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丽 林红 朱健*

目前,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放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给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带来较大程度的损伤。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鼻咽癌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可影响患者的进食、言语、睡眠及营养状况等,严重者可导致治疗中断,影响总体治疗效果。近两年来,本院放疗科使用康复新液防治鼻咽癌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浙江省台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96 例。(1)纳入标准:均经组织病理确诊为非角化性癌,KPS 评分>70 分,无肝脏、肺部、骨骼等远处转移,放疗前口腔检查黏膜完整,无龋齿等牙龈疾病。(2)排除标准:有其他口腔黏膜或齿龈疾病;放疗后复发或存在远处转移;合并严重的心、肺、肾、血液系统疾病;存在严重感染;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康复新液过敏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新液的早期应用组和后期应用组,每组各48 例。早期应用组,男30 例,女18 例,年龄22~78 岁;后期应用组,男26 例,女22 例,年龄28~80 岁;全组中位年龄48 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疾病分期、放疗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特征比较[n(%)]

1.2 治疗方法 所有鼻咽癌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放疗技术为图像引导下调强放疗,放射治疗剂量为70 Gy/33F,并给予顺铂针100 mg/m2,分3 天应用,3 周1次。(1)早期应用组:于放疗的第1 天开始使用康复新液(国药准字:Z15020805,规格:100 mL,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三餐后含漱,10 mL/次,至少3 min/次,至放疗结束。(2)后期应用组:于放疗第1 天开始使用生理盐水三餐后含漱,10 mL/次,至少3 min/次,放疗2 周后(放疗累积剂量达到21.2 Gy)改用康复新液漱口,至放疗结束。

1.3 观察指标 于放疗第4 周(放疗累积剂量达到42.4 Gy/20 F)的上午8 时至10 时观察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情况,应用美国放射治疗学组急性放射损伤的分级标准[1]进行评价:0 级,无变化;Ⅰ级,充血/可有轻度疼痛,无需使用止痛药;Ⅱ级,片状口腔黏膜炎症,或有炎性血清(或血液)分泌物/或有中度疼痛,需使用止痛药;Ⅲ级,融合的口腔纤维性黏膜炎症/可伴重度疼痛,需使用麻醉药;Ⅳ级,口腔溃疡、出血、坏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早晚反应差别采用等级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放疗第4 周(放疗累积剂量达到42.4 Gy/20 F),康复新液早期应用组患者口腔黏膜的损伤程度轻于后期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具体不良反应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急性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目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损伤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是由放射线照射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损伤所致。直接损伤,主要指放射线照射后对口腔黏膜造成的损伤,局部黏膜壁血管肿胀,供血减少,从而导致糜烂、溃疡及出血的情况发生[2]。间接损伤,是指放疗期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的细菌、真菌滋生,同时由于直接损伤的作用导致口腔黏膜自洁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口腔黏膜炎的反应程度[3]。临床上常使用的黏膜保护剂包括糖皮质激素、抗微生物漱口液(氯己定含漱液等)、细胞保护剂(氨磷汀等)、生物反应调节剂(集落刺激因子等)、中医药制剂(金银花、甘草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口腔黏膜炎的反应分级及疼痛程度[4]。康复新液是一种中医药类制剂,从美洲大蠊干燥虫中提取,含多元醇类、黏糖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能够促进组织和毛细血管新生,加速溃疡黏膜的愈合,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其中的黏糖氨酸还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可通过与多种氨酸肽类、多元醇等的相互作用,增加巨噬细胞活性,激活淋巴细胞,促进血清溶菌酶生成[5]。

2016 年,笔者科室团队分析了68 例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发现与对照组(维生素B12 10 mg+利多卡因5 mL+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250 mL)比较,放疗第3 周开始使用康复新液组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及口腔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6]。周学海等[7]研究发现,使用康复新液后患者口腔黏膜3 级以上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漱口液组(庆大霉素+5%碳酸氢钠)。胡凌洁等[8]研究发现,放疗累积剂量达31.5 Gy 时,观察组(康复新液)口腔粘膜损伤以1 级反应为主,而对照组(饮用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以2、3 级反应为主;当放疗累积剂量达67.5 Gy 时,观察组以1、2 级粘膜反应为主,对照组以3、4 级反应为主。朱能萍等[9]研究提示,康复新液组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维生素B6+利多卡因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的口腔黏膜反应在放疗1~3 周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放疗第4~7 周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项研究表明,康复新液能够减轻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降低其损伤等级,延缓发生时间,从而减轻口腔疼痛的严重程度[10-14],可见康复新液防治口腔黏膜炎的作用较为肯定。但是在放疗初期、放疗剂量相对较低及口腔黏膜反应相对较轻时使用康复新液的效用尚不明确。

本研究的绝大部分鼻咽癌患者,无论是康复新液早期应用组还是后期应用组,在放疗2 周时(累积放疗剂量达到21.2 Gy)仅表现为1 级的口腔黏膜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在放疗4 周(累积放疗剂量达到42.4Gy/20F)时,早期应用组口腔黏膜的损伤以1、2 级反应为主,后期应用组以2、3 级反应为主,早期应用组的反应轻于后期应用组。考虑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放疗本身相关。一般情况下,放疗10 次以后才会造成唾液腺的破坏[5],放疗10 次以内的表现主要以局部组织充血改变为主,无明显黏膜破损表现。所以,放疗10 次以内应用康复新液显示不出其优势。随着放疗时间的延长,口腔黏膜反应进一步加重,出现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患者表现为进食减少甚至不能进食,进而导致营养缺乏、水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相关症状,机体免疫力下降,进一步加重口腔黏膜炎,前期应用康复新液的前提下,可能已对局部的口腔黏膜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康复新液中的黏糖氨酸也可起到一定的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2)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尚有局限性,与随机对照研究相比,证据的强度可能相对较弱;(3)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后续通过扩大人群,组间差异可能会有统计学意义;(4)患者均接受同步化疗,化疗亦会加重局部的口腔黏膜炎[15],而个体对化疗的耐受性不同,化疗反应也存在差异,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又会导致口腔黏膜反应严重程度的差异。

综上所述,康复新液能够预防口腔黏膜损伤,促进黏膜修复,减轻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早期应用具有预防及减轻反应的作用,同时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