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逸澜 冉军 胡国炯 鹿守欣 赵亦超 祁奇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上海 201619)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常见的脑功能缺损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生存者中致残率约80%,复发率约41%[1]。脑卒中后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及生活质量[2]。步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下肢功能性活动受限的典型代表,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踝关节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足下垂、足内翻。足下垂问题会影响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相关临床研究正逐渐深入[3]。针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康复手段,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4]包括针灸治疗、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FES等)、踝足矫形器(AFO)[5]、肌内效贴[6]等。

肌内效贴布贴扎(kinesio taping,KT),或称肌内效贴、弹性运动贴布贴扎[7],以其弹性特征区别于以往的白贴等贴布。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中的功能矫正贴扎技术在各类曲面关节中常用,踝背屈的功能矫正贴法操作简易、安全性高,虽缺乏相关循证依据[8],但在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治疗中可尝试应用。

本研究观察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行功能参数的即时改善效果,通过评估踝关节贴扎前后患者步行功能变化,为肌内效贴在神经康复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于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住院康复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段(如30~40岁、41~50岁等为配对条件,以此类推)及脑卒中类型配对,采用Stata 13.0软件分层生成随机数字号(seed=2017),随机分为实验组(肌内效贴功能性贴扎)和对照组(不贴肌内效贴)。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s)

表1 患者一般资料(±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年龄(岁)52.15±12.75 50.55±10.89 BMI(kg/m2)24.17±2.60 24.39±2.70病程(月)7.25±3.24 8.60±2.31患侧(左/右,例)19/11 13/17性别(男/女,例)20/10 18/12脑卒中类型(脑梗死/脑出血,例)15/15 18/12

1.2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①年龄30~70岁之间(含);②性别不限;③通过MRI检查或颅脑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且符合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9];④病程3~12个月;⑤具备步行功能,可无辅助行走50米;⑥存在患侧足下垂,MAS(Modified Ashworth Scale,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Ⅱ[10],无明显挛缩。

排除标准:①不能坚持本治疗方案或在接受其他治疗方法者,不适宜进行本治疗方案者;②脑卒中的原发病情有波动进展;③肌内效贴过敏者或骨骼和肌肉急性损伤者;④存在严重的未得到良好控制的重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尿毒症等;⑤认知障碍,MMSE(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11]低于27分。

脱落标准:因过敏、治疗相关事件不能完成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干预方案

两组患者均进行同质化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含主被动关节活动、肌肉牵伸、肌力训练、功能性活动训练)、步行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选择开展平地行走、上下台阶、上下斜坡、越障训练或实景训练)及针对足下垂问题的物理因子治疗[12](入组患者均具备步行功能,物理因子治疗选用生物反馈疗法)。

对实验组患者使用肌内效贴施行踝关节足下垂功能矫正贴扎[13]:肌内效贴材料使用宁波市元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通用型产品,产品注册号为浙行械备20140048,规格为5 cm×5 m,颜色为肉色,裁剪成5 cm×20 cm的一条I形贴布,采取足背屈摆位,两端不施加拉力,先行贴扎于小腿前中部及足背中部,此时贴布中间段悬空,随后在踝逐渐跖屈的活动过程中施加拉力使中段贴敷牢靠,拉力采用相对自身最大拉伸长度的75%[14]。所有贴扎治疗均由同一名有资质的治疗师完成。对照组患者不行贴扎治疗。

1.3.2 检测指标

实验组患者的步行功能于贴扎前、贴扎后即刻各评估一次,实验组的贴扎干预随机选择上午或下午实施。对照组患者的步行功能评估2次,同一患者的两次评估于同一天内分上、下午进行。步行功能评价指标包括 10米步行测试(ten-meter walking test,10MWT)(用于评定步行速度。在治疗大厅地面定标,令患者以最快速度行走,记录完成10米步行所需的时间[15])及步态跑台分析系统测试(包括跨步长、患侧支撑相及摆动相百分比[16,17])。各项评估均由具备资质的一名治疗师完成,实施评估者盲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性别、患侧、患病类型使用卡方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分析,组内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期间两组共60例患者,对照组(因患者主动放弃第二次评估)脱落1例,治疗期间无严重过敏或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2.1 1010MWTMWT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评估的10MW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二次评估的10MWT时间缩短(P<0.05)。实验组二次评估与一次评估相比10MWT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二次评估与一次评估相比10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10MWT结果比较(s)

2.2 跨步长测试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评估的跨步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二次评估的跨步长增加(P<0.05)。实验组二次评估与一次评估相比跨步长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二次评估与一次评估相比跨步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跨步长结果比较(cm)

2.3 患侧支撑相、摆动相测试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评估的患侧支撑相、摆动相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二次评估的支撑相百分比增加(P<0.05),摆动相百分比降低(P<0.05)。实验组二次评估与一次评估相比支撑相百分比明显增加,摆动相百分比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二次评估与一次评估相比支撑相、摆动相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患侧支撑相、摆动相百分比结果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后足下垂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不仅导致患足畸形、影响美观,而且对患者的站立、步行、平衡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脑卒中后,患者由于腓骨长短肌、胫骨前肌无力和(或)小腿三头肌痉挛,导致摆动相踝背屈不充分或受限,为了完成足廓清运动,从而出现患侧下肢外展外旋、足偏角增加等异常表现。加之患侧下肢负重减少、支撑相缩短、重心偏向健侧,出现步行速度减慢、跨步长减小、患侧摆动相延长等步态异常表现。

临床研究指出,肌内效贴可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辅助运动功能康复训练[18]。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功能矫正贴扎技术起到了增加感觉输入、矫正足踝位置、促进踝背屈的作用[19]。近些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肌内效贴可以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辅助运动功能康复训练[20-23];可调整筋膜,使肌肉功能正常化,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关节稳定性[24]。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使用肌内效贴后,10米步行时间明显缩短,并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贾党培等的研究相似[25]。步态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贴扎干预后跨步长,患侧支撑相、摆动相百分比均有改善。这提示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使用肌内效贴可以增加跨步长、缩短患侧下肢摆动相、延长患侧下肢支撑相,继而增加步行稳定性。

踝关节的肌内效贴应用可通过贴布的弹性作用机制,改善踝背屈功能受限。有研究指出[26],踝关节贴扎的作用机制中,与踝关节机械稳定性增加相吻合的是踝关节运动范围减少以及踝周韧带本体感觉功能改善。在平衡维持机制的运动控制策略中,首先启动的通常为踝策略,故踝关节运动功能对下肢整体影响较大。踝关节本体感觉与平衡、步态关联紧密[27],对于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康复至关重要。肌内效贴通过对踝周韧带本体感觉感受器的感觉输入,使踝关节屈伸主动关节活动度改善,整体姿势控制趋于稳定。相关研究证实[28],踝关节贴扎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姿势控制,进而提高平衡、步态等功能性活动能力。

肌内效贴的功能矫正贴扎技术操作过程中,需对贴布施加较大拉力,可产生类似于矫形器的作用,应用于踝关节,可促进步行及平衡功能改善[29]。翟亮凯等研究指出[30],使用AFO有利于脑卒中患者保持正常姿势,在训练中以正常的运动模式,通过反馈的积累进行正向强化,建立正确的身体图式。本研究中,肌内效贴可对矫正足踝位置产生即刻效应,增加步行效率,改善步行功能,辅助相关康复训练的开展。

本次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受实验条件限制,只是对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行功能参数的近期改善情况进行了基础观察和分析。

4 总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使用踝关节肌内效贴贴扎可即刻增加患者的跨步长,缩短患侧下肢的摆动相,延长患侧下肢的支撑相,进而提高患者步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