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宇锋,朱宏旭,郭云飞

目前,冠状动脉狭窄的非药物治疗中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已占据主导作用,相比单纯球囊扩张及裸支架植入而发生的血管再狭窄比例明显降低。但由于血管直径在2.2 mm以下的病变支架常常无法有效干预,临床给予单纯球囊扩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常规处理应用切割球囊对小血管内膜组织进行扩张,即刻效果满意,但随着血管内膜修复与增生,小血管的再狭窄率居高不下[1-3]。本研究旨在观察血管直径为2.0~2.2 mm、病变长度<22 mm的小血管非药物治疗时,应用药物球囊联合切割球囊行介入干预的即刻效果和随访1年后的血管再狭窄发生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21年10月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就诊于我院的病人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入选标准:①胸痛持续30 min以内,可缓解;②心肌坏死标志物均阴性;③心电图未见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④冠状动脉造影提示血管内狭窄大于80%;⑤需干预的血管直径为2.0~2.2 mm,病变长度<22 mm。

1.2 方法 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联合组对血管内狭窄病变进行同等直径的切割球囊充分扩张后,再给予药物球囊对该病变行1 min有效贴合,促进药物充分浸入病变内。常规组常规使用同等直径的切割球囊对血管内狭窄的病变行有效扩张后结束手术。观察和比较两组在手术即刻效果,随访1年,比较两组再次冠状动脉造影时血管内再次狭窄>50%的比例。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病变部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手术即刻效果及预后比较 两组手术即刻的残余狭窄均小于10%,随访1年,联合组与常规组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时血管内再次狭窄>50%的比例分别为3.8%(1/25)、26.5%(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0,P=0.020)。

3 讨 论

我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快速发展已近40年,随着球囊、支架制作工艺的不断推陈出新及抗血小板药物的更新换代,当前发生介入后再狭窄比例已降至整体介入数量的4%以下。而针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因引起病人顽固性心绞痛,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仍需要介入干预。因小血管内腔小,血管增生重,介入干预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居高不下[4-6]。国内外一系列研究显示,切割球囊联合药物球囊对小血管病变介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优于其他介入方式[7-10]。本研究发现,药物球囊联合切割球囊对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介入干预后的即刻效果佳,随访1年后再次发生血管内狭窄>50%的风险也明显降低。

本研究通过临床对比,在小血管的狭窄病变给予介入干预时,药物球囊联合切割球囊的配合治疗,即刻效果与单纯切割球囊扩张无差别,但随访1年后的血管内再次发生狭窄>50%的比例明显降低。药物球囊因采用紫杉醇涂层,其具有高亲脂性、强抗增殖作用及化学性质稳定,可有效减少炎性细胞对动脉粥样斑块的浸润,同时抑制血管内膜及平滑肌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在血管远期修复过程中,可有效抑制发生在病变血管内的再次狭窄[11]。此技术表明药物球囊联合切割球囊治疗小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明显,对血管内膜损伤小,远期发生血管内再次狭窄的风险明显降低。

药物球囊联合切割球囊应用于冠状动脉小血管狭窄的治疗中,因血管内腔本身小,支架植入困难,而切割球囊将狭窄病变规整切开,有效避免内膜无序撕裂,同时药物球囊将紫杉醇等抑制细胞增殖的药物有效与病变贴合,促进药物被血管内膜组织细胞吸收,有效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等,降低了小血管病变再次发生狭窄的风险[12-13]。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药物球囊与切割球囊的国产化,材料持续更新及介入术者的操作技术不断提高,此项技术在介入临床工作中对小血管病变使用比例明显增多[14-16]。总之,此项技术因药物球囊与切割球囊的有效配合,避免普通球囊对小血管狭窄病变的不规则扩张,帮助术者将紫杉醇等药物充分浸润在切开的斑块中,有效减少内膜夹层及内膜增生过度再次发生的内腔狭窄,值得在介入临床工作和实践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