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开星,邓梅花,陈锦宏,方 敏,梁飞立

(横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广西 横县 530300)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引起。在HIV 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 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进而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并发一些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病死率较高。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有效抑制HIV/AIDS 患者体内HIV病毒,重建免疫系统,进而降低HIV/AIDS 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和AIDS 相关死亡的风险,延长生存期。然而HIV/AIDS 患者发生血脂异常等疾病的几率较高,严重影响HIV/AIDS 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寿命[1-3]。因此,积极治疗HIV/AIDS 患者的血脂异常,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降血压等多重药理作用。本研究主要观察阿托伐他汀在HIV/AIDS 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血脂异常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2019 年9 月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 例HIV/AIDS 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9 例;治疗方案:不含PIs 24 例,含PIs 13 例;WHO 临床分期:Ⅰ期15 例,Ⅱ期5 例,Ⅲ期8 例,Ⅳ期9 例;CD4 细胞计数[452(131,1511)]个/μl;其他:吸烟8 例、饮酒8 例、高血糖2 例、高血压13 例。观察组男17 例,女20 例;治疗方案:不含PIs 23 例,含PIs 14 例;WHO临床分期:Ⅰ期12 例,Ⅱ期8 例,Ⅲ期7 例,Ⅳ期10例;CD4 细胞计数[457(116,1127)]个/μl;其他:吸烟4 例、饮酒6 例、高血糖4 例、高血压10 例。两组性别、治疗方案、WHO 临床分期、CD4 细胞计数及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广西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抗-HIV(+);②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4]中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者;②妊娠、哺乳期妇女;③近1个月服用降脂药物者;④合并严重机会性感染者;⑤CD4T 淋巴细胞<50 个/μl。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健康宣教、饮食及运动干预:①健康宣教:发放高血脂知识宣传单,并告知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及危险因素;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告知患者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晚10 点后不吃夜宵等;②饮食指导:以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低胆固醇、高膳食纤维、高蛋白质为宜,不暴饮、暴食,且每日摄入脂肪不可超过总热量的20%,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 g;③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有氧锻炼,如慢跑、骑车、爬楼梯等,每日锻炼时间不少于30 min,每周不少于5 次,连续治疗12 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规格:10 mg/片)治疗,1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12 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胃肠道反应、肌肉酸痛、头晕)。血脂指标检测方法: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不抗凝,以3000 r/min 离心5 min,应用全自动分析仪,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TC、TG、LDL-C、HDL-C 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L,QU)]表示,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TC、LDL-C、TG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DL-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食欲不振1 例(2.86%),无肌肉酸痛、头晕病例。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调查[5],初治HIV/AIDS 患者的血脂异常率为49.04%,抗病毒治疗后患病率高达70%。HIV 本身可导致血脂异常,其机制可能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包括线粒体缺陷、TG 处置受损、TC 逆向运输功能降低、反复炎症反应导致的脂质颗粒组成和大小的变化[6,7]。HIV 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也是导致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炎症因子水平改变可以影响脂质在人体内的加工和运输过程、激活机体氧化系统增加脂质氧化,最终导致血脂异常[8-11]。HIV/AIDS 患者在接受抗病毒药物后,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进一步增高,其中以含PIs 的治疗方案最为常见。由于患者自身代谢、免疫等系统运行状态受HIV 病毒影响严重,功能运行水平明显下降,在无法正常进行饮食、代谢等活动情况下,导致血脂含量增加。因此,在对HIV/AIDS 患者进行治疗干预的过程中,需对患者体内的相关指标进行有效的调整,减少体内的血脂含量,使患者的机体运行能够快速恢复正常的状态。

血脂异常,特别是LDL-C 或TC 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SCV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TG 增高或HDL-C 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ASCVD 发病危险[12,13]。由于HIV/AIDS 患者自身受HIV 病毒的影响较大,使其机体自我调节、免疫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无法及时、有效分解机体所摄入的相关营养成分,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脂不断堆积,进而增加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14]。他汀类药物在ASCVD 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能显着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已成为防治这类疾病最为重要的药物之一。阿托伐他汀属于一种还原酶和竞争性抑制剂,能够将将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转化成甲羟戊酸,以此来减少胆固醇在内的固醇前体,进而降低患者出现相关心脑血管类疾病、动脉粥样化的概率;同时,其可降低LDL-C 和TG 水平,逐步使患者体内的HDL-C 和载脂蛋白A-1 水平上升。有研究表明[15],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选择性抑制HMG-CoA 还原酶,降低TC 合成,对LDL-C 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可加快LDL-C的清除,增加TG 的代谢途径,从而降低TC 和LDLC 的水平。此外,阿托伐他汀还具有抗炎、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抗氧化应激等作用[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TC、LDL-C、TG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DL-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非药物干预未能改善HIV/AIDS 患者的血脂情况,可能与观察时间较短、病例数较少、风俗习惯、患者依从性不强以及对血脂异常重视不足等因素有关[17],仍需长期的临床观察进一步验证。而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HIV/AIDS 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分析原因主要是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肝脏的HMG-CoA 及胆固醇生物合成,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以及血清脂蛋白的浓度,并通过增加肝脏细胞表面的LDL-C 受体,增强LDL-C 摄取以及代谢,且其口服用药后,吸收快,可在1~2 h 内提高患者血浆浓度[18,19]。阿托伐他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肌肉酸痛、头晕等,本研究中观察组仅发生1 例胃肠道反应,提示该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钙可以改善HIV/AIDS患者血脂异常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用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