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明

【摘要】目的: 观察阿替卡因用于口腔局部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拔牙或牙髓治疗的8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口腔局部麻醉,实验组给予阿替卡因进行口腔局部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有效麻醉后,对照组的麻醉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7.3%、18.2%,实验组则为91.1%、6.7%,此外,实验组的麻醉生效时间亦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替卡因应用于口腔局部麻醉中,可取得较为显着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阿替卡因;口腔局部麻醉;利多卡因

【中图分类号】R61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145-01

患者对疼痛的惧怕心理一直是口腔科治疗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使其逃避治疗或不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导致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改变此现状,就必须给予患者有效的麻醉,从而减轻其疼痛感,消除其惧怕心理。本文对我院口腔科进行拔牙或牙髓治疗的89例患者进行不同药物麻醉,旨在观察阿替卡因用于口腔局部麻醉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04月至2014年09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拔牙或牙髓治疗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已排除对麻醉药物过敏者,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实验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7.2±2.7)岁,行活髓牙体缺损修复7例,牙体美容修复16例,矫基牙21例。实验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8.4±2.3)岁,行活髓牙体缺损修复10例,牙体美容修复15例,矫基牙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口腔局部麻醉,即根据治疗需要,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或阻滞麻醉,使用剂量应为≤5.0ml/次;实验组则给予阿替卡因进行口腔局部麻醉,即根据治疗需要,使用4%阿替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或阻滞麻醉,使用剂量应为≤1.7ml/次[1]。

1.3疗效评定患者无任何疼痛感及痛苦表情为完全麻醉;患者感知到轻微疼痛或不适感,但仍可以继续治疗为麻醉效果良好;患者感觉到疼痛,但疼痛感还在其可忍受范围之内,并逐渐显现出痛苦表情,可勉强持续治疗为麻醉有效;患者感知到剧烈疼痛感,且无法忍受为麻醉无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麻醉效果的比较如下表1所示,对照组的麻醉有效率为77.3%,实验组麻醉有效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达91.1%,两组麻醉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麻醉生效时间与不良反应的比较对照组麻醉生效时间大致为2.5~5.2min,平均生效时间为(3.7±0.9)min,不良反应率为18.2%(8/44)。实验组麻醉生效时间则为1.4~3.1min,平均生效时间(2.0±0.7)min,不良反应率为6.7%(3/45),两组麻醉生效时间与不良反应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阿替卡因是一种酰胺类药物,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的芳香环能够提升其脂溶性,因此,相对于其他局部麻醉药物而言,其具有更强的扩散能力、浸润性以及组织穿透力。此外,其还具有起效快、毒性低、麻醉作用强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口腔科的临床治疗中,不仅能对口腔中的炎性组织起到显着的麻醉效果,降低或消除因冲洗冠周而产生的疼痛感,而且还能降低阻滞麻醉引发的并发症等,从而提高治疗的可靠性与有效率[3]。

在本实验中,采用阿替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的实验组的麻醉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1.1%、6.7%,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7.3%、18.2%,此外,实验组的麻醉生效时间亦优于对照组,两组在麻醉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麻醉生效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替卡因在口腔局部麻醉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魏鹏霞.浅析阿替卡因用于口腔科局部麻醉临床效果[J].临床研究,2014,07(03):1233-1234.

[2]罗昌全.阿替卡因用于口腔科局部麻醉临床效果分析[J].药学与临床,2014,08(05):156-157.

[3]于艳芬.复方阿替卡因用于口腔修复局部麻醉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18):154-155.

(收稿日期:201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