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婷,周 洁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ICU,重庆 402283)

肺炎主要是指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有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局部炎症程度、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等密切相关,如肺炎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休克等循环衰竭等临床表现,即可判定为重症肺炎。血清降钙素原(PCT)作为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体物质,在感染时由甲状腺外器官产生,其水平高低与肺炎预后、病死率呈正相关[1];血清C- 反应蛋白(CRP)在机体感染时含量会升高,当感染有所减轻后CRP水平下降,当患者恢复后,血清CRP水平则恢复到正常范围,该指标可反映患者肺炎感染的严重程度[2];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在调节自身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其与各类型肺炎、脓毒症等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病情与预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为疾病治疗与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28 d后患者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70例)和死亡组(30例)。存活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45~68岁,平均(56.52±3.54)岁。死亡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6~68岁,平均(56.98±3.28)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组间对比。诊断标准:参照《呼吸内科急危重症》[4]中关于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者;存在感染性休克者;需采用升血压药物治疗者等。排除标准:存在其他肺部疾病者;近期存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史者;合并结缔组织疾病者等。研究经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各项对症支持治疗,如吸氧、退热、营养支持、补液等,同时需保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注射用美罗培南(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330,规格:0.25 g/剂)进行静脉滴注,剂量为1 g/次,8 h/次。

1.2.2 预后评估 按治疗28 d后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70例)和死亡组(30例),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5]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71分,得分高低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呈正比。

1.2.3 病情严重程度 采用肺炎严重指数(PSI)[6]分级参考标准进行评估,≥ 80分为中、高危组,而低于80分则为低危组,将存活组患者分为低危组(30例)和中、高危组(40例)。

1.2.4 检测方法 存活组患者将转科日作为治疗结束时间,而死亡组患者将死亡日作为治疗结束时间,对两组患者治疗1、4、7 d时PCT、CRP及IL-6水平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入院时间及治疗1、4、7 d后采集经静脉血3 mL,进行离心操作(3 0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IL-6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PCT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治疗1、4、7 d血清PCT、CRP及IL-6水平。②对比存活组、死亡组及低危组与中、高危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③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血清PCT、CRP及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血清PCT、CRP及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 治疗1~7 d后存活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死亡组患者血清PCT、CRP呈逐渐升高趋势,血清IL-6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时间点死亡组上述指标比存活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比较(±s)

表1 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1 d比,*P<0.05;与治疗4 d比,#P<0.05。PCT:降钙素原;CRP:C- 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 -6。

?

2.2 存活组不同病情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 治疗1~7 d后低危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中、高危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血清IL-6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中、高危组上述指标均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存活组不同病情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比较(±s)

表2 存活组不同病情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1 d比,*P<0.05;与治疗4 d比,#P<0.05。

?

2.3 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 治疗1~7 d后存活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死亡组患者各时间点APACHEⅡ评分比存活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s,分)

表3 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1 d比,*P<0.05;与治疗4 d比,#P<0.05。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

2.4 相关性 血清PCT、CRP及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 0.309、0.321、0.510,均P<0.05),见表4。

表4 血清PCT、CRP及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

3 讨论

重症肺炎属于一种危重的呼吸系统感染型疾病,该病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较多且耐药性强,可在短期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重症肺炎发病时,患者的炎症反应异常明显,因此监测炎性因子水平对于患者临床疗效与预后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据相关报道显示,血清PCT、CRP及IL-6水平与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且与存活组比,重症肺炎死亡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异常升高[7]。在健康人群中,血清PCT水平极低,当机体出现严重细菌感染时,该指标水平则出现升高趋势,但处于慢性炎症和局部细菌感染时,该指标则未出现明显变化,对于其他非感染性炎症和病毒感染者,PCT水平仅有所升高;此外,当抗菌药物起到作用时,PCT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由于PCT的稳定性较好,将血液标本置于室温下24 h后,其浓度仅降低12%,故临床对PCT水平进行监测可有效评估机体是否存在严重细菌感染[8]。机体发生感染时,血清CRP水平升高,一旦感染得以控制,则该指标水平迅速下降,且该指标水平不受药物作用的影响,故可用该指标评估患者感染情况[9]。IL-6由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所分泌,但目前的研究中对于该指标是否可用于诊断重症肺炎尚不明确,其原因主要在于当机体受到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刺激时,IL-6水平也可出现特异性升高的情况[10]。本次研究中,中、高危组患者在治疗1、4、7 d时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高于低危组,表明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易导致PCT、CRP及IL-6水平升高。

同时本研究中,死亡组患者治疗1、4、7 d时血清PCT、CRP、IL-6水平均高于存活组,死亡组患者在治疗1 d时血清IL-6水平高于存活组,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死亡组高于存活组,其主要是由于重症肺炎患者在感染早期已大量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导致机体释放以上指标受到抑制,进而降低IL-6水平[11-12]。APACHEⅡ评分目前多用于评估危重病患者的病情与预后,其分值越高,则提示患者预后越差[13]。相关研究显示,动态APACHEⅡ评分更能反映出病情的演变,预测病情的转归[14]。本研究中,治疗1~7 d存活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逐渐下降,而死亡组则逐渐升高,血清PCT、CRP及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由此提示,炎症标志物不仅能够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并且与患者的健康状况存在密切关联性,能够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评估。

综上,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呈高表达,且PCT、CRP水平随患者病情加重逐渐升高,且与患者的健康状况存在密切关联性,能够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的评估,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