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 王占明

一所学校,其教育水平到底如何,日常教育内容都有点啥,在这次疫情中,纷纷现出真相。

同样是居家学习,有些学校的学生非常自律,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与上学时的作息没什么两样,对于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学习形式适应较快,也没有产生过多焦躁情绪。可有些学校的学生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尽管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喊破了嗓子”,依旧我行我素,学习、生活全无章法。

对即将到来的中考、高考,有些学校较为淡定,每天按部就班地推进各项备考工作,学生也心平气和,“享受”着这份特有的居家备考生活。可有些学校对自己的学生横竖不放心,左一个指令右一个指令,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学生加码课业,学生无所适从,心烦意乱。

疫情像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人性的百态,也照出了学校教育的真实面目。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疫时收获什么样的“果实”,源于此前播下了什么样的“种子”和平时进行了什么样的培育、管理。

很多学校口口声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可在实际工作中却时时处处以分数为中心,只要能够得高分,怎么来都行。虽然主管部门禁止统一排名,但很多学校内部都会认真做好统计,把这些一目了然的数据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至于学生爱不爱劳动、守不守规矩、会不会学习、行为习惯如何,这些不能直接带来“效益”的东西,就是次要列项了。于是,搞得学生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没有精力思考人生,没有机会认识自我,甚至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式——每一分钟学什么都已被规定好了。他们已经不是独立自主的生命体,而是处在“高分流水线”上的加工对象。学校的教育工作已经严重走形,教学异变为“榨取”学生,学习成为“苦役”。

疫情还让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现了原形。

某地为争创以智慧教育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地,先后投入大量人、财、物力搞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硬件体系已经非常完备,软件支持也在逐渐完善,但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课程建设却始终没什么进展。结果,疫时需要空中课堂上阵时,那些高大尚的东西被证明都中看不中用。

原因很简单,信息技术是工具、手段,如果脱离学科课程去搞教育信息化,即便水平再高、成果再多,也会成为舍本逐末的花架子。

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屡有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出现?因为面子工程看得见、容易抓、见效快,能够在短期内做出显着“成绩”,进而换来奖励和荣誉。而内容方面的工作,不仅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徒劳无功。如果吃螃蟹的代价太大,勇于去吃的人必然就少。

或许,我们应该感谢这次疫情,它让我们更明确了学校教育的方向。学校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习惯、品格、精神为根本目的。只有在培育核心素养上下功夫,才能促使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才能为提高考试成绩提供更坚实的保障,才能使他们在面对任何不利局面时都能迎难而上,力争更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