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汝

摘 要:美学史的学习离不开美学发展的历史,它常常与哲学相互联系,而又与科学息息相关。因专业缘故,笔者习惯了用中式思维的方式去理解美学,更多了解到的也是中国古典的思想与理念,故而按照西方美学史发展的历史顺序,由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近代德国为五个主要时期,分别根据不同时代部分着名的美学家或美学理念,结合笔者较为熟悉的中国美术史和东方美学,与之相联系来谈一谈自己的杂感。

关键词:美学;古希腊;黑格尔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0-0-02

一、“美”的理念

粗浅概括,从古希腊的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古罗马朗基努斯。从中世纪美近乎等同于神的观点到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掘,再到近代以德国为首的哲学美学思想。西方美学已然构建出了一个庞大、完整的系统。民国时期谈美学的诸位大家也多以此为参考借鉴,加之深厚的国学功底,发表更亲近国人的理念。

用人类直感进行研究而逐渐形成的美学是独特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专属的美学观。单看“美”这个字的话,在西方可能更倾向于一种形容词beautiful。但到了东方尤其中国可能就多了另一层性格品质的评判标准。屈原笔下的“美人”不是简单指美丽的姑娘,而专指君王或品德高尚的君子。那何为美呢?它是一种感官上的审美还是狭义的一门好的艺术呢?英国的哲学家通过经验法,德国的哲学家通过演绎法将其总结为五个点:自然、简洁、统一、转化、环境。[1]

然而在《柏拉图对话录·大希庇阿斯篇》中,苏格拉底却说“美是难的”。所以笔者想,这些西方的先哲其实都并不能将美用简单的字或词代替,因为它包含了很多。美可以是一种主观的臆断,就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一件事物的看法,每个人的审美理念也各不相同。同时,美也可以是一种客观的标准—— “美之于大众有一个普遍能接受的标准”。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从他专业的角度出发,提出“移情说”来阐释对“美的本质”的理解。他认为宇宙的本源是数,而美是数的和谐与比例。后来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即以宇宙为中心,认定美是宇宙的属性。人类可以发现美但不能创造美,所以宇宙之美是一切人为之美的尺度。[2]

二、“美”与“美感”

苏格拉底曾说过“美是难的”,“美”这个词带有一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它可能是一种道德标准,也可能是一种外貌的描述;可能只是个人的感觉,也可能是一群人的认同;可能是一时的心情愉悦,也可能是长久的慎重考量。所以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词语去概括或代替“美”。

而“美感”则又上升了一定的高度,这是一种高贵的审美意识。它除却单纯的、一时兴起的纯粹感官,更多了一份会受到教育水平、生活阅历、价值观念等影响的判断。因此,比之“美”倾向于道德感,笔者认为“美感”倾向于崇高。

三、西方不同时期的美学理念

(一)古希腊时期的着名美学理念

到了古希腊最着名的三位哲学家的时代,美又被另一番言论所解释。柏拉图大谈理念,他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需要理念世界的奠基。由此生发出具体事物的共性与永恒与无常。而他的得意门生苏格拉底开始详细思考“美”这个问题。在《柏拉图对话录·伊安篇》中谈及灵感。他说到了灵感即反映现实到遮蔽现实再到遮蔽现实的缺席。这使笔者想起了禅宗的哲学理念“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最开始的“反映现实”“看山是山”之所以会有此观点结论源于我们本身的经验认知,“遮蔽现实”“看山不是山”则颇与宋明理学中“格物”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撇开人为已有的知识,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才能“致知”。而最后“遮蔽现实的缺席”“看山还是山”,个人愚见,这跟王阳明心学有些近似,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世之态。无论是真实现象还是已知经验,山即在心中,山即是山。同样的,这句话也可运用到绘画技法之中。“反映现实”就是要我们去写生,看到实在的物,把它画下来;“遮蔽现实”是临摹,我们可能不知道画中景物是否存在一模一样的实体,但我们可以去临摹。去学习画中的技法意韵,去学精髓。等到学会技巧了,也写生过实物了,最后开始“遮蔽现实的缺席”——创作。运用所见所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闭门即深山,读书遂净土”,哪怕隅居闹市,也能绘出一幅令人身临其境的山水图卷。所以苏格拉底把美抬高了一个境界,他不认为美仅仅只是形体美、物质美或外在美,而是指一种大美,是“人生最后的追求”。到了第三代亚里士多德,不仅谈美,更是将艺术家都提到了一定的地位,因为他提出了“模仿论”,其中说到人们乐于观看艺术形象,是因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并可就每个具体形象再进行推论。与此同时,他还谈到与艺术息息相关的诗学:“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这影响到了叔本华又及王国维,从而间接影响到了近代中国对于美学尤其“悲剧”的理念审美。[3]

(二)康德的美学理念

康德在他的经典着作中分别从现象与物自体,人的自由与自律,以及判断力这几个关键词入手进行研究。其中他认为人的认知无法穷尽,因为人类是靠“感性”“想象力”“知解力”和“理性”来理解世界的,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越是伟大的人物反而越容易感到自己的无知,人类的渺小,就像他说:“每当我深思两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就越发感到敬畏。一个是我们头顶浩瀚的星空,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令。”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人的实践活动源于欲求能力”。实践理性是为人自身的行为立法,个人感觉这与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理论类似,“知”与“行”的统一,“自由”与“自律”结合,人的自律在抵抗生物性自私的自笔者时,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同时康德还把看似没有关联的认识自然必然律与实践自由精神必然律联系在了一起,由此引发审美判断力与审查目的判断力的深思。

四、西方不同时期的美学体系

细数一遍西方较为着名的几位美学家或哲学家,他们或通过对生存价值的谈论,对自然宇宙的探秘无意间破解了美学之门的密钥;或将理性、思辨与科学融合,完美联结美学思想,构建出西方庞大的哲学美学体系。

(一)古希腊时期的美学体系

古希腊哲人仿佛更喜欢在辩论与漫步中悟出关于“理念”的解读,而真正直视美学,纯粹谈美则只能从他们只言片语中提取联系。朗基努斯则是在《论崇高》中谈到了优美与崇高的关系,就像如果说拉斐尔的画是优美,那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则堪称崇高一样。这不由使笔者联想到中国古代先秦时期,那时的人们也确未明晰“美”的概念,可能“美”这一词更多是一种上升到精神品格乃至灵魂的“美”,类似于道德美的概念。至于文艺复兴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就更致力于美学思想成长了。马尔西利奥·菲奇诺在他自己的着述中就首次提出了“爱”的新见解——是大爱、博爱,而非简单的情与爱。这就将宗教和西方古典文化很好地结合了起来,造就了后来的西方文明。到了德国古典美学先驱温克尔曼的时代,撰史就成了一种最简单直白的构筑美学思想体系的方式。

(二)黑格尔的美学观

“艺术史之父”的美誉不是白得的,笔者在查阅了黑格尔的相关论着后尤为敬佩他的“辩证法”以及美与实践关系理念,当然他关于艺术美和自然美关系的讨论也非常经典。

1.“绝对理念”

首先是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理念,他将所有的逻辑推理都分为正命题、反命题与合命题,而这些命题都由理念调节。如果在此基础上用一种感性的,更偏向于声、光、色、味等主观感情色彩的思维方式来表达,那就无限接近于“美”。所以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美与实践”

其次关于美与实践的探讨,黑格尔认为是“人把环境人化”,由此人在实践过程中理解或创造美并也因此认识到了自己。中国古人喜欢游历山川,登高望远,这是古人认为自然风景是集天地精华所成,一木一石之间都蕴含着充沛的灵韵气质与强大的精神力量。也只有在这种纯澈的空间里,他们能“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由此悟得人生的奥义,感受生命吟游于天地间的价值。因这份主观情感的臆想而是万物都有了灵性,与此同时涵养出的一颗细腻真挚的心,也可为一朵花开而喜悦,一片叶落而伤怀。将人的审美意趣投射到本该无情无感的客观事物上去并让一切变得鲜活,美与实践的联系大抵如此。

3.艺术美与自然美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思想中曾提到过自然美是为审美的意识而美,艺术美则高于自然。自然界中的美学总是富有隐含的科学道理与哲学理念的,它总能使久居城市的人眼前一亮,一面赞叹其天工巧夺,一面又感叹其有理有据蕴藏着无尽的力量。而艺术美源于自然美却又被赋予了更多人为的主观情感。艺术美可以夸张变形,可以具有丰富的内涵。这就像现当代艺术馆里放着一截未经雕琢的古木,它取材于自然,朴实无华甚至蜷曲丑陋,但它可以代表着垂暮老者,亦可宣扬环保。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柏拉图.柏拉图对话录[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3]黑格尔.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