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高广周,张晓明,郝英霞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总体病死率约在5%,且发病率逐年升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2020年10年间1 424例AP病人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保定地区AP病人病因构成及与年龄、性别、严重程度的关系,以便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措施,提高AP救治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AP病人1 424例(多次住院病人采用首次住院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年,沈阳)》[1]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病例资料不完整;②本次就诊处于AP恢复期;③复合病因;④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病人或其近亲属对所受治疗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病因诊断与分组标准分为胆源性、高三酰甘油血症性、酒精性、特发性和其他病因5种病因。①胆源性AP诊断标准:腹部彩超、CT或磁共振成像(MRI)发现胆道结石、胆系感染或胆道畸形;或者实验室检查存在以下任意两项:碱性磷酸酶(ALP)>125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75 U/L、总胆红素>39μmol/L,且排除其他原因。符合以上两条之一均可诊断。②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的诊断标准[1]为血清三酰甘油≥11.30 mmo/L或血清三酰甘油在>5.65 mmo/L至<11.30 mmo/L之间,但标本呈乳糜血,同时排除其他诱发因素。③酒精性AP为长期饮酒史(每日摄入乙醇>50 g,连续5年以上)或在AP发病前大量饮酒,排除其他原因。④特发性AP指经仔细询问病史,完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的胰腺炎⑤其他病因:包括药物性A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AP、胰腺肿瘤及胰腺解剖结构异常等。

1.3年龄划分按年龄段分为低龄组(≤18岁)、中年组(>18~59岁)、老年组(>59岁)。

1.4严重程度分级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χ2分割法(α'=0.05/3),P<0.016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总体描述本研究中男855例,女569例,年龄(52.2±17.5)岁,范围为14~94岁。低龄组15例,中年组882例,老年组527例。MAP 793例(55.7%),MSAP 556例(39.0%),SAP 75例(5.3%)。

2.2AP发病率变化趋势2011—2015年间病例数占同期消化内科住院总人数的4.0%(708/17 565),而2016—2020年间为4.1%(716/17 26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595)。

2.3AP病人的病因构成1 424例AP病人中,胆源性765例(53.7%)位居首位,随后依次是高三酰甘油血症性329例(23.1%),特发性168例(11.8%),酒精性100例(7.0%),其他病因62例(4.4%)。

2.4不同时间段AP病人的病因构成2011—2015年和2016—2020年AP病因构成比顺序从高到低均为胆源性、高三酰甘油血症性、特发性、酒精性、其他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1—2015年和2016—2020年的急性胰腺炎病人病因构成比较/例(%)

2.5不同性别AP病人的病因构成胆源性在不同性别中均为最常见病因,在女性中所占比例高于男性(P<0.001)。男性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酒精性AP的比例均高于女性(均P<0.001)。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病因构成比较/例(%)

2.6不同年龄AP病人的病因构成老年组胆源性AP的比例高于低龄组和中年组(P<0.016)。中年组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酒精性AP的比例均高于老年组(P<0.016)。低龄组特发性AP的比例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16)。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急性胰腺炎病人病因构成比较/例(%)

2.7不同严重程度AP病人的病因构成胆源性AP、酒精性AP在MAP、MSAP、SAP病人中的比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三酰甘油血症AP在MSAP、SAP病人中的比例高于MAP(P<0.016)。特发性AP在MAP病人中的比例均高于MSAP组、SAP组(P<0.016)。见表4。

表4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病因构成比较/例(%)

3 讨论

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欧洲发病率为4.6/10万~100/10万[2]。AP病因多而复杂,不同国家和地区受地域和饮食习惯影响,AP病因学构成存在明显差异[3-4]。明确本地区的AP病因学构成,可积极指导本地胰腺炎防治。

本研究显示保定地区胆源性AP仍为AP的首位病因,与国内同类研究[5-7]结果相符。任何胆道疾病均可导致AP,其中以胆道系统胆石为主。本研究中胆道结石比例高达78%。胆道结石造成壶腹部嵌顿往往是一过性的,在触发胰腺炎后结石排入肠道,此时影像学检查可能捕捉不到结石。赵越等[8]研究中胆源性AP 107例,经影像学检查发现结石的仅有39例,其余均是通过胆红素及肝酶升高诊断。本研究中有58例病人是根据生化及影像学异常做出诊断。2016年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位居我国AP的第二位[9]。本研究中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占23.1%,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6.78%~14.6%)[5-7]。考虑与本地区饮食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为主有关。本研究中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诊断标准严格按照指南推荐,对于三酰甘油低于11.3 mmol/L,无乳糜血证据,如排除酒精性、胆源性等病因,多归之为特发性AP。徐海峰等[10]研究显示,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组三酰甘油水平在(9.02±2.84)mmol/L,低于目前指南推荐水平。Pas‐cual等[11]研究显示当三酰甘油>8.47 mmol/L时,单纯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比例51.1%,混合性AP(酒精+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比例42.2%,由此推测本地区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比例可能更高。2020年的一项Meta分析[12]表明,我国整体酒精性AP占比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地区差异性较大。Kume等[13]研究表明AP发病率与饮酒量存在线性相关。本研究中保定地区酒精性AP为7.0%,考虑与保定地区人群相对低的酒精摄入量有关。Yin等[7]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磁共振、超声内镜、ERCP广泛应用,江西省特发性AP比例由2005—2008年的28.3%下降至2009—1012年的10.3%,本研究中比例11.8%,考虑与本地区未开展胆道微结石检测及超声内镜和ER‐CP的普及率仍较低有关。

国内大样本回顾性研究显示AP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14]。本研究中胆源性AP以女性多见,与国内大多数报道一致,可能的原因是女性胆石症整体患病率更高。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酒精性AP几乎均是男性,与传统认知中男性社会压力大,社交更广,更容易出现嗜酒行为,且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嗜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相符。

同大多数研究一样,本研究中老年组主要以胆源性AP为主,中年组主要以酒精性AP、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为主。分析可能原因:①老年人对胆囊收缩素反应下降,易出现胆汁淤积,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②罹患胆石症的老年病人早期多选择保守治疗,病因得以持续存在;③中年人饮食上偏嗜高脂高糖以及有吸烟、酗酒、运动量过少等不良生活方式。本研究中低龄组中特发性胰腺炎比例最高,与钟瑞等[15]研究结果类似,提示儿童AP病因构成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别,病因筛查应有所不同。

不同的AP病因是否影响病情转归,尚存在争议。杨磊等[16]研究报道,重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组病人的循环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显着高于重症急性胆石性AP组(P<0.01)。本研究中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更容易出现MSAP和SAP的结果与其相符。推测原因考虑为高浓度游离脂肪酸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及微血栓形成和过量的脂肪酸引起炎症级联反应有关[17]。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回顾性研究数据收集方面存在一定偏倚;其二,单中心数据存在病例选择偏倚。尚需进行大样本的多中心研究。

总之,在河北省保定地区,胆源性AP仍是胰腺炎的首位病因,尤其见于女性和老年人,而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已成为本地区第二位病因,以男性和中年人多见,高三酰甘油血症性AP有重症化倾向,更容易出现MSAP、S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