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生

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较少出现急性心肌梗死(AMI);但之后的尸检研究显示,较多的ICM患者仍是死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引起的猝死及泵衰竭[1]。这也为在ICM患者中使用抗血小板、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内皮细胞在受到炎症刺激时能释放微颗粒,使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外周血循环hsCRP水平的升高能见于包括冠脉疾病在内的多种病理状态,能反映内皮功能受损及不良的临床预后[2]。目前,稳定内皮细胞降低hsCRP被认为是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靶点[3]。

本研究拟在ICM规范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酮,观察益心酮对ICM患者hsCRP水平的影响,探讨益心酮对ICM可能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5月—2012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ICM患者90例,男62例,女28例,年龄43岁~80(63岁±9岁)。ICM诊断标准:①有明确的冠心病证据,心绞痛、心肌梗死,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有一支或一支以上血管狭窄≥50%。②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0 mm。③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纽约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④排除冠心病合并重度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缺损、室壁瘤及心律失常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其他病因导致的大心脏及心力衰竭患者。入选标准:LVEF<45%、心功能Ⅲ级、Ⅳ级ICM患者。排除标准:已诊断明确的慢性炎症、血管炎、有其他部位活动感染、乙型肝炎、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脑卒中、肾衰、肺部疾病及预期寿命小于半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43岁~80(62岁±9岁),冠脉支架置入23例,高血压27例,糖尿病16例;有家族史13例;吸烟16例。治疗组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43岁~79岁(64岁±8岁);冠状动脉支架置入22例;高血压30例,糖尿病15例;有家族史8例;吸烟15例。两组在既往他汀类药物,ACEI/ARB、β受体阻断药、螺内酯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研究前2个月均未使用中成药,对照组采用规范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规范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酮(山西省恒山中药有限责任公司,2片,3次/日)。两组规范西医治疗方法相同,如无禁忌症所有患者均使用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美托洛尔及螺内酯,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至最大耐受剂量,依那普利引起咳嗽者改用缬沙坦胶囊;根据患者情况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地高辛、利尿剂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等药物;患者治疗的目标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静息目标心率(60~80)次/min,在未达标之前,每2周调整一次药物剂量。随访期半年,记录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随访期间,两组治疗各失访2例。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研究对象于初始及结束时行血脂、hsCRP、肝肾功能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脂、肝肾功能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血清hsCRP采用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心脏彩超检测采用HPsonos2500超声心动图仪,控头频率(2.5~3.5)MHz。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协方差分析,将各个基线值作为协变量。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Pearson Chi-Square检验方法。

2 结 果

2.1 研究开始时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血脂、hsCRP、肝肾功能、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性别、家族史、药物、冠脉支架使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心脏彩超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s)

组别 n 总胆固醇mmol/L三酰甘油mmol/L LDL-C mmol/L hsCRP mg/L血清肌酐μmol/L ALT U/L对照组 43 4.85±0.21 1.78±0.82 2.81±0.53 7.33±1.80 76.10±22.72 30.05±6.10治疗组 43 4.92±1.11 1.63±0.71 2.72±1.03 8.20±2.41 76.40±23.78 30.17±4.72注:两组各项比较,P>0.05。

2.2 两组随访期间药物使用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随访期间药物使用情况比较±s) 例(%)

表3 两组随访期间药物使用情况比较±s) 例(%)

组别 n 益心酮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美托洛尔 依那普利 缬沙坦 左旋氨氯地平单硝酸异山梨酯 螺内酯 地高辛 利尿剂对照组 43 0 40(93) 38(88) 27(63) 39(91) 28(65) 13(30) 17(40) 17(40) 42(98) 13(30) 30(70)治疗组 43 43(100) 39(91) 39(91) 28(66) 38(88) 26(60) 15(35) 18(42) 16(37) 43(100) 12(28) 31(72)注:两组各项比较,P>0.05。

2.3 研究结束时两组血脂、hsCRP、肝肾功能比较 研究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两组血清胆固醇、LDL-C、ALT及血清肌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

表4 研究结束时两组血脂、hsCRP、Cr及ALT比较±s)

表4 研究结束时两组血脂、hsCRP、Cr及ALT比较±s)

组别 n 总胆固醇(mmol/L) LDL-C(mmol/L) hsCRP(mg/L) 血清肌酐(μmol/L) ALT(U/L)对照组 43 4.52±0.52 2.62±0.38 6.67±3.32 95.37±30.12 31.17±6.13治疗组 43 4.37±0.39 2.53±0.71 3.43±1.811) 94.04±31.16 32.13±5.92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4 两组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随访期间,对照组有3例患者因脑血管意外及1例患者因心功能恶化住院治疗,胃肠道症状2例,皮疹1例,乏力1例,神经系统症状2例。治疗组有1例患者因心功能恶化住院治疗,胃肠道症状4例,皮疹1例,乏力1例,神经系统症状4例。随访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hs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在炎症开始数小时CRP就升高,48 h即可达峰值,随着病变消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CRP恢复至正常水平。益心酮为山楂叶提取物,山楂叶是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里红的叶,山楂叶提取物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是总黄酮,山楂叶总黄酮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提高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自由基损伤,防止脂质过氧化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4]。

表2 两组心脏彩超结果±s)

表2 两组心脏彩超结果±s)

组别 n 左心房内径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mm)右心室内径mm LVEF%E m/s A m/s E/A对照组 43 36.92±2.54 59.53±5.03 22.31±2.82 33.71±4.21 0.53±0.07 0.51±0.12 1.05±0.15治疗组 43 37.20±2.51 59.18±4.82 22.48±2.37 33.12±4.43 0.54±0.06 0.55±0.13 1.02±0.14注:E为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为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两组各项比较,P>0.05。

本研究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能更大幅度降低ICM患者体内炎症水平。人内皮细胞的凋亡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与CRP水平相关,并可能引起与亚临床炎症相关的心血管风险的增加。随访期间两组血清ALT、肌酐、出血及胃肠道等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提示益心酮没有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在规范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酮,可能降低ICM患者血清氧化应激、炎症水平,并可能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1] Kjekshus J,Apetrei E,Barrios V,et al.Rosuvastatin in older patients with systolic heart failure[J].N Engl J Med,2007,357:2248-2261.

[2] Hill JM,Zalos G,Halcox JP,et al.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vascular function,and cardiovascular risk[J].N Engl J Med,2003,348:593-600.

[3] Schmidt-Lucke C,Rossig L,Fichtlscherer S,et al.Reduced number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predicts future cardiovascular events:Proof of concept for the clinical importance of endogenous vascular repair[J].Circulation,2005,111:2981-2987.

[4] Hahn SM,Sullivan FJ,Deluca AM,et al.Evaluation of tempol radioprotection in a murine tumor mode[J].Free Radic Biol Med,1997,22(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