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除缺乏雌激素、血脂异常、身体组成改变等因素之外,身体活动不足和心肺功能较差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1]。国外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提高身体活动量可预防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降低日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2]。与绝经前女性或同龄男性比较,绝经后女性有氧耐力明显降低,运动时血管内皮扩张反应与功能性抗交感反应下降,使血管在运动时扩张能力较差、血流与含氧量降低,导致运动能力下降[3]。绝经后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病人越来越多,故需深入了解女性心血管疾病的产生原因,并以专业知识增进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产生的社会负担。本研究探讨绝经后女性日常运动量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绝经后女性增加身体活动量与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妇科、心血管、干部病房及门诊收治的绝经后女性病人。纳入标准:年龄>60岁;年龄<60岁,停经1年后抽血检验雌激素和卵泡雌激素确诊;同意接受访问。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疾病、甲状腺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及其他成瘾性疾病;既往心血管疾病。剔除不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最终共401例纳入研究,年龄48岁~63岁(56.2岁±3.7岁),绝经时间1年~11年(5.2年±1.7年)。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 记录纳入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体重、腰围及体重指数(BMI),同时测量记录血压值。

1.2.2 生化检查 记录纳入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等。

1.2.3 问卷调查 设计相关问卷,内容包括研究期限内是否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研究对象的日常活动量,包含运动习惯、每周运动次数及每次持续运动时间。调查以电话随访为主,辅以门诊随访、住院随访,访问间歇期通常为2个月。对已失联的研究对象,主要通过登记的亲属联系人、社区相关负责人及当地派出所,了解失联受访者现状并进行记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式(Cox 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 model)分析比较不同日常活动条件下,不同日常活动量研究对象的MACE风险及95%置信区间(95%CI)。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2.2 日常身体活动量与MACE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控制相关变量后,对日常身体活动量高、中、低3组研究对象进行Cox正比例风险模式分析,日常身体活动量的高、中、低分别定义为每周活动次数>5次,每次≥30 min;每周活动次数3次~5次,每次≥30 min及每周活动次数<3次,模式1为控制性别及年龄,以身体活动低量组为控制组,结果发现身体活动中量组及身体活动高量组风险比(adjusted hazard ratios,aHR=0.39、0.64)皆显着低于身体活动低量组(aHR=1.00),95%CI分别为[0.47,0.86]和[0.29,0.54](P<0.001)。模式2为控制健康生活习惯、个人健康状况,以身体活动低量组为控制组,结果显示身体活动高量组显着低于身体活动低量组aHR=0.60,95%CI[0.43,0.85],身体活动中量组aHR=0.81,95% CI[0.59,1.12](P=0.014)。

3 讨 论

国外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支持身体活动针对女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效果。一般心血管事件包含: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与心导管球囊扩张术、由冠心病导致死亡等。有研究结果显示,绝经后荷尔蒙补充疗法介入活动问卷分数较低的绝经后女性,至少一条冠状动脉超过50%狭窄者比例,明显高于活动问卷分数较高女性[4-6]。有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女性,每周行走距离活动量(≥898 kcal)与每周身体活动量较大(≥1 907 kcal)的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低于较低身体活动量女性[7-9]。增加身体活动量或维持每周高身体活动量(≥1 500 kcal)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低于维持低活动量者,这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表1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

关于日常身体活动量反应关系,目前相关文献不多[10]。Muntner等[11-13]比较3种不同运动训练量:每周4 kcal/kg、8 kcal/kg、12 kcal/kg能量消耗,分别代表减少50%、正常与增加50%临床指引的运动建议量,结果发现肥胖的绝经后高血压女性,运动剂量与最大摄氧量及最大运动量呈正相关,与控制组相比分别增加4.2%、6.0%、8.2%的最大摄氧量,即使运动训练量较临床指引的建议量减少50%,其最大摄氧量改善较控制组明显,然而剂量反应关系未出现血压与体重参数的改善。有学者比较不同强度的身体活动量对颈动脉硬度的影响,以超声影像学对颈动脉进行检查,结果发现12周中度与剧烈强度身体活动皆可明显降低颈动脉硬化程度,且两者改善程度相似,然而降低绝经后女性的体重与BMI,只有剧烈强度身体活动训练产生明显效果,研究中所使用的中度身体活动定义为65岁以下强度4 代谢当量(METs)~6 METs,剧烈身体活动为6 METs以上;65岁以上以3 METs~5 METs为中度身体活动,5 METs以上为剧烈身体活动[14],上述研究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符合。

绝经后女性若身体活动量较少或心肺功能较差,均增加绝经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显示增加身体活动量与改善最大摄氧量可减少相关危险因子,改善心血管健康,作为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参考。绝经后女性的日常运动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有关,也可作为日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或死亡的预测指标,运动能力较佳,未来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较低。绝经后女性积极调整生活状态与采取适当的运动训练,可降低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