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疗效及对PAL、NDS评分的影响

刘建业,王爱新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水平(PAL)、神经功能评分(NDS)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ICD病人14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病人配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指标及PAL、NDS。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7%)明显高于对照组(8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P=0.02);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ICD病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酯能够显着提升临床疗效,降低血脂标志物及PAL、NDS。

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节苷酯;缺血性脑血管病;血小板聚集水平;神经功能评分;血脂

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是一类脑缺血性疾病的统称,通常是脑血管由于异物阻碍血供或者血液运行缓慢引起的脑血管缺血,导致血液不足以运输足够的氧气,进而引起脑部缺氧状态,造成脑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根据缺血的部位及程度的不同,主要症状的表现有一定的差异性,常表现为头晕、恶心等中枢神经症状,严重时甚至引起昏迷,是一类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急重病[1]。该病的病因常由血液形态改变引起,如高血压引起的血液高压状态,糖尿病导致的血液高浓度状态,外伤或其他疾病导致的脂肪栓塞阻滞血液运行,或是血液成分改变引起的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原因[2]。此类疾病的常规疗法有抗血小板凝聚、溶栓、抗凝等,这些治疗方案在预防和治疗ICD的脑部血液循环问题上已有较丰富的经验,但脑部的缺血状态在极短时间内就会对脑部神经造成严重的损害,常在ICD基础疾病治疗后仍存有偏瘫、失语等症状[3],且恢复治疗时间长,进程艰难,因此在ICD的治疗中加入神经保护剂已成为当前治疗的重要措施,不仅能改善脑循环,同时对促进脑部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积极的影响。研究发现[4],血小板黏附、凝集是引起血栓的重要原因,血小板黏附、凝集以及血液的高脂状态,两者都是形成动脉硬化斑块的不利因素,斑块发生在脑血管时常引起动脉管道变窄,减少血流灌溉,常引起ICD;神经功能评分(NDS)为专科医生对病人各项相关情况进行综合评分,是判断病人神经功能的重要措施[5]。因此血小板聚集水平(PAL)与NDS是判断ICD的重要评价指标。本研究观察神经节苷酯治疗老年ICD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PAL、NDS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ICD病人14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诊断学》[6]中关于ICD的诊断标准,并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年龄在60岁以上,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③具有神经系统损伤症状;④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药物禁忌者;②有脑出血或合并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③免疫系统、严重脏器损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者;④精神障碍病人;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治疗方法不耐受者;⑥治疗后随访资料不全或拒绝随访病人。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男41例,女30例;年龄62岁~84岁(71.2岁±3.4岁);其中急性脑血栓19例,脑梗死12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观察组男45例,女26例;年龄60岁~81岁(69.1岁±4.5岁);其中急性脑血栓18例,脑梗死12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给予ICD常规治疗: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控制血压及血糖,阿司匹林肠溶片(北京曙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11021614)每次40 mg~280 mg,1次/日,以及其他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病人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LD,吉林英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93540)100 mg 加入250 mL0.9% NaCl 溶液中静脉输注,每日1 次。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所有病人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病人两份5.0 mL外周静脉血,静置10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查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AL,试剂盒由亿盛生物制药公司提供,所有步骤均严格参考操作说明书进行。NDS评分共包括35项检查,主要通过专科医生对病人进行专业体格检查,根据异常情况进行打分,每项检查结果由轻到重分为0分~4分这5个等级,结合各项检查进行综合评分。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两组病人治疗前后PAL、DNS评分等各项指标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7]。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除,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显效:症状、体征得到明显好转,患肢肢体能力有明显恢复;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患肢肌力有所恢复;无效:肢体功能完全没有好转迹象。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7%、80.2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5,P= 0.02)。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TC、TG及LDL-C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人TC、TG以及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TC、TG以及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TG及LDL-C比较(±s) mmol/L

2.3 两组治疗前后PAL、NDS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人PAL和N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PA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AL、NDS比较(±s)

3 讨 论

脑血管主要由前循环、后循环两个循环组成,两者通过威利环形成脑部整体血供,血液分别主要来自于颈动脉、椎动脉,脑血管所需血供占心输出量的15%,其需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8],对于占体重2%的脑来说,是极大的需求。但由于脑组织本身不能产生能量,因此脑对氧的依赖性非常大,当脑血流量减少时,极容易引发缺氧,对脑组织及脑部神经产生极大的损害。而脑动脉血管的形态有着细、长、弯曲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脑血管不易排出由血液带来的栓子,易发生栓塞,再加上动脉壁较薄,弹力层较少,脑血管几乎没有波动,这在防止动脉搏动影响脑功能的同时,也给脑动脉血管增加了破裂的可能性[9]。因此,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居首位。

ICD的形成常见原因是血管管壁病变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尤其是血液凝集形成斑块所引起的脑血管阻塞,导致相对应的供应区脑组织缺少血流灌溉,继而由于缺少营养物质而出现脑组织坏死,造成程度不同的脑损害[10]。临床表现根据脑缺血的部位及轻重的差异有不同的反映,轻者仅自觉言语蹇涩、失眠、情绪不稳,较重者会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共济运动失调,甚至出现脑痴呆、昏迷、休克,如抢救不及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因此,当发生ICD时,及时、积极的有效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脑部位置的特异性也决定了ICD除了一般拯救病人生命的措施外,治疗后还存在神经功能损坏的问题,易残留程度不同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共济运动失调等[11],这些都对病人预后的日常活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鉴于此,在ICD的主要治疗方案不仅需要诊治病灶部位,促进受损神经恢复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临床治疗中,除控制病人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之外,主要以抗血小板凝集类药物如阿司匹林为主,该类药物能有效抑制血小板凝集,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经典用药,但易引起过敏反应,副作用明显,可能引起全身系统的溶血、出血,对胃黏膜造成伤害,出现胃溃疡、胃出血等后果,且不能缓解由于脑组织缺血带来的神经损害[12]。

本研究中,观察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增加使用了GLD,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37%)明显高于对照组(80.28%),GLD是人体自身存在的物质,因此人体对其吸收能力良好,能够直接进入病人神经细胞,修复神经缺损,恢复神经功能,增强神经系统的代谢功能,除此之外,还兼有调节脑部血流循环的功能,在预防和治疗脑血栓方面有正面影响,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的黏附、凝集有着密切联系,PAL主要反映病灶的血液循环状态,因此检测血小板的凝集状态在观察ICD的治疗疗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评价作用[13]。NDS评分是由专科医生对病人进行各项专业体格检查,结合各项检查进行综合评分,旨在观察病人的神经功能。本研究中也显示,观察组在增加使用神经节苷酯后,观察组病人PA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N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就ICD的病因来看,血液的高浓度状态是一项重要因素,更容易引起血液流速减慢,在血管内沉积,进而引起血栓,阻滞血流运行,形成脑缺血的状态[14]。本研究中还探究了病人的血脂状况,结果表明,在增加神经节苷酯治疗后,观察组TC、TG以及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加用神经节苷酯能控制高血脂状态,从而进一步控制高血脂对血管内壁的损伤,从血液和神经两个方面同时治疗ICD[15]。

综上所述,神经节苷酯注射液治疗老年ICD病人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小板凝聚水平,进一步抗血栓形成,有利于受损神经功能再形成。

[1] Markaki I,Franzén I,Talani C,et al.Long-term survival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acute inflammatory stroke study,a hospital-based cohort described by TOAST and ASCO[J].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3,35(3):213-219.

[2] 桂心,谢小红,黄晓霞,等.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及神经功能学评分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9):1771-1773.

[3] Kern R,Nagayama M,Toyoda K,et al.Comparison of the European and Japanes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schemic stroke[J].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3,35(35):402-418.

[4] 邹蓉,刘朝霞,曲晓宁,等.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19(7):850-853.

[5] Ariga T.The pathogenic role of ganglioside metabolism in Alzheimer’s disease-cholinergic neuron-specific gangliosides and neurogenesis[J].Molecular Neurobiology,2016,54(1):623-638.

[6] Jansen O,Macho JM,Killer-Oberpfalzer M,et al.Neurothromb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results from the TREVO study[J].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3,36(3):218-225.

[7] 闫文翠,于力.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对老年脑血管事件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4,30(9):794-795.

[8] Simão F,Matté A,Breier AC,et al.Resveratrol prevents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induced decrease in lipid content.[J].Neurological Research,2013,35(1):59-64.

[9] 顾群.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25(12):1079-1081.

[10] Park KY,Chung PW,Yong BK,et al.Serum vitamin D status as a predictor of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5,40(1-2):73-80.

[11] Timlin H,Petri M.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d strok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Lupus,2013,22(12):1251-1258.

[12] 王锦华,陈强,汪东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2(10):2179-2181.

[13] Navarro G,Borrotoescuela DO,Fuxe K,et al.Potential of caveolae in the therapy of cardiovascular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s[J].Frontiers in Physiology,2014,5:370-377.

[14] 陈军.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2):62-64.

[15] Sergeeva EG,Bola M,Wagner S,et al.Repetitive transcorne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 reduces brain idling state after long-term vision loss[J].Brain Stimulation,2015,8(6):1065-1073.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 053000),E-mail:yichangcms@163.com

信息:刘建业,王爱新.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疗效及对PAL、NDS评分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9):2492-2494.

R743 R259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19.040

1672-1349(2017)19-2492-03

2017-02-12)

(本文编辑 郭怀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