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龙

摘 要:现代物流连接着生产端与供给端,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一环。基于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与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的增长使得现代物流所面临的压力也随之提高。将建设健全现代物流作为基础支撑环节,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利用现有优势、弥补发展短板、挖掘未来潜力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保障。

关键词:现代物流;数字技术;国内大循环

一、引言

2019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突破1万美元,在我国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同时也拥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所谓畅通国内大循环,是指通过我国所具有的国内需求市场强大国内大循环。现代物流作为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战略布局下需要着重重视的一个领域,202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00.1万亿元,同时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为14.7%。

结合新兴技术促进传统物流加速向现代物流转型,通过现代物流业促进零售模式发展,提升消费结构、消费模式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压舱石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强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随着数字技术快速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现代物流对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现代物流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1.物流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愈发重要

物流业连接着生产端与消费端,是供给端的重要一环,是连接社会经济正常运转中最基础、最关键的行业之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居民收入的提高,推动居民消费大幅增长的同时,也使得消费者在通过更便利的消费方式消费时缩小了对于商品等待时间的可接受程度,物流业受到了严峻挑战。为应对物流任务的大幅增加导致物流业面临的艰巨任务,物流业积极与新兴技术相融合,融入大数据、卫星定位等技术,向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消费市场对于生鲜类产品的消费需求逐年提高,2018年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为2103.2亿元,相比于2013年的130亿元实现了迅速提升,同时消费者对于生鲜类商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现代物流重要组成部分的冷链物流与物流仓储在新的消费模式与数字技术发展过程中就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任务。

建设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有利于打通“大动脉”、畅通国内大循环。线上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业务量由2011年的36.73亿件增加到2020年的833.6亿件。面对物流交易量的大幅增长,物流业在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社会物流总额与社会物流总收入均在逐年提高,总体态势呈增长趋势(表1)。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完善,能够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

2.物流业运转不畅阻碍国内大循环

从总体看,社会物流总额和总费用逐年增长,屡创新高,但目前我国物流业仍存在着制约社会物流运转的问题,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虽近些年降低了,但仍处于比重较高的情况,反映出我国物流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主要是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但我国物流业与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融合在广度与深度上存在着巨大差距。随着国家加大对物流业的投资力度,我国物流业硬实力得到了有力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软实力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从我国现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角度看,流通基础设施薄弱对我国物流产业在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了制约,并限制了流通效率的提高。

三、现代物流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可行性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攻关时期,也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逆全球化与西方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加之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蔓延,更加剧了全球贸易市场的不确定性。面对如此局面,对我国而言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程加快,我国已经具备了能够实现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条件。

1.“互联网+”战略稳步推进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与“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这体现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将持续推动“互联网+”战略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顺应数字经济浪潮,融入“互联网+”战略,推陈出新创新发展新模式。例如物流产业,积极融入数字技术,相继推出了无人分拣、物流信息实时更新等方式,又推出了“0”接触配送的新型配送方式。数字政务平台所上线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加,提高了政务处理效率,减少了因信息不畅所导致的政务处理困难,提高了便民程度(表2)。

2.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助推国内大循环

从流通产业增加值看,2020年中国传统流通业增加值15.32万亿元,占GDP的15.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数由2011年的125223家增加至2020年的276499家,流通主体从业人数不断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从业人数从2011年的901.1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1235万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数与从业人数都呈不断增长趋势。202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至为42466.3亿元,增长1.4%。4G普及与5G商用进程加快,为物流产业新商业模式提供了方向。首先,移动互联网络以及智能设备的普及,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基础。其次,物流APP可以更加直接地拉近消费者与物流企业距离,消费者可以通过物流APP追踪自己所购、所寄、将收的物品,同时也可以通过物流APP了解派送人员的一些信息,便于及时与派送员沟通交流,且可以通过物流APP选择寄送与退换货。物流企业派送员也可以通过物流APP了解自己所负责片区货物的基本情况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节约了运营成本。物流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仓储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得到大幅提高,减少了中间环节。

四、现代物流畅通国内大循环的路径

1.现代物流畅通农业内循环

首先,加强农业农村新基建建设。做好农产品购买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衔接,利用现代物流企业在新兴数字技术方面的优势,提高对于农业农村新基建建设参与度,增强农产品在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联系。其次,对于农产品所具有的生鲜特质,使得在运输过程中既要有一定的生鲜保障措施又要有更高效的调配提高运输效率。需要加快建设与完善冷链物流运输与储存的相关设施,降低农业生鲜产品在运输环节中的损耗,提高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有更高的品质。推进农产品物流向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转型,需要构建现代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建设现代化的物流转运中心减少运输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运转效率。对于同类型商品指定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储存与配送,采取划分区域管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生鲜产品附加值。同时还需做好售后服务,对消费者所反馈的问题及时解决,所提出的建议与意见及时记录回复,提高消费者购物满意度,增强用户黏度。最后,促进农业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新兴农业产业,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条件不同的原因,需要协调东、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着重提升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丰富农产品消费市场,增强农业竞争力。推进省、市、县域间的经济交流,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以经济畅通为目标建设现代物流畅通内循环

零售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20年我国全年GDP突破100万亿元,意味着我国拥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有待挖掘。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近些年有了稳步发展的态势,但目前仍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亟需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提高消费质量,促进消费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内循环畅通。这就需要建设能够满足零售业发展、提高零售业效率的现代物流为零售业发展提供支撑,促进零售业内循环。

首先,提高现代物流服务质量。零售业与物流业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零售业和物流业和数字技术的融合逐步深入。融合了数字技术的零售业,需要现代物流突破一些阻碍其更好的服务零售业的问题。一是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现代物流降成本、提高效率举步维艰,阻碍着零售业与现代物流之间更好的对接。因此要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并改进基础设施的运营方式,从而降低现代物流运营成本。积极发展深度融合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现代物流,建设有助于增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沟通、有助于企业缩短流通时间、提高物流运转效率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既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增强消费体验感,又提高了仓储利用率与降低流通成本,从而在提高消费者黏性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活力与竞争力。二是保障现代物流安全运转。数字技术在零售业与物流业之间更广泛、更深层次应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大数据安全储存问题。倘若大数据被少数群体所掌握甚至被用于违法用途造成信息泄露等问题,将对数据的安全造成极大损失,阻碍零售业与现代物流发展。因此政府需设立专门的部门,通过借助大数据的技术手段,为现代物流与零售业运转中的消费者和物流信息等大数据提供安全保障。三是提高现代物流信息化水平。零售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信息化水平更高的现代物流提供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扶持力度,建立多种财政保障机制,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政府重点扶持项目。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提高现代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保障现代物流对零售业的支撑与促进作用。深化我国物流领域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通过对物流行业进行资源整合,减少物流企业之间因市场竞争造成的损失,提高现代物流整体竞争力,并积极与新型数字技术更深度融合,创新现代物流运作管理模式。

其次,创新现代物流发展。现代物流促进零售业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实力,以创新为关键点提高物流业现代化水平。一是进行技术创新。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如何能够将数字技术与物流业深度融合,需要根据双方各自所具有的特点进行技术创新,使得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能够与物流更有效融合,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推动现代物流发展。二是实现管理与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对管理与制度环节,根据新变化、新特征进行创新,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最后,培育现代物流人才。现代物流需要结合数字技术,对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仅仅依靠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实现物流现代化,需要专业的人才资源。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需要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亟需建立健全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现代物流企业应大力引进现代物流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建立能够与现代物流相匹配的现代物流专业运行团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拥有专业现代物流技能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需要一批专业人才促进现代物流发展,为畅通经济内循环助力。

参考文献:

[1]李震,昌忠泽,戴伟.双循环相互促进:理论逻辑、战略重点与政策取向[J].上海经济研究,2021(4):16-27.

[2]范欣,蔡孟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9-29+171.

[3]郭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与实现路径[J].求索,2020(6):100-107.

[4]杨中楷,高继平,梁永霞.构建科技创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5):544-551.

[5]丁俊发.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体系[J].物流研究,2021(4):1-2.

[6]刘瑞,戴伟,李震.降低流通成本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J].上海经济研究,2021(2):25-35.

[7]魏婕,任保平.新发展阶段国内外双循环互动模式的构建策略[J].改革,2021(6):72-82.

[8]师应来,周丽敏.“双循环”的理论逻辑、发展进程与现实思考[J].统计与决策,2021,37(10):151-154.

[9]王微,刘涛.以强大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思路与举措[J].改革,2020(9):5-14.

[10]黄群慧,余泳泽,张松林.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9(8):5-23.

[11]荣晨,盛朝迅,易宇,靳晨鑫.国内大循环的突出堵点和应对举措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1(1):5-18+78.

[12]李玉琪.共享经济理念下智慧物流发展的动力及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1(8):91-94.

[13]王帅,林坦.智慧物流发展的动因、架构和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19,33(1):35-42.

[14]张建军,赵启兰.新零售驱动下流通供应链商业模式转型升级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8(11):5-15.

[15]庞雪平,邓玲.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7):152-154.

[16]张晓芹.面向新零售的即时物流:内涵、模式与发展路径[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8):21-26.

[17]张建军,赵启兰.面向新零售的全渠道供应链整合与优化——基于服务主导逻辑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4):23-29.

[18]魏玮,张兵.供给侧改革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2(1):68-75.

[19]蓝海涛,周振.我国“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8(7):31-38+65.

[20]蒙天成,周利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态势与高质量推进策略[J].国际贸易,2021(8):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