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前 蔡淮顺

(1.安康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陕西 安康 725000;2.黄陵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陕西 黄陵 727300)

机械通气为呼吸衰竭的标准治疗方法,能显着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不利于改善预后[1]。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具有耐受性较好、准确性高、直观安全、迅捷等优点,可保障患者气道的畅通和稳定,也是重症监护室的常用操作方法之一[2]。本文主要探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急诊抢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8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诊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2例,按照随机信封1∶1抽签原则分为常规组和纤维支气管镜组各41例,纤维支气管镜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66.26±5.91)岁,体重指数(23.11±2.98)kg/m2,入院时间(12.88±2.33)h,APACHEⅡ评分(21.33±1.19)分,基础疾病(肺炎/肺不张/吸入性损伤/其他):16例/14例/6例/5例;常规组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66.58±6.44)岁,体重指数(23.00±3.14)kg/m2,入院时间(12.10±1.19)h,APACHEⅡ评分(21.19±1.94)分,基础疾病(肺炎/肺不张/吸入性损伤/其他):17例/13例/8例/3例。纳入患者均符合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发病到入院时间≤24 h;有缺氧或伴二氧化碳储留的临床表现;有急性发病的诱因;病例资料相对完整;预计生存期≥1个月;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已排除病例资料严重缺失者;合并传染性疾病者;合并呼吸系统肿瘤患者;消化道穿孔、大出血患者;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合并严重脑部疾病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予有创加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同时予祛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抗感染等治疗。具体措施:切开气管,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模式:潮气量大小8~10 mL/kg,呼气末正压大小0.29~0.49 kPa,吸入氧浓度大小40.0%~100.0%,呼吸频率12~20次/min。序贯无创机械通气采用面罩呼吸机来辅助呼吸,其中通气模式包括创通气,通气压力大小0.78~1.47 kPa。纤维支气管镜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患者肾上腺素滴鼻,鼻腔单侧给予高流量氧气供给。将床旁纤维支气管(日本Olympus公司FB-15RBS)小心插入患者鼻腔,吸出患者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其进入到右或左支气管,并对导管进行固定,清除干净气道的分泌物,然后与呼吸机相连接进行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7 d。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自主通气情况与指标恢复情况将治疗效果判定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组内例数×100.0%。记录两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在治疗前后测定与记录患者的心率与呼吸频率。在治疗前后测定与记录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值与肺动脉压。

2 结 果

2.1总有效率 治疗后,两组显效、有效、无效的情况分别为,纤维支气管镜组37例、3例、1例;常规组30例、4例、7例。纤维支气管镜组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常规组的82.9% (χ2=4.986,P<0.05)。

2.2总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 纤维支气管镜组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分别为(6.98±0.32)d、(9.24±0.22)d,均少于常规组的(8.64±0.34)d、(11.19±1.57)d (t=9.824、10.642,P均<0.05)。

2.3心率、呼吸频率变化 治疗后,两组的心率与呼吸频率均明显少于治疗前,且纤维支气管镜组更少(t=12.849、8.835,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率、呼吸频率变化的比较次/min,n=41]

2.4肺动脉压、血浆BNP变化 治疗后,两组的肺动脉压与血浆BN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纤维支气管镜组更低(t=11.093、21.752,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动脉压与血浆BNP变化的比较

3 讨 论

有创加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是呼吸衰竭较常见的治疗方法,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也能调节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增加左向右分流量,更好地纠正右向左分流,改善氧合状况[3]。但有部分患者出现血块、痰栓、坏死组织等问题,易造成气道阻塞,影响患者康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能通过局部注药、吸引痰液、肺泡灌洗减少痰液潴留,从而改善患者的换气功能与通气功能[4]。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纤维支气管镜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纤维支气管镜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均少于常规组,表明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急诊抢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可边插管边吸引,改善气道通气,减少插管时间,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减少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

部分呼吸衰竭患者伴随有肺动脉高压,是导致呼吸衰竭致死的主要原因[5]。BNP是一种心脏内分泌素,主要代谢场所为肺脏,主要由心脏右心室肌细胞合成、分泌,肺毛细血管网受损后可导致BNP分泌量增加[6]。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心率与呼吸频率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且纤维支气管镜组更少;两组治疗后的肺动脉压与血浆BN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纤维支气管镜组更低,表明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急诊抢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能降低肺动脉压。主要在于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促进降低肺动脉压,还可清除肺内痰液分泌物[7]。同时进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处理可以有效清理支气管腔内的分泌物以及痰栓,提高了支气管黏膜修复的速度,加快了肺复张,可使气道处于畅通的状态,从而持续改善患者预后,可促进降低血浆BNP含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