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玲

摘 要:洮砚设计中引入敦煌艺术元素,既能令洮砚作品更具古典气息,又能吸引现代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在甘肃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愿景下,设计洮砚时要保证与时俱进,积极吸收先进的思想,创新应用敦煌艺术元素,进而提高敦煌洮砚发展水平及收藏价值。

关键词:甘肃文化;敦煌艺术元素;洮砚设计;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J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6-00-03

敦煌艺术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瑰丽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甘肃的一张“文化名片”。洮砚,从最初的书写磨墨的工具,逐步发展到观赏和收集的艺术品。洮砚雕琢工艺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敦煌艺术元素,为世界所熟知。近年来,洮砚艺术在新发展中不断创新,演奏出了新篇章。以洮砚为载体,取自中国佛教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元素,对其进行二次雕琢,将敦煌的艺术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呈现在古代砚台上,既可以继承和发扬敦煌文化,又可以提高其文化内涵、鉴赏品味及收藏价值。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敦煌艺术元素在现代洮砚设计中的应用,可让甘肃的文化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使得洮砚真正焕发出敦煌精神,实现砚雕艺术家发展敦煌艺术的理想。

一、敦煌艺术元素在现代洮砚设计中的应用背景

敦煌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军事意义的古城,华夏文化从这里传到了西方,四面八方的文明也传到了这里,成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自四世纪以来,佛教的传播和繁荣发展,使得敦煌艺术元素不断增多,历经数千年,成为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尤其是敦煌莫高窟,全貌保留了上千年来的雕刻和壁画,以传统汉晋文化为基础,与历代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富有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的艺术珍品,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艺术作品,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文化艺术宝库。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是中西两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也是欧亚各族人民相互交往的场所,敦煌莫高窟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存有十六国、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十代,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雕像2000多尊。敦煌的壁画、彩绘、敦煌的飞天、敦煌的乐舞、敦煌的和尚、敦煌的佛像、敦煌的历史和文化、敦煌的艺术和艺术家,都是不朽文明之歌。可见,敦煌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发展的源泉,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圣地,敦煌艺术元素更是为现代洮砚设计提供了诸多灵感。

二、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敦煌艺术元素在现代洮砚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砚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以其独特艺术魅力、精美的雕刻、深厚文化底蕴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洮河绿石砚盛产于甘肃省南洮河中游卓尼、岷县和临潭三县交界处的喇嘛崖山谷,因其色泽翠绿、晶莹似玉、墨速不损、墨久不枯而着称于世,与端砚、歙砚、澄泥砚并称四大名砚,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背景。洮砚的艺术价值远大于实际价值,其审美价值与收藏价值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因此,制作也必然会有更高的要求。在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将敦煌艺术元素应用在现代洮砚设计中,需改变思维、创新方法、从题材上做文章,发掘和发扬华夏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把每一块洮砚都变成一件艺术品,给后人留下值得骄傲的宝贵财富,使洮砚古老的艺术在新时期焕发出瑰丽的色彩,为甘肃打造一个能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肩负起促进洮砚繁荣发展的光荣使命。

书法、雕刻是“敦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洮砚和敦煌都是“国家名牌”,具有甘肃特色。因此,将敦煌文化和艺术形式移植到洮砚中,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以敦煌莫高窟的雕像和壁画故事元素为基础,经过二次加工,在砚台上进行二次雕刻,即可参与敦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洮砚的文化内涵,让朴素的砚石披上华丽的盛装,使敦煌艺术向世界传播。在洮砚上雕刻敦煌石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造型艺术而言,无论用何种材料,都要使之栩栩如生。所以,它与壁画艺术具有相通之处。人物的造型、动态、形态所表现的神韵,都要在硬质岩石上完美地表现出来,这是对雕刻家造型艺术的一种检验。

目前,在甘肃“敦煌洮砚”系列作品中,有敦煌神韵砚、莫高窟砚、普贤菩萨砚、文殊菩萨砚、“丝绸之路砚”等,取得不俗成绩。敦煌艺术元素在现代洮砚设计中的应用雕刻技法普遍运用“线雕”“浅浮雕”和“深浮雕”等技法,使洮砚的飞天姿态各异。佛像更显庄严、柔和,在一种宁静、庄严、温馨的意境中,整个砚台的静态与动态相融,充分展示出敦煌艺术的瑰丽之美及崇高的艺术境界。可见,敦煌砚台系列产品,一扫甘肃砚台的老式面貌,是一种划时代的创新与探索。作为一件古代文房四宝,在甘肃历史文化、塑造甘肃文化形象方面,将会更加引人注目。敦煌美术与洮砚的结合之路,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只要继续努力,必将使这一艺术瑰宝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三、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敦煌艺术元素在现代洮砚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一)图腾应用

图腾是国家和文化的精神支柱,如最具有民族特征的“龙”“凤”,就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祖先对大自然的热爱思想,以龙凤为题材,自然地传承下来的传统纹样也成了洮砚雕的典型样式。自古以来,“龙”象征“勇猛”“威武”“神秘”“吉祥”“喜庆”等诸多符号。从帝王把龙和其变种作为帝王的象征,为这种图腾形象赋予了权威和神秘特点。到了封建社会中后期,龙凤图案多为宫廷和皇家所用,大都气势雄伟,灵秀飘逸,成为划分统治阶层的道德象征。在民间,龙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可以播云降雨,驱邪除魔。很多民俗活动,比如“赛龙舟”“调龙灯”,意在祈求平安、收获。凤纹与龙纹一样,均是史前氏族的一种图腾。商周凤纹质朴、庄重,春秋战国凤鸟造型趋向于现实主义,秦汉时期的凤凰图案,性格刚劲有力,充满了浓重的生命气息。南北朝凤形,形体纤细,多与云气图案结合;唐代的凤凰图案华丽、丰满、形态多样、形象鲜明,宋、明两代的凤凰图案已经定型,头戴云冠,眼睛狭长,尾部的羽毛呈四排状飘动。从明清至今,凤纹的色彩更加丰富。在洮砚业中,雕刻技艺高超,刀工精细,构图协调,将龙的形体刻画得炉火纯青,即可使得洮砚作品更加精美[1]。

(二)花鸟鱼虫图案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纹样多是羊、鹤、梅、竹等,这些在洮砚作品都十分常见。在中国古代,羊也是一种灵兽,属于吉祥物,许多吉祥的文字都以“吉羊”来书写。“三阳开泰”是民间常用的吉祥词语,寓意万物复苏,万事如意。鹤科(丹顶鹤),是一种中国稀有的鸟,它的叫声清脆嘹亮,寿命通常在五六十岁左右,属于长寿鸟。鹤和松柏合用,是松鹤延年的意思。

梅,也叫“报春花”。中国人视梅为吉祥之物,是吉祥之兆。还有五朵梅花,寓意五福,即快乐、长寿、顺利、平安。竹子,翠绿而挺拔,卓尔不群,四时常青,寓意生机勃勃,志存高远。此外,竹子有节,寓意一步一个脚印。砚师在砚上雕出各类图腾艺术,切实增强了砚的文化魅力。

(三)山水人物图案

此种纹样在砚台的雕刻工艺中广泛流传,材料也十分丰富。有些是从历史小说中衍生出来的,如桃园三结义、武松打老虎等;有天仙配、哪咤闹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民间传说。有些起源于民间戏剧,如《西厢记》《苏武牧羊》《牡丹亭》等,也有类似于“麻姑献寿”“踏雪寻梅”“龙女牧羊”等民俗传说。此外,名山、寺庙、亭台楼阁、奇石怪木,都是洮砚雕纹的材料。在洮砚雕刻界,被誉为“天下第一刀”的王玉明,以此为主题,创作了“洮砚八仙过海”“西厢记”“红楼梦”“四大美人砚”“妙玉听琴”等。诚然,数千年的洮砚雕刻史,留下了数千种传统的精美图案、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为历代砚匠所刻。此外,敦煌文化为生产洮砚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使其不断地创造出各种精美的艺术作品,这些纹样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在欣赏、享受的过程中要学会保存及继承的方法。

四、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敦煌艺术元素在现代洮砚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及管理

洮砚文化在敦煌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文化主管机关要充分认识到洮砚文化的重要价值和现实困境,通过政策引导、文化管理和舆论引导,构建一套完整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机制,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2]。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管理功能,对重点砚艺类资料、艺人等进行全面的普查、登记,形成健全的洮砚砚艺非物质文化资料库,对洮砚的传承和发展实行常规、动态的管理,以彻底改变洮砚文化的原始状态,推动其特色传承和创新发展。

(二)优势资源整合促进产业化发展

洮砚资源分散,艺人水平参差不齐,生产效率低下。因此,应优先挑选具有较高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砚师。成立民营砚台企业,通过资金整合、艺人培训、产品开发等方式,将传统的分散生产转变为规模化、产业化,从而提升洮砚市场适应与竞争能力。

(三)注重市场推广

首先,注重提高产品的经济文化价值,强化企业品牌形象规划和产品包装设计,利用民间文化艺术节、工艺作品展、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和宣传媒介,对优秀的砚文化产业与产品进行广泛宣传。其次,通过对其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深入挖掘,进一步扩大在省内和省外文化市场的影响力,拓展营销渠道,提高经济和文化价值。最后,注重文化品牌建设,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以企业文化、市场运作、社会宣传等方式,积极创建文化产业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洮砚文化行业中,要建立起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维护合法权益,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创新应用洮砚技法

洮砚石材主要产于岷县、卓尼和临潭的河谷地区,石质为粉砂泥质板,形成年代超过3亿年。从颜色上来看,石质翠绿,不含任何杂质,墨纹十分清晰,色泽呈橘黄色,而且层次分明,石绿、墨绿、墨黄三种颜色相得益彰,构成了洮河绿石砚的色彩和韵律[3]。洮砚石质地细嫩,触感柔软,润泽似玉,有发墨快,下墨较细,墨久而不失墨,尤以“鸭头绿”“鹦哥绿”闻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石,然石乃临洮大江深处,不是人为所造,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贝。洞室开采和露天开采是洮砚石的主要采挖方式,至今仍沿用着“錾石头”的原始打孔方法。洮砚石通常在峭壁上呈层状分布,层高10-50cm,细看的话,只要是厚达10-50cm的岩石,就会被压到深渊底部,成为砚台的牺牲品。准确地讲,洮砚是一种从里到外的雕琢,一步一步地把其形状展现出来,经过精细的雕琢,让受众感受其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具体来说,洮砚的雕琢工艺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意,在临摹砚台之前,必须根据石头的形态来设计,经过仔细琢磨,才能让洮砚作品更精美。二是在雕版之前进行毛坯的修整和草稿的白描,即利用雕琢工具把原来的毛坯中多余的部分去掉,以适应创作的要求[4]。三是具体的雕刻,将毛坯从粗到细,由外而内进行操作,通过凿坯,使作品所表现的东西更具魅力,如传统龙凤的神态、人物的结构服饰、花鸟树木的细节等都应清晰精确。四是润色,用细腻的雕琢,把整块砚台的灵性都表现出来。

传统洮砚种类众多,制作方式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多为带有盖子的双砚,砚盖间有合扣,便于收藏;二是墨池深度大,以圆形为主;三是在砚面一侧留出一道边缘,不做任何处理,保留天然的石材,以显古朴。在砚面的加工上,分为两种,即素面和雕刻。素面砚仅切成形,不做雕琢,以表现洮砚原石的天然质感,而雕砚分为半雕和全雕,把版式置于砚池的上方或四周,砚盖保持不变;全雕砚除了在砚池四周刻上花纹图案之外,还对砚盖进行雕琢,使砚台与砚盖的构图协调一致,构成有机的整体。

在洮砚雕琢工艺上,大型洮砚的设计与制造独具匠心,创作了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砚台精品。如“九九归一”砚、“东方醒狮”砚、“红楼梦”砚、“百龙千禧”砚等。

洮砚是一项传统工艺,多以手工作坊为主,传承的发展模式是师傅带徒弟的制度,通过口传手授的方式发展洮砚艺术及培养传承人。改革开放后,洮砚逐渐向企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甘肃洮砚公司、岷县洮砚厂、珍宝斋洮砚美术工艺厂等的引领下,洮砚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5]。如今,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上社会经济的影响,洮砚制作技艺的场所逐渐减少,尤其是年轻人对此不感兴趣,为把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可举办洮砚制作技艺培训班,使洮砚的加工技艺后继有人,将这一古老的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五、结束语

洮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当代设计洮砚时,融合传统文化,将敦煌艺术元素添加其中,即可充实洮砚图案,令整体的图案看起来更加深邃。除此之外,先进的洮砚技法,合理搭配颜色,可切实提高洮砚审美价值,将洮砚艺术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黄可佳,王楚宁.“研”“砚”之辨:海昏侯墓出土漆砚初探[J].装饰,2020(10):98-101.

[2]钱建状.几案尤物与文字之祥:宋代文人与砚[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0(05):9-19.

[3]欧忠荣.历代砚文献发展简论[J].肇庆学院学报,2019,40(03):8-16+31.

[4]王正光.论砚、墨不可废[J].美术观察,2019(05):67-68.

[5]任群,严寅春.欧阳修《试笔·南唐砚》系年献芹[J].文献,2018(04):1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