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雷 罗 娟 高 凯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1620

健康预期寿命(Health Expectancy Life, HEL)是综合衡量人群寿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已被许多发达国家推广使用[1]。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不良生活方式、慢性疾病等都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威胁。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水平,已成为关注的焦点[2]。本文利用2014、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上海市≥60岁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群的健康预期寿命,分析上海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为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2014、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中≥60岁老年人样本资料,抽取上海市这两年符合条件的样本量分别为828个和688个,全国两年的本样本量分别为10049人和8758人。利用该调查数据库中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状况等数据信息,分别计算自理健康预期寿命和自评健康预期寿命[3]。

1.2 研究方法

测算健康预期寿命指标中,自理健康预期寿命(self-care health life),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s)作为自理健康状态评价标准;自评健康预期寿命(self-assessment health life),以问卷中“感觉自己健康状况”问题作为评价标准识别自评健康状态。基于精算理论基础,采用国际通用的健康多状态生命表法,测算上述2个健康预期寿命指标[4]。

1.3 统计学方法

基于2014、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编制上海和全国老年人不同性别、年龄自理健康和自评健康的寿命表。利用多状态生命表法,测算≥60岁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5]。

2 结果

2.1 上海市老年人的自评健康预期寿命

测算结果,上海60岁年龄组预期寿命为24.72岁,其中男性23.78岁,女性25.65岁。60岁年龄组自评健康预期寿命17.08岁,其中男性16.04岁,女性18.11岁,均高于同期全国人均自评健康预期寿命的12.01岁。自评健康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略小于同期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女性均高于男性。自评健康期望寿命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女性各年龄组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均高于男性,但男性健康预期寿命占预期寿命比重高于女性。自评健康预期寿命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70岁老年人群体自评健康预期寿命折损速度逐渐加快。见表1。

表1 上海市老年人自评健康预期寿命

2.2 上海市老年人的自理健康预期寿命

上海60岁年龄组自理健康预期寿命为17.46岁,其中男性16.34岁,女性18.58岁,各年龄组女性自理健康预期寿命均高于男性,但男性自理健康预期寿命占预期寿命比重高于同期女性。随年龄的增长,自理健康预期寿命折损速度大于预期寿命。见表2。

基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s),选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中该量表自理能力的六项指标,将自理能力分为健康(自理)、不健康(不能自理)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理健康预期随年龄增长不断减小,且女性自理健康预期寿命减小速度大于男性。

表2 上海市老年人自理健康预期寿命

2.3 上海市老年人与全国人口健康预期寿命比较

全国≥60岁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随年龄增长显着减少,男性健康预期寿命减少速度大于女性,即同年龄段男性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略小于女性。见表3。

将上海市老年人与全国老年人(女性)健康预期寿命比较,≥65岁的老年人,自理健康预期寿命两者之间差距远小于同期预期寿命之间的差距。70岁、75岁年龄组上海市和全国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差异均小于其他年龄段的差异。

2.4 沪、宁两市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比较

与南京市居民健康预期寿命研究结果相比(见图1)[6],上海居民自理健康预期寿命高于南京居民自理健康预期寿命,沪宁两地女性自理健康预期寿命差距大于男性,上海市居民自理健康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更明显。南京市居民自评健康预期寿命高于上海市居民。虽然存在自评健康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但两地同性别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差距较小[7]。

表3 全国不同性别、年龄组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

图1 沪宁两地居民健康预期寿命比较(60-岁)

3 讨论

3.1 健康预期寿命占比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

健康预期寿命占预期寿命比重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说明老年人预期寿命中健康时长呈快速减少。高龄老年人的预期寿命中,女性生活难以自理或自理困难的生存时间在预期寿命中占比更大,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女性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虽长于男性,但老年女性自理、自评不健康的生存时长占预期寿命比例大于男性,生命质量相对低于男性。男、女预期寿命内生命质量的差距小于预期寿命的差距,健康预期寿命的延长速度低于预期寿命的增长速度,这与有些研究结果相似[8]。

3.2 自评、自理健康预期寿命存在差异

将追踪调查数据库中“自觉当前身体健康状况”作测算自评健康预期寿命的指标,操作简单便捷、经济实用。通过自理能力量表(ADLs)中的六项指标,识别自理健康状况,对个体自理能力的识别准确,自理健康预期寿命的测量结果较为真实。选择不同的自理能力判别方法,因指标体系有差异,自理健康预期寿命的测量结果也存在差异[9]。测算结果,自评健康预期寿命低于自理健康预期寿命。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判断低于自身实际健康状态,如果自身健康状况下降,主观自评自身健康可能更严重。因此,自评与自理健康预期寿命存在认知和实际的差距。受老年人自理状态、带病状态或日常活动能力受限状态的影响,自评结果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自评健康状态。但可以通过改善健康状况,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生命质量[10]。

3.3 健康预期寿命指标的应用价值

上海市≥60上老年人各健康状态指标预期寿命均高于同期全国水平,低龄、女性老年人预期寿命优势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小。健康预期寿命的指标监测涉及到人口基础信息和健康相关信息,应充分挖掘现有调查数据中采集到的人群健康相关数据,重视自评健康预期寿命、自理健康预期寿命指标的实际意义,结合人口健康综合调查和评价情况,逐步探索该指标纵向时点数据和横向人群数据的研究,深入分析不同时期、人群等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11]。

健康预期寿命作为衡量人群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之一,应扩大到公共卫生等领域中的研究。完善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监测指标体系,推动人群健康状况综合评价的研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