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 陈玉冰 曾 君 敖思纯 于 丹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广东佛山 528000

随着白内障手术趋向微创化、精细化,患者对术后视觉功能恢复效果的要求不断提升。但患者术后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干眼症状,对日常工作及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1-2]。因此,如何有效缓解术后干眼症状、保证术后康复效果成为研究热点。睑板腺按摩为临床常用眼部护理措施,可有效排出聚集的异常形质睑板腺分泌物,疏通受阻睑板腺管,促使正常睑脂分泌,以此缓解眼睛干涩症状[3-4]。同时,Croma 角膜保护剂对改善白内障术后干眼也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成分为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具有粘滞性、透明性等特点,已被作为人工泪液主要成分得到应用,对角膜内皮具有显着保护作用[5]。但当前临床关于睑板腺按摩联合Croma 角膜保护剂具体应用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82 例进行研究,旨在明确上述干预方案应用价值,以期为疾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4 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82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 例。研究组男22 例,女19 例;年龄49~77 岁,平均(63.08±7.97)岁;白内障病程0.9~10.9 年,平均(5.91±2.39)年;患眼:左眼17 例,右眼24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7 例;年龄46~79 岁,平均(62.89±8.03)岁;白内障病程0.6~11.3 年,平均(6.04±2.51)年;患眼:左眼19 例,右眼22 例。两组性别、年龄、白内障病程、患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1)术后2 d 内出现干眼症状,干眼诊断标准[6]如下:①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10 s,Schirmer I 试验(Schirmer I test,SIt)≤10 mm/5 min;②伴有不同程度咽部疲劳、异物感、干涩、烧灼、畏光等表现;③角膜荧光染色结果呈阳性。(2)年龄<80 岁。(3)单眼发病。(4)依从性好,可配合完成调查研究。(5)知晓本研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术后发生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②既往眼部手术及受过外伤;③术前6 个月内采取皮质类固醇激素、人工泪液、抗青光眼药物及其他会影响泪膜稳定性及泪液分泌的药物;④合并甲状腺病变;⑤合并自身免疫性病变,包括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⑥存在言语沟通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系统病变。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睑板腺按摩,协助患者取平卧位,经40℃左右温生理盐水清洗眼睑及睫毛根部,有效软化睑板腺管内脂质,单手食指放于上睑眉下及睑缘中间,拇指放于下睑缘下,两指同时对睑板实施加压,并自穹隆处逐渐挤压向睑缘,确保按摩力度适宜,以可挤出分泌物为宜,若按摩期间出现不适感,则可略停片刻后继续实施按摩;按摩结束后以消毒棉签蘸取适量生理盐水清洁睑缘,于结膜囊中滴入抗生素滴眼液;3 次/d,共按摩2 周。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roma 角膜保护剂(澳大利亚CROMA-PHARMA GmbH 公司,批准文号:国械注进20153223092,规格1.5 ml),均匀涂抹于全角膜,1 次/d,共治疗2 周。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临床疗效[7],干眼症状消失,BUT 检查>10 s,SIt 试验>10 mm/5min 为显效;干眼症状有所缓解,SIt≥10 mm/5min,BUT 检查≥10 s 或较治疗前升高为有效;未至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泪膜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 index,OSI)、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L)、SIt 情况。OSI:采用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仪于暗室内测定,指导患者注视仪器内视标维持20 s 不眨眼,测量结果为OSI2,OSI=OSI2-基础OSI1 值;CFL:叮嘱患者眼睛向上看,于下睑结膜囊给予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接触,并观察角膜(裂隙灯钴蓝光线下),无染色为0 分;角膜染色面积<25%为1 分;角膜染色面积为25%~75%为2 分;角膜染色面积>75%为3 分;SIt:患者下结膜囊内中外1/3 处悬挂反折5 mm 的泪液分泌检测滤纸,轻闭眼5 min 后取下,试纸条上读出读数即为泪液分泌量。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眼表体征、感觉性症状评分,其中眼表体征包括排睑结膜充血、乳头增生、结膜囊分泌物,每项3 分,总分与眼表体征严重程度呈正比;感觉性症状包括异物感、干涩感、眼刺激症状,每项3 分,总分与眼部症状严重程度呈正比。④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结膜充血、角膜损伤、持续眼周皮肤红肿、睫毛异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干眼情况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干眼情况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OSI、CFL 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SIt 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眼情况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干眼情况相关指标比较()

注 OSI:泪膜客观散射指数;CFL:角膜荧光素染色;SIT:Schirmer I 试验

2.3 两组疾病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眼表体征、感觉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眼表体征、感觉性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疾病缓解情况比较(分,)

表3 两组疾病缓解情况比较(分,)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因角膜缘切口可对覆盖于角膜表面的泪膜产生影响,且术中所用超声能量、被动瞬目减少、手术前后反复清洗等因素,均可降低泪膜稳定性、缩短泪膜破裂时间,以致患者出现灼热感、干涩感、异物感等干眼症状[8-9]。

睑板腺按摩为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重要治疗措施,其主要是通过按摩产生的机械性刺激疏通堵塞的睑板腺通道,开通睑板腺开口,排出腺管中聚集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聚集堵塞腺管,从而促使睑板腺功能恢复[10-11]。但仅通过睑板腺按摩对术后患者实施干预,疗效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角膜保护剂也是白内障术后干眼常用治疗方式,其主要成分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活跃性低、半合成的具有良好粘弹性的非离子型纤维素,混合醚,其水溶液渗透压和眼泪类似,表面活性较好,且性能稳定、透明度高,对眼部刺激小,可作为接触眼球水晶体的润滑物,因此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12]。同时,应用Croma 角膜保护剂可减少对上皮细胞微绒毛冲刷及部分操作造成的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角膜产生保护作用,减少对角膜上皮与神经反射弧损害,以此降低短时间内刺激性泪液分泌[13]。此外,相较于国产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设计重点在用于眼前房,Croma 角膜保护剂在配置溶液成分及制作工艺上更加适合角膜上皮,能更好地保护角膜和结膜上皮,改善干眼症状[14]。本研究显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采取睑板腺按摩和Croma 角膜保护剂联合干预方案,可更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干眼相关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睑板腺按摩可加速瘀积的睑酯排出,促使睑板腺管恢复通畅,调节睑酯的正常代谢,提升泪膜稳定性,改善眼表健康状态,减少泪液的蒸发,可更有效地减少角膜上皮的损伤、维持泪膜的稳定性及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改善睑缘的健康及结膜杯状细胞的数量[15-16];而Croma 角膜保护剂可对角膜上皮产生保护作用[17],两者联合则可经不同作用机制发挥治疗作用,有效调节眼表健康情况,促使疾病良好转归。白内障乳化超声术在我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18-20],针对于角膜的术后散光情况得到了细致的探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21-23]。但是对于白内障治疗,仍旧需要不断探索与发展,寻找更加适合患者的方式进行治疗,不断降低我国白内障手术致盲率[24-28]。

睑板腺按摩及Croma 角膜保护剂能够有效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但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选取量较少,且为短期观察研究,因此研究结果是否具备广泛效力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