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琳 马晓瑞

【摘 要】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骨强度减低和骨质脆性增加而易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关键词】骨质疏松;护理干预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及伴随骨折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高,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如何通过护理干预,提高群体的自我保健意识近年来已成为医学界研讨的热点。现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1护理干预

1.1护理前评估

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自理能力、有无其他病症、骨关节有无僵硬及活动受限的情况、疼痛程度、了解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疼痛对患者心理和社会方面存在很大的影响,故应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对骨折患者应评估皮肤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1.2患者安全的干预

骨折特别是股骨颈骨折是OP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常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做好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病房应光线明亮,光线分布均匀,地板防滑防湿,物品摆放整齐、位置适宜便于取放,卫生间、过道安装扶手。

1.3疼痛干预

药物镇痛配合给红外线光照射等措施,能减轻疼痛,也可局部贴敷止痛膏。应用热疗时应注意调节温度以防烫伤。告诉病人使用非药物治疗止痛方法,如调节情绪,听轻音乐与朋友聊天等使情绪放松以减轻疼痛。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嘱患者活动幅度要少,避免关节负重引起的疼痛。疼痛明显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关节功能位。

1.4药物治疗干预

指导患者根据不同的疏松程度,按医嘱及时、正规用药,严密注意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掌握合理的用药途径,每种药的用法、注意事项必须详细告诉患者,如使用激素时要注意乳腺癌、中风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预防。钙剂服用最佳时间在晚上临睡前比较好,因甲状旁腺介导的骨吸收主要发生在晚上空腹时;服用钙剂要多饮水,减少泌尿系结石的机会。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改善较慢,在服药的同时,提醒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影响疗效。服药时应指导患者将钙剂和维生素D类同时服用,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吸收。服用钙剂时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减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会,服用时最好空腹,以增强药物的吸收率服用维生素D时,避免和绿叶蔬菜一起服用,以免减少钙的吸收。有些治疗OP肌肉注射的针剂需先行皮试,应严格按规定进行皮试液的配制操作,认真观察皮试结果,做到安全用药。

1.5运动干预

指导患者适当的肌肉训练,包括全身运动和抗阻训练。运动项目的选择应依个体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能等特点及运动史选择适当的方式、时间、强度等。一般来说,年轻人宜选择运动量大的体育运动,老年人宜选择逐渐加量的力量训练,强调户外运动至少1h/d。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运动方案,采用散步、慢跑、爬楼梯和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以身体能适应为原则,由小渐大,以轻度疲劳为限。运动强度要求适宜,根据心率判断运动量,老年人运动时的适宜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最大心率=220-年龄;或运动中出现身体发热出汗、轻度疲乏、肌肉有酸痛感,但休息后次日能恢复,且精神愉快、精力充沛、食欲和睡眠正常表明运动量适宜。日晒时最好晒一下双腿,能很好的驱除腿部的寒气,有效缓解小腿抽筋,并能加速腿部钙质吸收。

1.6营养干预

1.6.1由于老年人进食量减少体重减轻,影响钙、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继发甲状旁腺素升高、降钙素水平下降,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吸收增强,加剧骨量的丢失。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保证钙质摄入量每日1000mg,告知患者钙的主要来源是饮食,提供足量优质的蛋白质,烹调食物时以蒸、煮为宜。骨密度的降低与烟碱的刺激成正相关,应避免吸烟、酗酒、饮咖啡浓茶等。钙缺乏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1.6.2合理摄入适量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骨基质的主要原料。适量的蛋白质可增加钙质的吸收与储存,有利于骨骼生长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但并不意味着要采高蛋白饮食。因为过量蛋白质可引起尿钙排出量增多,反而对骨组织不利。以每日摄入1.2~1.4g/kg蛋白质比较合适。

1.6.3平衡的无机盐、丰富的维生素饮食

磷酸盐过多引起骨盐丢失,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高磷摄入可能有关;应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少饮含磷多的饮料,避免增加磷的摄入,影响钙、磷比例。镁是一些酶系统的激活剂,参与骨盐的形成。锌和铜与各种骨基质合成的酶有关。骨的生长与代谢受多种维生素的影响,其中与维生素D、K、C、A的关系最为密切。维生素D能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和骨胶原的合成,是骨骼形成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其天然食物来源为动物肝脏、蛋黄及鱼肝油。多晒太阳可获得“免费”的维生素D。由于食物胆固醇等原因老年人进食上述食物不多,户外活动较少,胃肠功能较差,肝、肾对维生素D的转化功能减退,日照不足使维生素D的摄入和转化不足,因此,在补钙的同时,应鼓励老年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户外活动和多晒太阳或补充相应剂量的维生素D,以利钙的吸收。蔬菜和水果中富含镁、锌、铜以及维生素A、C、K等有助于骨骼健康的营养素。

1.6.4合理的膳食调配和烹饪加工

尽量消除和避免干扰钙质吸收的膳食因素。食物应新鲜、清淡、少油腻,避免太咸或过多的植物纤维;适当吃些粗粮,加工细做可减少一些粗纤维;对含钠多的食物如酱油、食盐、面酱、咸蛋、咸鱼、咸肉、火腿、香肠、腐乳、加碱馒头、苏打饼干等宜少吃或限量食用。采用科学的烹饪方法,大米洗前先用温水浸泡;面粉、玉米粉、豆粉等经过发酵烘烤,均可使植酸酶活性增加,分解植酸盐,释放出钙与磷,提高其利用率;含草酸多的蔬菜可先在沸水中焯一下,滤去溶于水中的部分草酸,然后再炒或拌食;去油骨头汤加醋,做酥鱼,有利钙在酸性环境中溶解和被吸收;炸酥小鱼、盐焗虾、蟹可连骨带壳吃,均可增加钙的摄入量。一些风味食品如酒糟蛋、酒糟鱼等均含较多的钙质。

1.7心理干预

骨质疏松患者大多病程长,预后差,如果发生骨折,活动受到限制,可引起许多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生理及心理负担。调查研究显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群体中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发生几率较高,这可能与患者对疾病本身认识不足,疼痛导致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降低,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及长期医疗费用的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干预后,能更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并且有助于心理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症状的减轻和缓解。而心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的减轻可能是由于通过大脑多种功能调节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而影响了机体钙磷代谢系统及炎症因子的代谢,这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

2总结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涉及人群广、致病危险因素复杂,可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共卫生问题,迄今为止无绝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骨质疏松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做好健康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和技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调动患者加强健康保健的积极性,确保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陈玉平,刘雪琴.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4年06期.

[2]龚敏,汪德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