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伟 蔡 玲 陈 鹏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镇江 2120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纳入的心胸外科大出血患者共60例,将不同输血技术作为分组模式,对照组30例患者,男女比14:16,平均年龄(52.23±3.21)岁;实验组30例患者,男女比15:15,平均年龄(53.54±4.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检查,于局部麻醉下行三腔中心静脉穿刺以及有创动脉,对患者中心静脉压以及有创动脉血压进行检测,选择气管内插管、静脉快速诱导、术中吸入七氟醚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的复合麻醉,依据手术操作、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对血管活性药物、麻醉药物用量进行调整。将常规输血技术应用于对照组,通过普通吸引器回收后血液,停机之后6 h内回输入体外循环管道以及氧合器的机血。将自体回收式输血技术用于实验组,选择BW-8100A 型自体血液回输机予以操作,操作前检测无菌设备,同时准备抗凝剂,将100 mL抗凝剂保存于储血罐内,术中在适当压力下依据血液回收机负压吸引术野内出血,通过15 mL/100 mL速度静脉注射抗凝剂。完成手术之后经回收系统回收机血,随后将患者送入监护病房,经回收系统收回纵隔与心包的引流管引流的血液。回收血液之后通脱多层膜过滤方式离心洗涤,且排出废液,在血袋中收置纯净红细胞,经血液回收机回输给患者。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心胸外科大出血患者不同时间点IL-6(白细胞介素-6)、sC5b-6(补体终末复合物)、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库存血输入量、术后胸腔引流量。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所有数据,两组样本不同时间点IL-6、sC5b-6、TNF-α水平、库存血输入量、术后胸腔引流量用(±s)形式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验证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IL-6、sC5b-6、TNF-α水平

数据研究显示,实验组T1时间点的IL-6、sC5b-6、TNF-αTNF-α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T2、T3时间点的IL-6、sC5b-6、TNF-αTNF-α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验证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库存血输入量、术后胸腔引流量

数据研究显示,实验组库存血输入量(505.23±62.32)mL、术后胸腔引流量(555.23±25.23)mL,对照组库存血输入量(1322.21±54.21)mL、术后胸腔引流量(723.54±22.32)mL(t=54.1751、27.3667,P < 0.05)。

表1 两组患者lL-6、sC5b-6、TNF-α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心脏外科手术因出血多、创伤大,术后发生过量出血概率大,十分容易发生血液资源浪费现象[1]。自体回收式输血技术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技术,包括两种模式为,洗涤式与非洗涤式,目前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比较常用,是回输经过加工且洗涤的红细胞[2],能回收患者90%的失血量红细胞,回收血中存在较高浓度红细胞,能够将创面的游离血红蛋白、组织碎片、激活的凝血因子等有效清除。但也存在血液回收禁忌,如脓毒血症、血液严重污染等患者。

[1] 朱卫华.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在骨科大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 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7):44-45.

[2] 林桂梅.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用于产科手术临床价值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