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枝

【摘要】 目的 探讨适应性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根据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适应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依从性、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疲乏状态[Piper疲乏修订量表(the revised-Piper fatigue scale,RPFS)评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依从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干预后,2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提升,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RPFS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开展适应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其自护能力,并减轻疲乏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尿毒症;血液透析;适应性护理干预;自护能力;疲乏状态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14-0146-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5

尿毒症多指慢性肾脏病晚期阶段(4期—5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衰竭发病率达到1.7%,近年来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针对尿毒症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清除患者体内无法代谢的毒性物质与终末产物,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替代患者肾脏功能以及保护残余肾功能。血液透析治疗是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2],但患者需要长期且规律地接受费用昂贵的治疗,加上患者本身疾病负担、对疾病的负面态度,在治疗期间容易产生抵抗、担忧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治疗中断,引发不良预后[3]。因此,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尤为重要。适应性护理干预基于人不同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情感将人格划分为9种,并根据每种人格特点提供优选护理服务[4]。本研究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适应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8~65岁,平均(40.12±2.17)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7.02±3.54)个月。实验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0~66岁,平均(40.36±2.54)岁;病程7个月~3年,平均(17.30±3.47)个月。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1)符合《尿毒症透析和肾移植治疗指南》[5]对尿毒症的诊断标准;(2)符合血液透析治疗指征且自愿接受治疗;(3)透析时间>3个月;(4)意识清醒且交流无障碍。

排除标准:(1)伴感染性及免疫类疾病;(2)患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3)预计生存期<6个月;(4)有精神及认知障碍;(5)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6)资料不全。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每次血液透析时间,每次透析前采集患者血压、心率等基本信息,在透析期间巡查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透析完成后叮嘱相关注意事项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适应性护理干预。(1)评估人格。成立护理小组,成员为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

1名、责任护士2名。小组成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专业培训,掌握海伦·帕尔默9种人格测定问卷的使用方法。在患者入院24 h内,通过情景问答引导患者完成心理倾向自我体验,指导患者填写海伦·帕尔默9种人格测定问卷,明确患者所属人格。(2)制定护理方案。根据患者所属人格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动态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修正方案。(3)实施护理。完美型,此类患者追求完美道德规范且原则性较强,过于关注自身,易出现焦虑、担忧等情绪;责任护士需及时掌握患者实际需求并合理满足,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仔细完成护理操作,为患者讲解血液透析原理、作用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保持平和心态。助人型,此类患者特别重视其他人感受且十分热心;责任护士需充分理解并支持患者,为患者热心创造机会,满足患者对他人关爱的内心需求。自我型,此类患者多愁善感且悲观;责任护士需要注意沟通方式,经常与之沟通谈心,给予心理疏导和同伴教育,鼓励并引导患者宣泄内心不快,充分释放消极情绪。成就型,此类患者好胜心较强,工于心计;责任护士需充分发挥其自信、积极的优点,使患者对透析治疗与生活保持希望与信心。思考型,此类患者探知欲较强且学识渊博;责任护士需为患者提供尿毒症、血液透析等相关专业书籍,满足其探知欲。欢乐型,此类患者只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缺少对病情的重视和危机感,依从性较差;责任护士需积极提供正念减压,鼓励患者主动且积极地接受治疗,讲解血液透析对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忠诚型,此类患者小心谨慎,警惕性高,常会因质疑治疗与护理细节而产生苦恼情绪;责任护士需要充分接纳和理解患者,从专业角度及时且准确回答诊疗过程中患者存在的疑惑,给予安全感。领袖型,此类患者通常自我意识较强,对治疗及护理方案有自身想法,常因为自身观点与医护人员产生争论、对立;责任护士需先维护患者自尊,之后一对一从专业角度出发与患者探讨并讲解相关知识,使患者信服。平和型,此类患者对于治疗无立场;责任护士需鼓励家属共同参与决策,掌握家庭情况,提供合理的教育干预,增强家属的问题解决能力,共同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

(1)治疗依从性。根据院内自制的依从性问卷评价治疗依从性。主动且正确按照医嘱服药、饮食及复查为完全依从,需要叮嘱后才能正确按照医嘱服药、饮食及复查为部分依从,多次叮嘱后仍然未按照医嘱服药、饮食及复查为不依从。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2)自护能力。分别在干预前(入院时)、干预后(干预1个月)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6]评定自护能力。量表主要从自护责任感(8个条目,0~32分)、健康知识水平(17个条目,0~68分)、自我概念(6个条目,0~24分)、自我护理技能(12个条目,0~48分)4个方面进行评估,评分与自护能力呈正相关。(3)疲乏状态。于干预前后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7]评定疲乏状态。量表包含感觉疲乏、情绪疲乏、行为疲乏、认知疲乏4个维度,每个维度0~10分,评分越低疲乏状态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

实验组治疗依从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自护能力

干预前,2组ESC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有提升,且实验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2.3 疲乏状态

干预前,2组RPFS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RPFS各维度评分均有下降,且实验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3 讨论

发生尿毒症后,患者肾脏已无法发挥正常功能,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难以代谢毒性物质与终末产物,导致大量代谢毒性物质与终末产物潴留在体内,需要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否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8]。血液透析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能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多数患者对血液透析不太了解、自护能力较差,长期透析易使患者产生消极态度,出现疲乏状态,影响治疗进展[9]。如何提升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改善其疲乏状态、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热点之一。

常规护理干预集中于对疾病本身的护理,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效果不理想。适应性护理干预通过细化人格分型,明确患者内心最真实且根本的渴求,能够及时了解并解决患者当前存在的困境,从而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1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依从性、干预后ESCA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适应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其自护能力。适应性护理干预通过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保障了护理质量,在护理实施前对患者进行9种人格分型,通过分析患者的人格特点,从患者实际心理需求入手,为患者提供具备适应性的护理方案[11]。本研究还发现,干预后实验组R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适应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疲乏状态。在护理过程中,责任护士为完美型患者讲解相关知识,提升自身护理技术,能有效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为助人型患者创造助人机会,提升患者学习能力;为思考型患者提供专业书籍,可增强其自护能力;为欢乐型患者讲解血液透析对提高生存质量的积极作用,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对领袖型患者进行一对一讲解,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避免患者与医护人员产生冲突;对自我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同伴教育,可有效消除其内心不良情绪,减轻疲乏程度;对欢乐型患者开展正念减压,鼓励患者主动接受治疗,使患者正视疾病,能够促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态度[12];给予忠诚型患者安全感,解决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能够加强患者自信心;对平和型患者进行家属联合教育,能够共同缓解患者内心不安情绪,提高患者健康意识,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疲乏状态。

综上所述,适应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其自护能力,并减轻疲乏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娜,张兆永,魏义,等.徐州地区社区老年人慢性肾脏病流行现况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2,33(5):148-150.

[2] 陈露,刘昌华.尿毒症中大分子毒素及其相关症状血透清除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21,40(24):193-198.

[3] 张杰兰,赖先婷,余兆兰,等.恐惧疾病进展和抑郁在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与生活质量中的链式中介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9):29-32,36.

[4] 朱小红,应雪,程清连.适应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疲乏状况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1,32(1):105-108.

[5] 巢志复.尿毒症透析和肾移植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5-76.

[6] REN Q L,LIAN M L,LIU Y,et al.Effects of a transtheoretical model-based WeChat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on self-anagement among hemodialysis patients:a longitudinal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study[J].J Adv Nurs,2019,75(12):3354-3365.

[7] 王小凤,赵珊珊,庄津津.一点二源理论导向的适应性护理对尿毒症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24):102-106.

[8] 招玉艳,程卓琼,李小利.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腹膜透析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32):4528-4532.

[9] YUAN L,YUAN H T,FENG Q C,et al.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quality of life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a protocol fo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Medicine,2021,100(12):e24942.

[10] 齐福,刘荣.基于人格分型导向的“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策略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374-376.

[11] 王小珍,臧晶晶,王淑荣.正念干预结合亲情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2):50-53.

[12] 杨秀玲,张婉金.递进式目标护理联合营养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营养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0):187-189.

(编辑:徐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