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晨旭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ittory cell angioma,LCA)为仅发生于脾脏的良性血管瘤,起源于脾红髓的窦岸细胞,较为罕见,最初由FALK等[1]于1991年发现并提出,迄今为止以个例报道居多,总结其相关影像学表现的文献较少,作者回顾性分析了7例本院经病理证实的LCA的CT资料,分析其CT动态增强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CT表现的认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2011年10月至2019年8月7例经病理证实的LCA病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54岁;5例为常规体检发现“脾占位”,1例因胆囊炎就诊后发现“脾占位”,1例因脾功能亢进就诊,后者伴胆囊小结石,脾肿大,所有病例均无相关家族史。

1.2 检查方法 采用SOMATOM Definition AS CT 64排和SOMATOM Emotion CT 16排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患者检查前服用水800 mL,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脾下缘水平,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500 mA,层厚及层间距0.5 cm,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碘海醇100 mL(300 mgI/mL),用高压注射器以3 mL/s团注,行三期增强扫描,分别延迟25 s(动脉期),60~65 s(静脉期)及120 s(延迟期)。由2名工作多年的副主任医师及1名医师共同读片。观察LCA的大小、数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及强化方式等特征,并结合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 7个病例中,5例为多发病灶,CT平扫可见脾脏多发结节状低或稍低密度影,边界显示欠清,直径0.2~2 cm,不均匀弥漫分布,病灶内密度尚均匀,未见钙化和出血,增强后动脉期病灶与周围脾组织差异增大,显示更加清晰,病灶呈边缘或中心斑点状强化,部分较大病灶为多个小结节融合而成,静脉期病灶进一步填充,部分病灶与正常脾组织分界欠清,强化程度接近脾实质,延迟期部分较小病灶完全充填(图1)。其余2例为单发病灶,一例病灶大小约3.4 cm×3.5 cm,CT平扫病灶密度略低于脾脏,接近正常脾组织密度,难以区分,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边界清晰,静脉期强化减退,密度稍高于脾脏,延迟期强化程度继续减退,密度与脾脏几乎相同,难以区分,病灶前方可见扭曲动脉(图2)。另一例病灶大小约3.2 cm×3.3 cm,CT平扫密度低于正常脾组织,边界清,内部密度欠均匀,动态增强病灶呈渐进性强化并且强化欠均匀,各期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脾组织(图3)。

图1 女性,63岁,CT平扫(1A)见脾脏多发结节状低或稍低密度影,边界显示欠清,大小从点状至直径数厘米不等,不均匀弥漫分布,增强后动脉期(1B)病灶与周围脾组织差异增大,显示更加清晰,病灶呈边缘或中心斑点状强化,部分较大病灶为多个小结节融合而成,门静脉期及平衡期病灶进一步填充(1C、1D),部分病灶与正常脾组织分界欠清,强化程度接近脾实质

图2 男性,19岁,CT平扫(2A)见脾脏内类圆形稍低密度影,接近正常脾组织密度,难以区分,动脉期(2B)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边界清晰,静脉期(2C)强化减退,密度稍高于脾脏,平衡期(2D)强化程度继续减退,密度与脾脏几乎相同

图3 女性,69岁,CT平扫(3A)见脾脏内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清,内部密度欠均匀,动脉期(3B)病灶呈渐进性强化并且强化欠均匀,各期(3B-D)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脾组织

2.2 病理表现 脾脏组织慢性淤血性改变,局部呈腔隙样结构,内衬窦岸样细胞,腔内见较多组织样细胞(图4)。免疫组化结果:CD31(+),CD34(-),CD68(+),S-100(-),EMA(-),Ki67(+,约5%),P53(-)。考虑LCA。

图4 病理见局部呈腔隙样结构,内衬窦岸样细胞,腔内见较多组织样细胞

3 讨论

LCA较为少见,常为个案报道,为仅发生在脾脏的良性血管性肿瘤,病因不详,本组的7例病例,男女数量相近,与既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2]。ANTÓN-P等[3]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此病老年患者多见。本组病例中,除1例患者年龄为19岁外,其余患者年龄均>50岁。国内蹇新梅等[4]的研究报道中,多数患者未见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见脾肿大。本组的7例患者5例为体检发现,1例因胆囊炎后就诊发现,1例患者因脾亢、脾肿大就诊发现,与上述报道相仿。

3.1 LCA的CT影像表现 CT检查能显示病灶的数量、形态、大小、钙化等,通过增强检查,可进一步明确病灶的供血状况。LCA的影像学表现为脾脏内单发或者多发结节,多数病例为多发,单发少见,与本研究比例相仿。多发病灶的平扫CT表现为脾脏内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低密度或稍低密度影,边界欠清,分布欠均匀,部分患者脾脏可见增大,增强后动脉期可见结节周边强化,结节内部不强化[5],部分结节可融合成一枚较大结节灶,此期相内,虽然大部分结节仍保持低密度,然而由于脾脏动脉期呈花斑样强化,故使得部分结节边缘显示欠清晰;静脉期结节可见渐进性强化,强化趋势较缓慢,病灶密度仍低于脾脏密度,此期相内,脾脏强化较均匀,病灶显示较为明显,故有学者认为,静脉期是研究病灶数量的最佳期相[6];平衡期则可见结节继续充填,部分结节密度接近或等于脾脏,可结节数量减少。本组多发病灶的CT表现较为一致,而单发病灶的CT表现则有所差异,本组的1例单发病灶CT表现为脾脏内一枚类圆形稍低密度病灶,边界尚清,内部密度不均匀,局部呈结节样低密度,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强化特点与多发病例相似,病灶内部低密度区未见强化,病理结果为肿瘤内部的陈旧性出血,国外文献罕见相关报道[7]。本组另1例病灶的CT表现则为平扫时脾脏内类圆形稍低密度病灶,内部密度均匀,部分层面与正常脾实质难以区分,动脉期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病灶密度明显高于脾脏,静脉期强化逐渐减退,但病灶强化程度仍略高于脾脏,至延迟期病灶密度与脾脏相仿,其术后镜下病理切片所见的血管分布及位置,表现出了血管融合的现象及趋势(图5),故推测此差异可能为病灶内具有较为丰富的相互吻合的血管,导致病灶的动脉期强化程度高于脾脏实质,其相似病例亦有文献报道[8]。

图5 病理可见相对更为丰富的厚壁血管成分,且部分管腔(白箭)位置关系有融合、相通趋势

3.2 鉴别诊断 LCA的CT鉴别可分为多发病灶的鉴别与单发病灶的鉴别。(1)当为多发病灶时,需与淋巴瘤及转移瘤进行鉴别。脾脏淋巴瘤常伴有腹部不适、受压及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常见血常规、血沉、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异常[9]; 转移瘤患者多有原发肿瘤病史,CT增强扫描常表现为环状强化,但无渐进性强化的特点,并且有典型的“牛眼征”。(2)当为单发病灶时,需要进行鉴别的有血管瘤、血管肉瘤及脾硬化性血管瘤结节样转化等。脾脏的血管瘤体积较小,部分血管瘤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边缘结节状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可见向心性充填。血管肉瘤为恶性肿瘤,病变进展较快,病灶体积较大,CT上通常显示边界欠清,病灶内部可见出血坏死,肝内可见转移,增强扫描可见延迟期强化强于脾实质。脾硬化性血管瘤结节样转化:CT可见脾脏内类圆形或分叶状病灶,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后可见病灶呈典型辐轮状强化[10]。

综上所述,LCA作为脾脏的一类良性肿瘤,较为罕见,中老年患者多见,常无明显临床症状,CT影像上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当CT影像表现不典型时,需要根据临床资料并结合其他检查如MRI及超声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高LCA的术前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