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小康 阮建伟 孔劲松 陈 滔 郑 鑫

克氏针张力带联合T形钢板治疗移位肩峰骨折

宫小康阮建伟★孔劲松陈滔郑鑫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联合T形钢板治疗移位肩峰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联合T形锁定接骨板治疗移位的肩峰骨折9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9例患者随访8~14个月,平均10个月,均获骨折愈合,无内固定物失效﹑延迟愈合﹑不愈合,ASES评分78~98分,平均90.6分,其中优7例﹑良1例,优良率88.9%。结论 克氏针张力带联合T形钢板治疗移位肩峰骨折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训练﹑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克氏针张力带 T形钢板 肩峰骨折

肩峰骨折常合并肩胛骨其他部位骨折,单纯的肩峰骨折临床少见,多见于直接暴力[1],其手术指征仍存在争议。Cole等[2]提出的手术指征为:伴有疼痛症状的骨不连,≥1cm的移位,肩关节悬吊复合体损伤,合并其他具备手术指征的肩胛骨骨折。目前的内固定方法有克氏针、克氏针张力带、螺钉、微型钢板等,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作者自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应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联合T形钢板治疗肩峰骨折,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例,男5例,女4例;年龄28~56岁,平均41岁。左侧6例、右侧3例,均为直接暴力损伤。术前悬吊制动,发生骨折至手术时间为5~9d,平均7d。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及临床检查确诊的移位>1cm的成年人肩峰骨折(见图1A)。(2)损伤前无肩关节疼痛、功能受限。(3)性别不限。排除标准:(1)伴严重恶性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严重心、肝、肺、肾等系统疾病。(2)陈旧性骨折(伤后>3周)。(3)合并同侧肩胛骨其他部位骨折、锁骨骨折、肩袖损伤等其他肩关节损伤。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侧卧位,以骨折端为中心从肩峰外侧缘沿肩胛岗走形做弧形切口,注意保护三角肌附着点,显露骨折断端,铺巾钳复位,首先插入克氏针,使用钢丝作张力带加压固定,然后选择T形锁定钢板稍加塑形后放置于肩峰及肩胛冈上方作保护钢板,从肩峰后缘探查确认螺钉未穿透肩峰下表面(见图1B)。

1.3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4h预防感染;在康复科医生指导下术后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3周后开始主动活动,每个月复查X线片,根据骨痂生长情况决定负重训练时间。

1.4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采用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包括疼痛(50%)和生活功能(50%)两部分,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肩关节功能越好。疼痛量表采用VAS 方式评价,生活功能量表概括了10个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项目。

图1 移位肩峰骨折术前术后X线片

2 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1min(50~74min),平均出血量34ml(20~45ml),出血量均<50ml。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8~1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肺栓塞、内植物固定失败、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再发骨折等并发症。每个月复查X线或CT,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2个月(4~6个月),6个月时ASES评分74~98分,平均92.6分,其中优7例、良1例,优良率88.9%。

3 讨论

肩峰骨折约占肩胛骨骨折的8%[3,4],大部分肩峰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保守治疗可以获得良好效果[3]。移位的肩峰骨折由于三角肌的牵拉、断端有分离倾向,可能引起疼痛性骨不连及肩关节功能障碍[5],还会累及肩峰下间隙,继发肩峰下撞击甚至肩袖损伤[6],多提倡手术治疗,但究竟何种程度的移位是手术指征目前仍无定论[7]。

现有的内固定方式包括克氏针、克式针张力带、螺钉、微型钢板等。单纯的克氏针或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费用低、术中稳定性较好,尤其加用张力带钢丝可以实现对骨折端的加压,但由于三角肌牵拉力量大、尤其当骨折线位于肩峰中部或基底部时力臂长,使三角肌的力矩过大,术后容易发生克氏针弯曲、移位或松动,使得内固定失效、骨折再次移位。亦有学者使用空心螺钉跨骨折线固定,但王兆杰等通过解剖测量统计发现国人的肩峰远端平均厚度仅为8.67mm[8],且肩峰的形状并非完全平行,尤其是III型肩峰呈钩状,普通的空心拉力螺钉难以置入,哈勃钉直径3mm可以置入,但哈勃钉最长仅28mm,同时肩峰为松质骨结构,哈勃钉不能提供足够的把持力。近年来钢板螺钉系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甚至有国外学者使用肩峰解剖钢板的成功经验[7],但松质骨结构的肩峰厚度不足以提供螺钉足够的把持力,而且肩峰骨折多为简单骨折、其形状不规则使得钉板系统不能对骨折端进行加压。上述几种内固定方式均需要术后肩关节长时间的制动,影响最终的功能。

作者联合应用克氏针张力带和T形钢板,首先通过克氏针和张力带钢丝实现对骨折端的加压固定,然后将T形锁定钢板作为保护钢板使用、对抗三角肌等的拉力。术后允许早期活动,明显降低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本组中1例患者因自行长期制动且未随访导致肩关节僵硬,6个月时效果评定为“差”,经过后期康复训练及拆除内固定时手法松解后改善。

1 peter A. Cole, Erich M. Gauger, Lisa K. Schroder, BS. Management of Scapular.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2012,20(3):130~141.

2 Cole PA, Gauger EM, Schroder LK. Management of Scapular Fractures. J Am Acad Orthop Surg, 2013,20:130~141.

3 Anavian J, Wijdicks CA, Schroder LK, et al. Surgery for scapula process fractures: good outcome in 26 patients. Acta Orthop, 2009,80:344~350.

5 McGahan JP, Rab GT, Dublin A. Fractures of the scapula. J Trauma,1980,20:880~883.

4 Gorczyca JT, Davis RT, Hartford JM, et al. 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after displacement of a previously nondisplaced acromial fracture in a multiply injured patient: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J Orthop Trauma, 2001,15:369~373.

6 邓盼,李强,申屠刚,等.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肩峰骨折的临床研究.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75~76.

7 Mohammed I. Almzayyen, Alex C. Lesiak, Michael P. Morwood, et 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Acromion Fractures Using a Precontoured Distal Clavicle Plate: A Technical Trick. J Techniques in Shoulder & Elbow Surgery, 2013,14(4) :88~91.

8 王兆杰,裴福兴,安荣泽.经喙突和肩峰行肩关节外固定术的应用解剖.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3):185.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