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毅雯 方丹妮 王佳洁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上海 201315

母乳喂养是比较重要的喂养方式,相较于其他喂养方式,母乳喂养能增强婴儿免疫力、提升婴儿智力,降低婴儿各类合并症风险,更利于婴儿健康发展[1]。但目前,国内母乳喂养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高龄足月初次剖宫产产妇更甚,因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首次生产,缺乏喂养经验,对母乳喂养顺利实施影响更为严重,母乳喂养率普遍偏低[1]。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被认为与母乳喂养认知行为有关,主要的母乳喂养认知行为包括觅食反射、含接姿势、含接时间、吸吮力等[2]。文献指出,母乳喂养认知行为不佳可导致婴儿得不到及时喂养,同时还将导致婴儿错过最佳母乳喂养阶段,不利于婴儿健康发展[3]。可见,早期发现并纠正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的必要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若要制订合理且有效的干预方案,需明确影响产妇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的相关因素,但目前较多的研究主要围绕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问题与干预手段展开,关于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认知行为不佳影响因素研究少。基于此,本研究将重点分析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认知行为不佳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1 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完成分娩的523 例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全部产妇及家属对研究实施知情,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纳入产妇年龄36~38 岁,中位年龄37.47(37.27,37.63)岁;既往孕次0~5 次,平均(3.09±0.06)次;分娩前体重55~72 kg,平均(63.11±2.23)kg。研究的实施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初次生产;②单活胎;③产前检查结果正常;④接受剖宫产分娩;⑥年龄≥35 周岁;⑦分娩时间≥37 周。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肝、脑等器官相关疾病;②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③合并免疫系统性疾病;④合并精神异常影响研究配合度;⑤因新生儿先天缺陷无法接受母乳喂养;⑥因产妇身体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1.3 方法

1.3.1 母乳喂养认知行为评估及分组方法 参照母乳喂养认知行为量表[4],于产后12 h 使用医院自制母乳喂养认知行为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重测效度为0.87)评估全部入选者母乳喂养认知行为水平,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觅初乳认知、母乳喂养优势、早吸吮好处、按需哺乳、正确哺乳姿势、促乳汁分泌方法、挤乳及母乳保存、乳房胀痛预防、母乳喂养充足指标等9 个维度,各维度均采用3 级评分法,0 分代表不了解,1 分代表部分了解,2 分代表完全了解,总分为18 分;依据母乳喂养认知行为量表评估结果,将评分≥14 分的产妇纳入喂养认知行为良好组,其他产妇纳入喂养认知行为不佳组。

1.3.2 基线资料收集方法 ①采用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量表调查入选者一般资料,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重测效度为0.88,包括年龄、孕次(≥3 次/<3 次)、居住环境(农村/城镇及城市)、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学历/初中及以下学历)、家庭月收入(≥3000 元/<3000 元)、医疗保险(有/无)、妊娠期合并症(有/无)、产后并发症(有/无)、产后开奶时间(≥30 min/<30 min)。②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产后12 h 使用我院自制调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重测效度为0.86)评估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包括母乳喂养好处、母乳喂养技能2 个维度,各维度均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提示知识掌握程度越佳,评分≥总分的80%判定为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好,其他判定为较差。③家庭支持功能:产后12 h 使用APGAR 家庭功能调查问卷[5]评估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的家庭支持功能情况,包含适应度、成熟度、亲密度、合作度、情感度等5 个维度,各维度均采用3 级评分法,0 分代表很少,1 分代表有时,2 分代表经常,评分≤3 分的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提示其家庭支持功能较差。④产后12 h 疼痛程度:均于全部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产后12 h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6]评估产妇的疼痛程度,分值为0~10 分,评分越高提示产妇的疼痛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 正态性检验,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呈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或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认知行为不佳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母乳喂养认知行为

全部523 例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产后经母乳喂养认知行为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喂养认知行为不佳的产妇有236 例,占45.12%(236/523),评分为10.00(8.00,11.00)分;喂养认知行为良好的产妇有287 例,占54.88%(287/523),评分为16.00(15.00,17.00)分。

2.2 不同喂养认知行为的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对母乳喂养知识了解程度、家庭支持功能、居住环境、家庭月收入及产后12 h VAS 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年龄、孕次、文化程度、医疗保险、妊娠期合并症、产后并发症、产后开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基线资料比较

2.3 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认知行为不佳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将基线资料分析结果得到可能作为影响因素的二分类变量分别作为自变量,并对自变量说明赋值(见表2),将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认知行为情况作为因变量(1=喂养认知行为不佳,2=喂养认知行为良好)。经单项logistic 回归分析后,将其他年龄、孕次、文化程度、医疗保险、妊娠期合并症、产后并发症、产后开奶时间均纳入,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母乳喂养知识了解程度差、家庭支持功能差、居住环境为农村、家庭月收入<3000 元及产后12 h VAS 均是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认知行为不佳的影响因素(OR >1,P <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说明

表3 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认知行为不佳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母乳喂养认知行为不佳是目前产妇母乳喂养率降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更甚[7-8]。故探讨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认知行为不佳的相关影响因素尤为必要。

研究指出,母乳喂养认知行为不佳的发生率为30%~50%[9-10]。本研究中,全部523 例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产后喂养认知行为不佳236 例,占45.12%,在上述研究结果范围内,提示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有较高的母乳喂养认知行为不佳风险。进一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发现,母乳喂养知识了解程度差、家庭支持功能差、居住环境为农村、家庭月收入<3000 元及产后12 h VAS 均是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认知行为不佳的影响因素。

母乳喂养知识了解程度差。对母乳喂养知识了解程度差的产妇因不明白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同时又是初次分娩,无法适应角色的转换,甚至部分女性担心喂养会导致乳房下垂、乳房凹陷等问题,因此拒绝喂养[11-12]。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提升母乳喂养率有促进作用[13-14]。针对该情况,建议医护人员在高龄产妇孕期、产后增加母乳喂养知识讲座,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继而提高母乳喂养认知行为水平。家庭支持功能差。家庭支持功能较差的产妇因在产后得不到来自家庭亲友的关爱,尤其是伴侣的支持对产妇更为关键,一旦缺少伴侣支持,将更易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负性情绪严重,继而影响泌乳量,影响母乳喂养的完成,认知行为更差[15-16]。此外,相较于家庭支持功能较差的产妇,家庭支持功能良好的产妇往往能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产后相关知识,包括产后护理、母乳喂养等[17]。针对该情况,建议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及时告知家属,尤其是产妇伴侣,及时给予产妇家庭支持,以家庭的力量帮助产妇树立产后母乳喂养信心。居住环境为农村、家庭月收入<3000 元。居住于农村的产妇,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从而无法与外界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导致产妇无法掌握全面的母乳喂养知识,不利于良好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的养成[18-20]。而月收入较低的家庭,产妇在分娩后更急于回到工作岗位,这也将影响早期母乳喂养,导致产妇母乳喂养认知行为水平下降[21-24]。对此,临床可通过改变母乳喂养宣教方式,如:通过建立母乳喂养微信群、建立APP等,上传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便于居住偏远地区产妇及时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同时,可增加母乳喂养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母乳喂养的支持力度,继而促进母乳喂养认知行为改善。产后12 h VAS。剖宫产产妇因产后刀口持续性疼痛,这将影响产后母乳喂养顺利进行,疼痛的持续性存在、下床活动不方便、无法正常进食等均会刺激产妇负性情绪产生,继而影响母乳喂养,降低自身母乳喂养认知行为[25-27]。此外,研究还证实,剖宫产术后产妇因剧烈疼痛需要接受相关镇痛干预,导致部分产妇认为不能进行哺乳,早期未能实现母乳喂养,进而降低母乳喂养认知水平[28-30]。对此,建议医护人员需更加重视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产后疼痛干预、排气干预、进食干预,以提高产妇产后舒适度,达到提升母乳喂养认知行水平的目的。

综上所述,部分高龄足月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认知情况不理想,可能受产妇母乳喂养知识了解程度、家庭支持功能、居住环境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产妇产后早期评估,针对有母乳喂养认知行为不佳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及时采取合理干预,可能对改善母乳喂养认知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