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民 王姝琼

印章后也称印石、图章石。是代表个人身份、职位的石制印章用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和广泛使用印章石的国家。

一、印章的产生

据相关记载,印章早在黄帝时代就已经出现,称作玺或印玺。战国至秦汉时代,玺印较为盛行,并开始成为一种权力的象征。战国时期,由于封建社会的萌芽和日益发展,政治机构和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繁杂化了,经济交往逐渐扩大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一些伪诈现象开始萌生。统治阶级为了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力,于是官印就产生了,并于秦代已形成完备的官印制度。同时,人与人之间为了验证身份,私印也就产生了。人们为了乞求达到美好的愿望,或告诫自己的行为,或驱避邪恶,一些吉语或成语印,还有一些佩带在身上的图章,也随之而产生。

秦汉以前,君臣一律称之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只有皇帝才能称“玺”,臣以下只能称“印”。汉代帝王仍称“玺”,其他的官印除了称印之外,同时有了“印章”、“印信”等名称。

到了唐代,武则天认为“玺”的发音近同“死”,于是改“玺”为“宝”。唐宋之后,官印和私印中又有了“记”、“朱记”等称谓。古往今来,人们至今仍然保留了各自的习惯称呼。

古代印章的作用,除了是行使用权权力的象征,或佩带身上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作用就是:秦汉时期的公文或信件,多数都写在竹简或木牍上,为了防止泄密或传递过程中的私拆,把写好的简牍外面加上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再用绳子把它们捆在一起,然后把绳结放入方槽内,加上一丸湿泥,再用印章按在泥上,印文就钤在上面,这样就把简牍封缄完好了。

魏晋六朝时的印章继续沿用汉印的风格。元明以后,印章得到了飞跃发展。

二、印章石料的种类

我国古代印章用材以铜为主,或铸或凿,间有使用玉石,金、银、铅、铁、象牙或琉璃等,用于甄别官职大小,品级贵贱,象征着权力、信用。到了元代,画家王冕曾用花乳石为章,士林称便,竞相采用,及至明、清之际名家辈出,流派杂陈。

至此,以石料取代了金属印章,并成为制作印章的主要材料。风流雅士和文人墨客遂广泛用于书法、绘画作品和书信往来之中,后来即普及于民间,各种印章亦得以相继开发,除少数印章采用金属外,其他主要取材于石料。对印章石料的要求是石质细腻、圆润,硬度不高和色彩瑰丽,因此粘土类矿物组成的岩石便成为首选。历史上适宜于印章石的原料一般以叶蜡石、高岭石和地开石等为主。

叶蜡石,成分Al2[Si4O10](OH)2,理论化学成分为Al2O328.3%、SiO266.7%、H2O5%,常含镁,通常呈片状、放射状或隐晶质致密块状集合体。硬度1~2,主要由酸性火山岩和凝灰岩经热液蚀变形成。我国浙江青田石为白垩纪火山岩经热液蚀变形成的,以叶蜡石为主要成分的岩石,质地细密,是传统的印章石。

高岭石,为Al4[Si4O10](OH)8的多形变体,通常呈土状块体产出,硬度近于1,主要是热液交代成因,为低温热液矿床围岩蚀变的产物。

地开石,与高岭石同为Al4[Si4O10](OH)8的多形变体,是热液蚀变的产物。

我国印章石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和内蒙古,新的印章石资源还在源源不断地被发现并开发利用。现就国内主要几种印章石介绍如下。

三、印章石各论

(一)印石之王——寿山石

因产于福建省福州北部的寿山乡而得名,为中国着名印章石之一。寿山石赋存于晚侏罗世酸性火山岩中次生石英岩内,是以地开石为主的粘土矿物类集合体,其次含有珍珠岩、高岭石、伊利石、叶蜡石、滑石等,呈隐晶、细晶、显微鳞片变晶结构,致密块状。按矿物成分,寿山石可划分为地开石型、地开石——高岭石型、地开石——伊利石型和滑石型四种,其中以前两种为主。寿山石颜色多样,硬度一般2~2.5。

距今1.2年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形成了巨厚的火山碎屑岩,后期富含铝硅的炽热流体沿着岩石的层面和环形或线形断裂、裂隙流动,或与火山岩层进行反应,或充填在断裂、裂隙中凝固成岩,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寿山石矿——火山热液型矿床。部分原生寿山石经风化崩落形成的残坡积石,成为风化型矿床。碎裂的寿山石经水流搬运堆积在农田之中的,经地下水长期的化学作用,变成了石中珍品——田黄,为沉积型矿床。田黄具备了细、洁、润、腻、温、凝之特点。

寿山石依据产出部位及矿石外观特征命名为田坑石、水坑石及山坑石三大类,其矿物成分主要有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土、叶蜡石及伊利石等组成。

早在4000多年前,先民就开始用寿山石制作工具。南北朝时,寿山石雕就已问世,唐代得以发展,僧侣利用寿山石刻制佛像、香炉、念珠等供寺院使用。寿山石作为印章石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元明之间石制印章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明、清帝王对寿山石情有独钟,用寿山石制作印玺,形成“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清代是寿山石开采与雕刻的昌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寿山石开发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石种不断发现,多达150余种。

(二)印石之尊——青田石

因产于浙江青田县而得名,为中国着名印章石之一。青田石产于蚀变流纹质火山岩中,以高岭石或高岭石与地开石的过渡矿物为主要组成。另有以叶蜡石为主,含有少量石英、绢云母、高岭石等矿物,化学成分以Al2O3和SiO2为主,硬度2.5~3。属于火山——中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主要形式为交代作用,其次为充填作用。根据岩石的结构、颜色及矿物成分,将青田石分为杂色叶蜡石、刚玉叶蜡石和红柱石叶蜡石四大类。青田石成矿时代为晚侏罗纪至白垩纪,距今约7000万年~1.4亿年。是由于火山活动并伴随岩浆上升的气液交代、分解火山岩或岩浆物质而形成。青田石的颜色主要以比较单一的绿色和黄绿色为主。青田石富含氧化铝,呈透明微透明状,细腻、均质的称冻石,是青田石的上品。又因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生成的物理、化学环境不同,呈现红、黄、蓝、白、绿、黑等多种颜色。

青田石六朝时已被利用,多用于文房雅具及文人所用的图章及小件玩耍之物。至元明时期,被大量雕刻为图书印,被称为图书石。宋朝时期开采较多,清代已具有相当规模,很多画家、文人多以青田石为印。新中国成立后,青田石得到更大规模的开采。以印章而论,上品的青田石本身即是艺术品。

青田石按色彩可分为10大类,一百多种,其石质润泽透明,或色彩绚丽,或洁净如玉,是印石中的上品。

(三)印石之后——昌化石

因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而得名,昌化石赋存于侏罗纪蚀变流纹岩和流纹质凝灰岩中,主要为地开石、高岭石、辰砂等多种矿物的天然集合体,硬度2.5~3。

昌化石矿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下部属晚元古代及早古生代构造层,岩石由一套浅海相的沉积组合。上部属于中生代构造层,岩石由一套酸性至中酸性的陆相火山岩组合而成,并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下部的构造层之上。中生代构造层底部恰好为鸡血石矿区。矿区的岩石大多数都遭受了汞矿化、硅化、高岭石化、等蚀变作用,其中汞矿化主要发育在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的中上部,尤其是与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的接触带附近最为明显。

昌化石绝大部分为条带状或浸染状等沿层间裂隙分布,也有沿其他裂隙分布。当多为细粒状、半自形晶形的辰砂,以及鸡血石成矿关系密切的强高岭石化和汞矿化共生时,便形成了鸡血石。不同产地的鸡血石因为含辰砂的比例大小不同,比重有很大差异,因为辰砂密度很大。

昌化石的开采始于明代,而盛于清代,康熙、乾隆、嘉庆等皇帝都将鸡血石作为宝玺的章料。

(四)印石之瑰——巴林石

因产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而得名,属含水的铝硅酸盐类矿物。是以高岭石为主的多种矿物组成的粘土岩,主要成分为Al2O3和SiO2,其次含微量铁、锰、钛等氧化物。由于这些成分不同的变化,造就了巴林石丰富的色彩,部分含较多汞的硫化物称作鸡血石。巴林石硬度为2-2.5,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矿体赋存在蚀变的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中,成矿热液沿着断裂上升,在岩石裂隙中充填形成了巴林石矿脉。在形成巴林石矿脉的晚期,因金属硫化物的成矿作用,有呈浸染状、斑点状、细脉状的辰砂出现,形成了鸡血石。巴林石矿物成分主要为高岭石,并有少量叶蜡石和明矾石。巴林石成矿有以下特点:一是矿体全部赋存在含矿蚀变带中,其围岩为高岭石化流纹岩;二是受断裂控制,分段集中,密集成组,平行排列;三是成矿以交代为主,持续时间较长,期次多。巴林石矿脉形态复杂多样,厚度、质量变化较大。

巴林石分五大类,数百个品种,即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及巴林图案石。巴林鸡血石,是指含有红色辰砂的巴林石,因颜色如同鸡血而得名。巴林鸡血石的质地多为透明或半透明,颜色为鲜红、朱红、暗红及橘红等。血形呈片状、块状、条带状、星点状分布于巴林石中。巴林福黄石,凡主体呈黄色,且透明半透明者均归此类,并按其颜色、纹理等分为若干种。巴林冻石,凡透明或半透明、无鸡血红、不以黄地为主,均归于该类。冻石是巴林石品种中最多的一类,因而按其主体因素命名的品种也最为丰富。巴林彩石,不透明,颜色为单一或多色组合,凡无血、无黄、无冻地的巴林石均归此类。巴林图案石,是指巴林石中带有各种天然景物图案,并具备了一定观赏价值的巴林石。

巴林石发现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5000-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最初人们只是用它制作饰品、吉祥物和生活用品,如石碗、石臼等,并作为贡品进奉朝廷。此后历朝历代,都有对巴林石开发利用的历史。相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后举行的盛大庆功宴上,其属下向他奉献了一个由巴林石雕成的石碗,石碗质地晶莹,颜色艳丽,做工精美。成吉思汗大悦,赞道:“腾格里朝鲁!”(蒙古语,天赐之石的意思)。曾发现的两方巴林石印章,浮雕无纽,也无刨光,一方刻着“世守漠南”,另一方刻着“喀啦沁王之宝”,一方是小篆,另一方是隶书。到清代前后,当地对巴林石进行小规模开采。民国时期,日本人将巴林石开采并加工成印章、墨盒等运回日本,并称巴林石为“蒙古石”,当时的采矿遗址位于雅玛吐山东峰西侧。

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十、八十年代,地质部门曾对巴林石进行过勘查工作,九十年代初内蒙古地质矿产局第二区调队对巴林石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工作,提交了成果报告,为规范开采巴林石提供了基础。1999年,内蒙古地方标准DB15/T325-1999年《巴林石》出台,对巴林石的定义、分类、颜色、质地、化学成分等技术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为印章石制定一部规范、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技术标准,在国内还是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