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辉

一、不安全注射是目前HCV感染的主要途径

2011年11月,安徽省涡阳县等发生聚集性慢性丙肝病毒(HCV)感染,经初步调查,此次感染可能与不安全注射有关。近年来,我国曾发生了多起因不安全注射和血液透析等引起的HCV感染突发事件。

过去,丙肝主要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但自1993年我国实施对献血员进行丙肝抗体 (抗 -HCV)筛查以后,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我国丙肝主要经不安全注射方式传播,如共用不洁注射器静脉内注射毒品等,在某些地区,经静脉内注射毒品的丙肝传播率高达60%~90%。

此外,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重复使用的血透装置,接受有创操作、共用剃须刀、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可引起HCV传播。

与HCV感染者性交,可感染HCV。如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 (如艾滋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则感染HCV危险率更高。

HCV的母婴传播发生率相对较低,传播危险约为5%~10%,但如果合并感染艾滋病病毒,则感染HCV的危险率可上升至20%。

因此,我国丙肝高危人群包括:有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史者(1993年前);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牙科器械,接受内镜检查、有创操作、针刺和血液透析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有文身、文眉、穿耳环孔史者;与丙肝患者共用过剃须刀、牙刷者;男男同性恋人群;性工作者;性病患者和器官移植患者等。

二、丙肝诊断率与治疗率均较低与对丙肝的认知度低有关

丙肝呈世界性分布,是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感染率约为3%,全球估计约1.7亿人感染HCV,每年新发丙肝患者约3.5万例。据我国2006年调查,一般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

但高危人群的抗-HCV流行率较高,最高可达90%。因此,如将高危人群中HCV感染者计算在内,我国约有1000万例丙肝患者。但是,2010年我国丙肝报告发病人数约16万例,远低于估算的1000万例,提示丙肝的诊断率和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率均较低。这与多数丙肝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以及公众和医务人员对丙肝的认知度较低有关。

三、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使慢性丙肝治愈率>70%

感染HCV后,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可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症状,也可伴低热或黄疸等。病程在6个月内为急性丙肝,病程超过6个月为慢性丙肝。丙肝慢性化率极高,为50%~85%;肝硬化发生率一般为10%~15%;HCV相关的肝细胞癌发生率在感染30年后约为每年1%~3%。

丙肝实验室诊断包括检测血清中抗-HCV和HCV RNA。在感染早期,一般仅 HCV RNA阳性,抗-HCV为阴性。随着疾病进展,抗-HCV和HCV RNA均可阳性。如经多次检测,仅血清抗-HCV阳性,而HCV RNA为阴性,说明丙肝已康复,不必治疗。但如HCV RNA阳性,无论肝功能是否正常,均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大部分丙肝患者是可治愈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因此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有效率一般在70%以上。

2011年5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正式批准两种口服抗病毒药物[特拉泼维(telaprevir)和博赛泼维(baceprevir)],进一步提高了丙肝抗病毒治疗疗效,并缩短了疗程。

四、预防HCV感染的主要措施

虽然HCV感染尚无预防性疫苗,但丙肝是可以预防的。

对于公众,预防丙肝需要注意以下几项:①不要随便接受输血;② 到正规医院求诊;③ 不要注射毒品;④不共用易引起传染的器具,如牙刷、剃须刀等;⑤到正规医疗场所去洗牙、拔牙、镶牙、美容、修脚、文身等;⑥到有营业执照的理发店理发;⑦ 洁身自好,规范性行为;⑧ 与HCV阳性者发生性接触时应使用安全套;⑨有丙肝高危因素者应定期监测。

对于医务人员,需要规范日常医疗操作,预防HCV医源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