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徐水区张丰学校 解东秀

语文学科有重要的人文教育功能,要想发挥它的这一功能优势,就要把语文课上得生动一些、生活气息浓一些。为此,情境教学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更决定了使用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理解能力不足,这使得他们的学习方法较为单一——以机械记忆、模枋为主,这更让学习显得枯燥。因而,制造关注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是小学老师的必备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引导直接关乎课堂讲授的有效性。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或将学生导入情境,是非常适宜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在现实中常被窄化理解

有很多教师对情境教学的概念认识模糊,没有很好地理解情境教学的内涵,更缺乏系统研究,对情境教学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理解过于片面、狭隘,单纯认为情境教学仅仅是带学生一起做游戏、给学生讲个小故事,或者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图片、播放一些音乐等等。更有甚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或者认为在童话故事中的“分角色表演”就是情境教学的全部,其他题材的文章,如说明文、诗歌等一概不使用。这些形而上的观点、做法让情境教学的价值和效果大打折扣。在这种窄化认识下,学生渐渐失去了对情境的兴趣,教师也失去了制造情境的动力,情境成为应付性的课堂装饰“花边”。

二、如何让情境教学充满魅力

1.教师要会“说戏”。

拍电影时,为了让演员状态、情绪到位,导演要给演员说戏——让演员明白背景、人物心理,以及此种情境下角色的表情、语言、肢体动作应该是什么样的。情境教学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何让课本中作者表达出的感情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触动,成为每一名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桥梁”,教师要具备“说戏”的能力。

一是教师要把作者表达的感情充分理解、体悟后转化为自己情感的一部分,比如强烈的爱国情怀、无私奉献的意愿等。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赞同课本中传递的情感、态度、精神,才能将此传递给学生,也就是说感动别人的前提是感动自己。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课文,走进作者、走进时代背景、走进人物的心理世界。二是教师要通过肢体语言、神情来配合讲解,将作者表达的感情传递给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每一篇文本表达的感情各不相同,有对高尚精神的讴歌,有对贪婪自私的蔑视,有对弱者的同情怜悯,等等。学生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后,会更加投入、自信地学习,他们的状态对教师是一种反激,从而使课堂达到一种情绪充盈的状态。如《她是我的朋友》中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同伴的生命。虽然在献血的时候他误认为自己会死,但为了她能活下来,他仍然坚持献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语言复现心理的方式,展示他献血时的复杂心情。可以鼓励学生以个性化的联想、表达,复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表达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这样,学生对阮恒无私奉献精神的理解会更深刻,更认同他的行为,从而产生真切的钦敬之情。

2.运用表演促进情感体验。

在小说、寓言、童话等体裁的文章讲解中,在理解文本的情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通过参与、观看表演体验情感,同时活跃课堂氛围。比如在《小木偶的故事》一文中,分组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理解只拥有一种表情——“笑”的小木偶在遭受冤枉、误解、怀疑时复杂的心情,以及小女巫出现后赋予了他所有的表情后他拥有的那种真正的快乐。通过表演,学生就能够较为深刻地体悟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生活中会遇到各种事,会产生各种心情,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角色表演不仅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续写故事”环节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亲临其境。

创设情境是为了触动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有更强烈的情感体验。为此,情境的逼真性就较为重要。如今,信息技术发达,运用多媒体可以很方便地将声音、图画展现给学生,组合出许多场景。但有些感受,非亲临其境而不能有。比如,对自然景物、自然环境的感受。多媒体呈现的画面、声响再逼真,也无法具有真正的大自然的生动与灵性。因此,在有必要的时候,不妨把学生由室内带至室外。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自由地呼吸、视听、呼喊,从而获得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如《秋天的雨》在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在讲授《秋天的雨》前,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立秋之后的天气变化,布置观察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时间观察周围动物、植物的变化。如果恰逢秋雨落下,天公作美,正是学生亲近大自然的好时机。教师不妨带领学生走到秋雨中,闻一闻秋雨的味道,感受秋雨带给大地的生机,这对学生理解文章诗意化的语言具有很好的助“消化”作用。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收集各种类型的树叶拼一幅秋天的画,再写一写自己眼中的秋天,体会秋天的美好,这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设计情境时,一定要做到从文本出发,最后回归到文本,切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引路人,结合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提升其核心素养,引导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