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银环 赵多胜

摘要:目的:探讨抑制炎症因素在他汀类药物心血管疾病多效应中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分析抑制炎症因素在他汀类药物心血管疾病多效应中的作用。结果:实验组35例显效,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显着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38例满意,满意率为95%,高于对照组(65%)(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理想,抑制炎症因素能够发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等多效应,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抑制炎症因素;他汀类药物;心血管疾病;多效应;临床效果;作用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血管炎症等,患者发病后主要以胸闷、心悸不定、心慌气短等。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预后较差。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能够显着降低机体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为了探讨抑制炎症因素在他汀类药物心血管疾病多效应中的临床效果及作用。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40例,21例,女19例,年龄为(35.3~78.6)岁,平均(55.7±3.1)岁,患者从发病到治疗时间为(1.1天~15.9)年,平均(4.2±1.1)年;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35.0~76.1)岁,平均(57.4±1.3)岁,患者从发病到治疗时间为(1.2天~15.8)年,平均(5.4±1.6)年。入选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对实验方案、实验目的等知情同意,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着(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给予吸氧、抗炎,同时给予饮食、功能锻炼等[1]。实验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在用药起初每天口服10mg辛伐他汀(康哲(湖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902),每天一次,患者病情好转后药物剂量降半[2]。对于其他他汀类药物,如:来适可(氟伐他汀)、力必妥(阿托伐他汀)等根据患者病情服用。

1.3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症状体征等消失,患者生活能够自理;好转: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患者治疗后半年内未出现复发;无效:患者病情没有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予以LSD法两两比较。P小于0.05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35例显效,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显着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38例满意,满意率为95%,高于对照组(6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注:R实验组=0.3092,R对照组=0.9309,实验组置信区间在(0.119,0.5201);对照组置信区间在(0.3384,0.9432);U=4.993>U0.01/2,故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着,该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广为应用,且效果理想。本次研究中,实验组35例显效,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显着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38例满意,满意率为95%,高于对照组(65%)(P<0.05)。

他汀类药物结构均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患者用药后药物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能够有效的抑制HMG~CoA还原酶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干细胞的合成功能[3];同时,他汀类药物能够进一步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从而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排除机体的速率。心血管病患者发病后并发冠心病发生率较高,患者长期受心血管疾病压迫,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伤,促进了炎微环境在血管内壁的生产,引起血管发生炎症。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时能够发挥其多效性,能够有效的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并且药物能够有效的保护人体心血管系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指导预防一级、二级冠心病预防等,从而发挥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4]。

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理想,抑制炎症因素能够发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等多效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晓辉,黄可青,佘白容,等. 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脂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7(23):14-15.

[2]宋义.调脂方法的探讨(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8(4):25-28.

[3]任乃勇.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凝难病杂志,2013,12(8):590-593.

[4] 陈宁,丁琪,袁志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