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腊玉+李晓红+陈永梅

摘要: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5年下半年儿科风险护理管理中实施品管圈(QCC)活动,对比2015年1~6月以及2015年7月~12月术儿科意外事件、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及满意度。QCC活动前后使用素质评定量表评价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和责任感改变情况。结果 实施QCC活动后,患儿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和互换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QCC活动前,满意度高于实施QCC活动前,实施QCC活动前后儿科发生意外事件、护理差错、护患纠纷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QCC活动后,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和责任感得分显着提升,与实施前比较,人员素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风险护理管理应用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升儿科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护理人员提升个人素质。

关键词:品管圈;儿科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护理风险存在于患者治疗全过程,并且任何简单的临床活动都存在护理风险。儿科属于护理风险高发科室,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年龄小,配合度不高、儿科环境复杂,外界危险因素多等[1]。因此,加强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品管圈是一种全员参与、以不断完善工作场所和工作质量的管理方式[2],品管圈活动已被用于许多医院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并取得显着效果。本文对品管圈活动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进行分析,以提升儿科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儿科工作护理人员16名,均为女性。年龄18~36岁,平均(25.7±3.6)岁。工作年限1~15年,平均(3.7±1.4)年。工作年限1~3年7名,4~5年5名,6~9年3名,10年及以上1名。学历水平:本科1名,大专4名,中专11名。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10名。同时选择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

1.2方法

1.2.1组织学习品管圈活动方法、特点、原则,让护理人员对品管圈活动有充分了解和认识;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择1名主管护师为圈长。

1.2.2制定活动主题 护士对2015年上半年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管理3个:患者风险管理、护理人员风险管理和医院风险管理。针对每个风险管理主题,由护士人员提出并经讨论投票后提出2个问题。患者风险管理问题:①患儿意外伤害;②患儿家属的认知问题。护理人员风险:①护理人员沟通问题;②护理技能问题。医院风险管理:①就诊环境;②住院环境。确定风险管理主题及具体问题后,每个主题活动持续2个月,护理人员完成活动设定的目标。

1.2.3设定活动目标 根据品管圈活动主题及各个主题活动期间预解决问题设定活动目标。患者风险管理活动目标:降低以外伤害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认知,减少护患纠纷;护士风险管理活动目标: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医院风险管理目标:提高和改善医院就诊和住院环境,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良好治疗环境。

1.2.4风险管理实施 ①患者风险管理措施。对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既往护理工作经验,查找患儿意外事件及原因,识别给药、抽血、压疮、坠床等风险问题,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风险护理路径,依据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降低或避免意外事件发生。根据儿科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安排排班,在周一至周五上午患儿入院或输液的高峰期增加排班的护士人数,以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加强患儿及其家属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家属的疾病、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认识,提升患儿家属依从性,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减少纠纷。②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措施:加大对护理人员责任心与服务理念的培训,让护理人员了解到儿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具备足够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增加沟通技能培训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赢得患儿及患儿家属的认可和支持。开展护理技能帮带计划,经验丰富护士搭配一名年轻护士,为年轻护士提供指导和帮助,提升年轻护士的护理技能水平,提高患儿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人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路径表格开展护理工作。合理安排护理工作班次,空闲的阶段则减少排班人数,合理安排护理人员调休,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确保护理人员在最佳身心状态下开展护理工作。③医院风险管理措施:在就诊大厅设置问询台,为患儿家属及监护人解答相关的问题及表便民服务;在显眼处张贴就诊流程及相关的指引牌;在易滑、易摔、易撞得贴上警示标语,提醒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小心。

1.2.5效果评价 统计患儿住院治疗期间发生意外事件、护患纠纷人数;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价患儿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对比2015年1月~6月儿科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015年1月~6月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平均得分(77.5±5.6分)。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向护理人员发放人素质评定量表,评估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素质。

1.3观察指标 根据品管圈活动主题及目标,根据患儿意外事件、护理差错、护患纠纷事件发生、满意度情况评价护理工作质量,根据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和责任感评价护理人员的素质。满意度和素质评价采用自治量表,满意度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素质评定量表包括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和责任感三个指标,每个指标设5个标准,每个标准评分1~5分,分数越高表示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质量 实施QCC活动后,患儿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和互换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QCC活动前,满意度高于实施QCC活动前,实施QCC活动前后儿科发生意外事件、护理差错、护患纠纷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人员素质 实施QCC活动后,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和责任感得分显着提升,与实施前比较,人员素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3]。儿科作为高危风险科室,将品管圈活动用于儿科风险护理管理符合儿科护理管理工作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科风险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主要表现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意外事件、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发生率更低。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具有目标性活动[4],本研究中品管圈活动围绕儿科护理工作存在及潜在问题制定三个活动主题,每个活动主题设置两个风险管理问题,护理人员围绕具体的风险管理问题开展护理工作。风险管理问题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护理工作指导,从而避免护理工作出现差错。护理工作差和患儿发生意外事件少,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更高,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也更低。另外,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由于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目的性和目标性,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护理工作目标审视个人工作能力,并提升和完善护理能力,以护理工作目标和活动目标[5]。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参与品管圈活动后,沟通能力、急能力、责任感显着提升,表明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护理人员提升个人素质。

综上所述,儿科风险护理管理应用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升儿科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护理人员提升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慧娜,刘彦平.品管圈在提高儿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4,03(3):453-455.

[2]郝贵枝.品管圈在改善护理品质中的应用现状[J].大众科技,2014,02(2):73-76.

[3]丁先军,程婵,许群霞.品管圈在杜绝儿科输液反应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05(5):615-616.

[4]陈淑芬.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15(15):129-130.

[5]张艳.品管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4,08(8):689-690.

编辑/罗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