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姜蓉蓉 通讯员 郝培君

“教育就是一种影响、就是一种唤醒,就是一种激励,就是一种帮助。”“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争做八种人,健全学生人格。”“让教育改变人生。”……这是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董羊城反复表达的教育理念。

他如此说,也一直如此做。在一次次勤奋务实、引领示范的校本培训和践行中,董羊城用热情点燃教师梦想,用挚爱照亮学生心灵,用执着追寻教育梦想,为学校高质量发展领航。

勤字当头 彰显教育情怀

多年来,无惧风雨寒暑,董羊城坚持每天6:50前到校,径直到卫生区指导并参与各班卫生扫除、到主席台示范并带动全校阳光运动、到教学楼逐层转班……他深入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关心“早计划晚反思”的落实情况,关注学生从“在学”到“真学”再到“深学”的学习成长状况……

七年级(1)班的郑佳昕曾在周记中分享过董羊城在早读时对自己的指导:

早读时,我正在预习“解方程”这一章的内容,手边放着草稿纸,没有察觉董校长已走到我身边。他俯下身,看了一会儿,然后小声、亲切地与我交流:“孩子,学习方程这个概念和解方程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我一时之间有些语塞。看我有些迟疑,董校长和蔼地说:“不着急回答,先要想明白这个问题。学习任何一个知识点,一定要明确它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价值,这样才能更好地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隔了两天,董羊城在转班中又走到这个学生身边。一番询问交谈后,他觉得学生的理解还是没有到位,又进一步启迪阐释,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知识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日常的全校教师听课活动,董羊城也坚持参与其中,随堂听课、评课。在一次全体七年级数学老师的听课活动结束后,董羊城随即提出针对性建议:“不能浅显地讲解课本单节的知识,要有大局观,应从本节在整个初中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出发,从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出发,设计好一节课。”

除了因公外出开会学习,他每个早晨都要爬6层楼,转遍楼内所有班级了解学情;白天挤时间听“推门课”和教师研磨教学,参加学科组备课,推进深度教学;中午走进食堂,提醒孩子们注意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放学时提醒孩子们靠右行,注意安全……几近花甲的他每天忍着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腿部疼痛,在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操场、学生食堂来回奔波,躬身笃行。

创设氛围 引领教师成长

一所学校,唯有教师好,学生才好;师生好,学校就好。董羊城坚信,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一张名片,是学校发展力的第一资源,更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董羊城的带领下,学校始终坚持建设高境界、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有力地保障了学校教育的优质发展。

名师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坊相继创办,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保证梯队完整;开展“最美教师”“每周一师”评选,举办“让党性为师德铸魂”“我为党旗添光彩”等活动,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每两年举行一次的“金钥匙”颁奖盛典,更是被称作是二十八中的年度精神赞歌,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至高褒奖。通过选树榜样、表彰先进等种种措施,董羊城意在营造积极向上、敢为人先的教师成长、学习氛围。

此外,在他的倡议下,学校创设让研究“可见”的良好氛围,坚持以校本研究为基石,以师本研究为主体,以常态研究为途径,以可见的真实问题为焦点,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为目标。通过架构和利用有效集体备课、教师发展日主题研讨课、同课异构、考后分析会、中高考专题系列研究、班主任教育思想研讨会、教育教学沙龙等针对教学实际的研修平台,实现研究落地,推动教师教研能力的真发展。

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细致入微的精准指导使得学校教师群体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高级教师为龙头、中青年教师为主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优秀教师队伍。

以生为本 健全学生人格

在董羊城看来,教育是涵养完整人的过程,教育的最终使命就是使人成长为完整的人,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健全人格。办教育绝对不能功利化,绝不能只为所谓的“好学生”而教,要面向全体学生;绝不能只为眼前而教,要为孩子们的未来而教。于是,他提出了“争做八种人,健全学生人格”的育人目标——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做一个有信心的人、做一个有追求的人、做一个勤学的人、做一个有利于他人的人、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

因此,由董羊城牵头、组织制订了《十八个好学习习惯》《学生成长“规矩与秩序”》《学生28条教养》《五个文明习惯》等有关学生健康成长的各方面行为规范,在日常行为习惯中健全学生人格,使之成为学生自觉、自律的美好品质。每周升旗仪式推出“每周一星”“时代英雄”,用身边榜样引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文化建设,在润物无声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国家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人格健全的方向。

以生为本、健全学生人格的理念也深深扎根在学校教师的心中。沈虹瑜老师的班上有个学生叫小欧(化名),因轻度先天脑瘫,他非常依赖妈妈,升入初中后极度不适应。于是,沈老师和小欧约定:每天面对面谈心,每天送一句鼓励,每晚打一个电话,和孩子沟通当天回家后的情况。如此坚持,换来小欧的飞速进步与成长。孙育红老师多年来通过家访、沟通本、书信、电话、微信等方式与一届届学生、家长交流。孙老师与家长的书信交流已达600多封,与学生的书信交流近800封,和家长沟通电话1万余次,送学生生日祝福短信1000多条……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董羊城始终奋战在教育一线,思考着、践行着如何把学校办得更好、把教育做得更真、把人培养得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