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兢 陶燕平 鲍小敏 石瑾(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231)

·社区卫生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前急救后的跟踪随访探讨

唐兢 陶燕平 鲍小敏 石瑾
(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231)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前急救后的跟踪随访情况,以期改善院前急救工作。方法:对2011年8月-2014年9月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例院前急救后跟踪随访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心血管类疾病14例,占35.0%,脑血管类疾病8例,占20.0%,呼吸系统类疾病3例,占7.5%,其余为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输液反应以及中暑等疾病类型。患者及家属对中心院前急救后的电话跟踪随访制度及诊治过程、医护态度、健康指导等满意度为100.0%。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后的跟踪随访工作投入少、效益大、反响好,同时具有可推广性及复制性。

院前急救 跟踪随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发展的进步,成功的院前急救是社会高度文明的标志之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卫生服务的基层组织,具有方便、可及、连续、综合的优势,其参与部分院前急救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院前急救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1]。院前急救对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急救后的跟踪随访往往是被忽略的,相关的研究报道很少。

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常重视院前急救后的跟踪随访,为了有效、快速地处置突发事件的医疗急救,根据沪卫应急(2008)5号文件的要求,本中心成立了由中心主任担任组长的突发事件医疗急救领导小组,并制订了预案明确各职能科室以及相关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为了更好地开展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及时掌握救治处理后患者的转归情况,从2011年8月起,中心对抢救后转院或病情稳定返家的患者进行了24 h内跟踪随访并登记在案。通过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急危重症患者的转归情况,利于更好地开展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现就本中心院前急救后的跟踪随访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8月-2014年9月院前急救后跟踪随访的40例患者。男19例,女21例,年龄27~86岁,平均年龄(65±16)岁。其中心血管类疾病14例,占35.0%,脑血管类疾病8例,占20.0%,呼吸系统类疾病3例,占7.5%,其余为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输液反应以及中暑等疾病。

1.2方法

1.2.1及时、完整、规范书写院前急救记录

根据病情与家属协商后积极联系转院或病情稳定返回家中。抢救医生必须详细登记并及时填写危急重症患者的跟踪随访记录表,包括日期、时间、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诊断、处理经过等内容。

1.2.2患者转出或返家24 h内跟踪随访

及时掌握患者转归情况,同时按要求填写危急重症患者跟踪随访记录表的回访情况一栏。对经本中心救治后好转回家的患者指导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复诊、注意事项等专业技术性指导和健康宣教;对转院治疗的患者进一步了解其诊断、治疗、恢复的情况。

1.2.3医务科落实跟踪随访的检查和反馈

医务科将危急重症患者跟踪随访的相关记录等列入每月的医疗质量常规检查,随访情况在月度医疗质量点评会上进行反馈,利于此项制度的管理和落实。

2 结果

40例随访患者中,晕厥待查7例,胸闷待查6例,腹痛待查5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心律失常、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输液反应、药物过敏各2例,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待排、急性脑梗死、急性呼衰、上消化道出血、药物过量、中暑各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食管癌晚期1例均死亡。

电话随访的满意度测评显示,40例急救患者及家属对中心院前急救后的电话跟踪随访制度及诊治过程、医护态度、健康指导等均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满意率达100.0%。

3 讨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院前急救是当前拓展城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瓶颈,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4]。国外发达国家社区急救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加之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5]。国内院前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都处于发展和完善时期,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急救医疗服务有三种模式:自我建设模式,院前、院内、社区复合模式,共同体模式[5]。我中心从2011年8月开展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后的跟踪随访工作,将院前急救服务延伸至患者家庭,具有投入少、效益大、反响好的优势。

3.1 提升急危重症救治的业务水平

对院前急救的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做出正确判断和第一急救措施的迅速到位是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跟踪随访、分析、统计、总结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增加抢救成功率,提高存活率,同时提升临床、医技、护理人员急危重症救治的业务技术水平,强化急救专业综合能力。

3.2开展连续性照顾,节省医疗资源

有卫生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居民80.0%的医疗保健需求应该在社区得到解决,只有20.0%的需求需在社区以上的卫生机构解决[6]。通过跟踪随访,鼓励病情转归稳定的患者回到社区继续进行康复和调理,急救患者在专科医疗机构中度过疾病急性期后转回到社区,由全科医生进行连续的医疗照顾[7],维护患者健康利益的同时合理运用医疗资源,利于“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有序医疗服务格局。

3.3培养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8]。通过跟踪随访这个环节,强化患者自救、互救的意识,普及宣教急救知识,提高自我急救技能。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正视疾病、缓解焦虑,体现了本中心的贴心服务,也贯彻了对社区居民实施连续性、综合性、全方位健康管理的医疗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中心的服务水平。

3.4树立品牌效应,提升满意度

跟踪随访即回访这个小举措是对患者进行连续性照顾的衍生,使患者和家属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文关怀,沟通交流的同时拉近了与社区患者的距离,提升满意度的同时树立了本中心的品牌效应,取得了满意的社会效益。

总之,社区急救是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延伸,是急救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5]。现代医学进展的一个显着标志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率的提高,而院前急救处理是紧急医疗救援的前沿阵地。本中心已形成了一套危急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后跟踪随访的工作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可推广性、可复制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知道,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是前提;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技能操作、培训诊断思维是基础;加强人才建设、健全服务体系、落实管理措施是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改革创新,完善院前急救后的随访工作制度,夯实随访工作内涵,给社区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

[1] 刘全, 杨勇, 汤彦. 社区急救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12): 995, 997.

[2] 孟庆义, 钱远宇. 关于急诊医学概念与模式的探讨[J]. 中国急救医学, 2005, 25(12): 918-919.

[3] 江观玉. 急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 13(1): 5-6.

[4] 刘海涛, 乌正贲.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现状[J]. 中国全科医学, 2006, 9(1): 75-77.

[5] 刘军, 李艳, 陶丽丽. 社区开展急救医疗服务的探讨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 2009, 29(2): 165-166.

[6] 倪赛男.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探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 17(6): 358-367.

[7] 丘锦彪, 黄远泉, 黄伟琼. 社区卫生服务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初探[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18): 257-258.

[8] 朱一龙, 陈虾, 赵云鹏, 等.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院前急救的特点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18): 1542-1543.

Discussion of the follow-up after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TANG Jing, TAO Yanping, BAO Xiaomin, SHI Jin
(Chang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1,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ollow-up after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to improve the pre-hospital first aid work. Methods: The data of the follow-up of 40 cases after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 Chang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from Aug. 2011 to Sep. 2014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40 cases, there were 14 cases of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ccounting for 35.0%, 8 cases of th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 20.0%, 3 case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7.5%, and the rest c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endocrine system, transfusion reaction, heat stroke, and others.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for the follow-up system and the proces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ttitude of the doctors and nurses, health guidance, and others were 100.0%. Conclusion: The investment of the follow-up work after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for the acute and severe patients is less, but the benefit high, and the response goo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e popularized and replicated.

pre-hospital emergency; follow-up

·全科医疗和社区护理·

R459.7

A

1006-1533(2015)18-0007-02

201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