感,色彩及造型的改变,营造出了更协调,美好的艺术空间环境。

(二)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性

现代纤维艺术以其特有的材质肌理与极富个性的表现魅力,构成了其他艺术无与伦比的审美特征。这种美的特征即由纤维艺术的材料、肌理、形态、色彩等要素在空间形成的完整性,经视觉传达由人的审美心理感应来完成的。它们之间既有相对独立的审美特色又是相互渗透、交融统一的审美整体。

(三)现代纤维艺术的空间性

运用现代纤维艺术的色彩、形态、造型、肌理与空间环境相调和,会使空间环境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在现代建筑中纤维艺术具有或聚集或分散的视觉空间。而现代纤维艺术极为人性化的艺术语言充实着空间环境。它减少了现代建筑的冷漠给人们带来的压力。

几乎所有的纤维艺术都离不开特定的照明,它不仅能使作品的色彩鲜艳,肌理饱满、层次丰满,而且能使作品形态结构产生偶然的视觉效果。很多公共环境中的纤维作品都有特定的灯光配置,因此灯光照明已经成为营造纤维艺术与环境空间整体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灯光的色彩是根据室内色彩审美的需要而预先设计的。当人们面对这些纤维艺术时,并不只是对作品本身的体会,更多的是对纤维艺术品与空间环境共同营造出的氛围的感受。

五、结语

现代纤维艺术是一种超越了实用性而具有自身艺术价值的艺术形式。现代纤维艺术之所以被人们普遍的喜爱,除了它本身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生命力外,还因为它装饰于室内外的环境中,可营造一种既温馨,又富有个性的艺术氛围。使人们从钢筋水泥的包围环境中,感受到一点人情味。同时,也能使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愿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得以满足。

参考文献:

[1]徐百佳.纤维艺术设计与制作[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作者简介:贾平,鲁迅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