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旭东 张玮 王宇开 杨中楷

摘要:使用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公布的2011—015年发明专利转让公告为样本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视化方法,构建中国内地高等院校与企业间的以专利为媒介的技术转让网络。从所绘制专利转让图谱中直观发现:校-企之间专利权转让以同省主体间转让为主,个别高校如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等出现跨省向企业转让的现象。同时,大部分校-企之间专利转让为一对一转让模式,主要包括高校转让给某领域的企业、高校转让给本校的资产公司或成果转移公司两种。下一步,应当打破校-企专利转让的封闭格局,充分挖掘高校专利转让以及转化的有效方法,使其不但支撑本地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能够辐射更多地区和企业。

关键词:专利转让;校-企;技术转移

中图分类号:G306.3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0.02.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GL038);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5YJAZH028)

0引言

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2015年8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鼓励科研机构生产的专利,通过技术转移切实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效益[1],帮助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高校是科学知识的主要传播者,也是技术发明的重要承担者[2]。近年来,高等院校与企业间的技术联系日趋紧密。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与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联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高等院校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也实现成倍增长,从2007年的100.9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360.02亿元,但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幅基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出现负值(见表1)。

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的同比增长率在总体较好的大环境下不升反降。学术界认为缺少有效的技术转移模式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学者对技术转移模式的研究主要从合作申请、专利许可、专利转让三个大类展开。

在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以专利为载体的科研合作方面,刘桂峰等[3]、李文静等[4]从个体研究校企合作专利及转移情况。李雨浓等[5]以“985高校”为例,发现综合类高校合理工类高校在合作网络中占主要位置。王元地等[6]针对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合作进行研究,发现该领域的专利科技含量高,产业化速度慢。国内区域合作方面,有学者从专利流动决定性因素分析挖掘发现,中国大陆地区,专利往往从科研投入大省流向经济发达省份,从内地省份流向从海外国家进口更多技术的省份[7]。国际合作方面,中国越来越倾向于与澳大利亚、荷兰和西班牙合作,对日本、德国和瑞典却恰恰相反[8]。

在校-企专利许可方面,尹西明等[9]利用专利许可数据,发现大部分许可发生在省内,跨省许可关系脆弱且存在小世界效应。李强等[10]通过对比高校专利转让与许可数据,结果显示不同技术领域适合不同技术转让方式。刘云等[11]发现,在较不发达地区的实体和相对较发达地区的大学之间增加专利许可可能有助于在中国国家创新系统中更好地传播技术。此外,地理距离本身似乎并没有明显抑制中国大学的专利许可。

在专利转让方面,黄丽君[12]研究结果表明,转化成本较低的专利是进行过市场分析和产业需求分析的产物。李志鹏等[13]对中国“双一流”高校的专利转让进行分析,发现专利质量相对较高,但成果转化率不高,且地理范围囿于省内转化。Tang等[14]发现技术转让发生在跨区域范围内时,对缩小地区技术差距、实现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学者对于专利转让的研究主要分为经济因素、地理因素、政策因素三个大类:

经济因素:高校层面,Kelly等[15]学者针对专利交易中的成本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高校专利数量和规模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建立更为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完善的谈判制度,更加易于搜索到合适的交易对象,利于专利成交。同时,围绕某一产品或技术构建起的组合专利具有竞争力专利组合往往比单一专利更易于转化[16]。Allison等[17]认为,优秀的专利是吸引市场投资的“信号”,专利权人通过对专利的许可、转让乃至凭借专利入股获得利益。Bessen & Meurer[18]认为企业提早构建防御性专利来获取本领域的竞争优势,应对未来专利诉讼。有学者发现,企业与多元创新主体之间由于技术合作程度与地理距离产生不同的合作子团,各子团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合作主体间的资源获取与知识转让,并且构成驱动企业成长的基本动力[19]。

地理因素:针对专利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专利转让研究方面的重点和热点。美国学者Jaffe[20],Audrestch[21],Sakakibara[22]等发现,在州和州以内的范围,大学的研究成果均可以对当地产业界的创新能力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揭示大学向企业的知识流动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Hicks等[23]将专利引文视为知识流动的路径,发现公司申请的专利更加倾向与本地科研机构所产出的成果,又一次证实地理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限制。科研机构的位置往往影响其所在地区的创新程度。专利转让可以弥补中国由于教育资源分布[24]不均所带来的地区创新能力差异。

政策因素:政府部门出台的法案条例、高校或企业内部对专利转让的激励都对高校技术转让产生影响。ThomasWalter等[25]对来自政策、组织及个人层面的科技产出激励作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政策激励在原则上会大大激发科技工作者对申请专利的热情。单一的激励方式可能并不能达到所需效果,需要建立三位一体的激励措施,即不受商业因素过多干扰、相对安静的科研环境,得到金钱回报以及与职业生涯相挂钩的更大的技术转让的机会。

剪枝后的总体网络没有表现为密集交互型专利转让网络。专利转让主要发生个体之间,联系较为松散,不存在明显跨地区、跨组织的转移关系。具体表现为:

(1)企业对于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相差悬殊。图3存在两个较大子类,其中之一以国家电网公司为核心,有6所高校与其存在强转移关系。此外,国家电网公司是图中最大的节点,说明该企业专利需求量大,相比较其他企业的吸纳能力,表现出压倒性的优势。

(2)高校知识转移网络松散。图3中另一个子团以上海大学为核心,它同时辐射5家企业,是图中与企业联系最紧密的节点,表现出优于其他高校的专利转化能力。类似院校还有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它们均同时与多家公司发生联系,表现为一对多的转移模式。江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1所高校分别仅与一家公司频繁转移,出现一对一转移现象。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是多所高校同时与同一家企业对接。高校转移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上三种。由于各凝聚子团之间缺少中介中心度较强的节点,所以转移网络呈现松散结构。

(3)高校层次多样化。校-企专利转让主体部分关系图呈现以“双一流”院校为主要群体的转让网络,同时分布着如山西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普通高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高专)院校。

2.3高校地理位置对校-企专利转让的影响分析

专利转让是由转让人将专利权或专利申请权转移给受让人。转让人密集的区域往往科研机构林立,知识产出量高。研究转让人所在地区及其转移关系,有利于总结、借鉴成功经验,顺利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26]。201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将中国分为八大区,分别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将高等院校按照这一标准分区域讨论,探究地理因素对校-企科技成果转化程度的影响。

度中心度测量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相关联的程度,是刻画网络节点中心性最重要的指标。度中心度越大,表示与该节点相连的点越多,节点大小与节点度中心度的大小成正比。为挖掘强转让关系,在用度中心度体现转移对象个数的基础上,将阈值设为大于等于10,即合作次数在10次及以上的高校与企业才予以显示,并删除孤立节点、子团,获得中国内地校-企专利转让核心部分拓扑图(图4),与图3相似,核心图谱仍表现出节点之间相互联系少,整体结构松散的特征。

图4显示的网络图中,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华北地区高校节点普遍大于其他地区高校,转移模式一对多占主导地位,且与企业联系紧密,存在跨地区转移现象。上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常州大学等华东地区高校数量占比第一,转移模式多样,但活跃高校大多集中在江苏、上海,这一现象也与地区科研投入、经济发展状况、发达程度不谋而合。华中地区高校在网络图中以一对一转移模式为主,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与省内外企业均有专利转让发生,但节点普遍较小,关联企业数量偏少。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三省。但图中仅出现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一条连线,即华南整个地区的科研成果,在同一校-企五年内转移超过10次的只此一对,说明当地高校的科研产出无法广泛辐射到更大范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西北高校,专利均转移给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西安工程大学助力当地企业发展,与西安金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形成稳定转让关系。西南地区仅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转移次数在10次及以上,转移对象并非可以将专利工业化的社会企业,而是校资产经营公司。其余三省云南、贵州、西藏位于偏远地区,高校数量少,生产力相对较低,科研能力较弱,并无高校在图中出现。大连理工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东北地区的双一流高校,同样将所生产的专利转让给产业投资公司和专利技术开发中心。通过分析转移对象明显发现,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的高校转移对象多种多样,且更乐意直接转移给企业,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的高校以转移给校办资产运营中心或专利交易中心为主。

2.4校-企专利转让重点高校网络分析

高校之间发展水平不同,有些甚至相差悬殊。将选择高校范围进一步缩小,遴选5年中转移总数超过100次的高校予以显示。共筛选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也、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内共11所高校。节点按照度中心度大小进行显示,转让转系可视化见图5。

对合作阈值不做限制,可以直观发现专利转让密高校合作伙伴聚集的行业、企业类型等特征。每个子团以学校为核心,向外辐射企业,彼此之间几乎不存在连线。针对各团体进行分析发现:

(1)入选高校均为国内协同创新的佼佼者,开放式创新意识强,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社会认可度高。就本身而言科研实力强劲,资金充足。这些大学绝大部分是“双一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为南京气象学院,每年为全球输送数以千计的气象科技人员与管理者。它虽然不在“双一流”高校范围之内,但2017年凭借“大气科学”专业,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

(2)高校通过校-企专利转让助力本地经济发展。地缘因素影响专利转让的对象。地理距离接近的高校与企业之间更容易发生转移现象。图中高校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珠三角地区的高校占比最大,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等所围绕的企业均来自华东地区。高校与周围省市企业联系密切。北京工业大学辐射地区极广,不但与本地企业,与周边地区如河北、天津的企业有技术转移发生,与山东、重庆远至广东都有联系。北京大学更倾向于向发达地区进行技术转移。

(3)企业以高科技领域为主,传统制造行业参与其中。涉及生物医药、电子通讯、环境能源、信息技术等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专利需求量大,单独研究或合作申请难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要求,需要借助外部知识源的研究成果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传统制造业行业如金属冶炼、机械制造、新材料研发等,打破封闭式创新模式,同样积极引进前沿技术,向先进制造进发。

3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研究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发明专利转让的全部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数据可视化方法,定量测度校-企专利转让数量、方向,分析专利流动网络形成动因,挖掘校-企专利转让中的重要节点,定性描述专利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统计结果与社会网络拓扑图,发现以下几点:

3.1我国校-企转让整体程度偏低

整体转让网络图中出现了452所高校和3285家企业,并没有形成密度高,专利转让频繁的交互网络。院校更加倾向于选择一对一的转移模式,一对多和多对一的现象较少。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公布的2631所高校中,五年内仅有452所发生专利转让,占比不到总体的20%,校-企之间的专利转让还未成为主流知识流动方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数量仍有进一步发展空间。五年内的校-企转移公告7595份,与数量庞大的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相比,发生转移的专利只在凤毛麟角。专利转让频率较高的学校也多为“双一流”“985”高校,而普通本科学校的专利转让活动并不活跃。

3.2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校-企专利转让出现地缘分布

出现频次高的院校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陕西等教育资源丰富地区,并且地方经济越发达,转移频率高的院校越多。观察专利转让拓扑图,处在同一区域的大学和企业更加容易形成紧密转让关系,地理位置接近会促进学校和企业知识交流与资源共享。例如华东地区存在密集的重点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江南大学其之间的专利转让模式主要为本省间互相转让,同时联合附近省份,如山东、安徽等省的企业协同发展,使华东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同样符合最小距离原则,在最短的距离内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而相对落后的西北、西南地区高校数量少、发展迟缓、吸引外部资源的资金不足,导致本省知识就地转化率普遍较低甚至技术或人才流失。

3.3“双一流”高校是转移核心部分,地方高校参与度较低

从专利转让的专利统计数据来看,“双一流”高校是专利技术的主要贡献者。其经费充足、科研力量雄厚、专利产出量高、转移转化方式多样,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良好声誉,企业更加倾向于从这类院校获取先进技术。而地方高校在知识转化中参与度低,弊端在于打击本地高校的科研热情,是对学术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造成从高水平大学吸收技术的拥挤情况,间接地提高企业知识引进成本。

建议校企开拓信息交流渠道,巩固、借鉴国内外科研部门成功的技术转让模式,加强技术密集型产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中西部地区专利转出大省应当结合本地特色激发专利创造性,并提高技术吸纳能力,消除技术保护,打破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技术最小距离原则,使专利技术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政府有效地对专利技术市场进行规制和管控。由于中国技术转移市场尚未完全成熟,需要“看得见的手”对专利转让模式进行有效把控。适当调整对地方普通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其参与校-企间专利转让,催化双方深入合作,提升知识就地转化率,实现校、企与当地经济的共同发展。

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兴起,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截至2018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八年蝉联世界第一。中国专利基数大,有充足的发展空间。经过几十年的长足的发展,当下学术界的目光从提高专利数量已经转向提高质量等方面来。如何实现专利技术的有效、充分利用将是国内乃至世界知识产权领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春博,杨阳,丁堃,等.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模式分析与展望——以985工程高校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6): 117-121.

[2]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 [J].科学学研究, 2013, 31(1): 4-12.

[3]刘桂锋,卢章平,刘琼,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江苏省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研究[J].情报杂志, 2015, 34(1): 122-126,155.

[4]李文静.区域校企专利合作申请网络比较研究——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J].现代情报, 2015, 35(12): 106-110.

[5]李雨浓,王博,张永忠,等.校企专利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分析——以"985高校"为例[J].科研管理, 2018, 39(3): 132-140.

[6]王元地,柳美君,马倩雯,等.高校技术许可的空间分布及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基于我国2008—2012年省际高校技术许可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4): 68-75.

[7]Zhang G, Duan H, Zhou J. Investigating determinants of interreg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in China: a network analysis with provincial patent data [J]. Review of Managerial Science, 2016, 10(2): 345-364.

[8]Yuan L, Hao Y, Li M, et al. Who are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 partners for China? A novel data perspective based on NSFC grants [J]. Scientometrics, 2018, 116(1): 401-422.

[9]尹西明,王毅,陈劲.高校创造的知识转移到哪去了?——对我国高校专利许可的时空分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7, 38(6): 12-22.

[10]李强,顾新.我国高校许可专利与专利权转让专利的对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4, 34(20): 88-93.

[11] Liu Y, Tan L, Cheng Y J. University Patent Licensing and Its ContributiontoChinasNationalInnovationSystem[M]// EconomicImpactsofIntellectualProperty-Conditioned Government Incentives. Springer Singapore, 2016: 259-277.

[12]黄丽君.高校专利转移转化与新常态下经济创新驱动发展[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3(6): 126-131.

[13]李志鹏,谢祥,肖尤丹.基于专利转让的"双一流"大学知识转化能力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8(8): 53-59.

[14] TANG Y, SONG W. Research on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niversities Cross-Regional TechnologyTransfer[J].JournalofServiceScienceand Management, 2017, 10(2): 112-124.

[15] Kelley A .Practicing in the Patent Marketplace [J].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2011, 78(1): 115-137.

[16] Parchomovsky G , Wagner R P . Patent Portfolios [J].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2005, 154(1): 1-77.

[17] Allison J R , Lemley M , Moore K A , et al. Valuable Patents [J]. Berkeley Olin Program in Law &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2003, 92(3): 435-479.

[18] Bessen J E, Meurer M J. The Patent Litigation Explosion [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5, 45(501): 05- 18 .

[19] Hagedoorn J , Cloodt D A M , Kranenburg H L V . The strength of R&D network ties in high-tech industries :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ie strength on technological performance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11, 23(10): 1015-1030.

[20] Jaffe A B , Lerner J . Reinventing public R & D : patent policy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national laboratory technologies [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 32(1): 167-198.

[21] Audretsch D , Stephan P . Company-Scientist Locational Links:The Case of Biotechnolog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3): 641-652.

[22] Sakakibara M , Branstetter L . Do Stronger Patents Induce More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the 1988 Japanese Patent Law Reforms [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 32(1): 77-100.

[23] Hicks D , Breitzman T , Olivastro D , et al. The changing composition of innovative activity in the US—a portrait based on patent analysis [J]. Research Policy, 2001, 30(4): 681-703.

[24]洪伟.区域校企专利合作创新模式的变化——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10, 28(1): 40-46.

[25] Walter T , Ihl C , Mauer, René, et al. Grace, Gold, or Glory? : Exploring Incentives for Invention Disclosure in the University Context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3: 1-35.

[26]徐庆富,康旭东,杨中楷,等.基于专利权转让的我国省际技术转移特征研究[J].情报杂志, 2017, 36(7): 66-72.

Research on University-Enterprise Technology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Invention Patent Transfer Data

KANG Xudong,ZHANG Wei,WANG Yukai,YANG Zhongkai(Institution of Science of Science and S&T 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2011—2015 invention patent transfer announcements published by the China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dministration (CNIPA) as sample data, through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visualization methods,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network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in mainland China with patent as the medium are constructed. From the maps of patent transfer drawn, it is intuitively found that the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is dominated by transfers between subjects in the same provinces, and some universities, such as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hanghai University, have experienced cross-provincial transfers to enterprises. At the same time, most of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patent transfer is a one-to-one transfer model,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transfer of universities to enterprises in a certain field, the transfer of assets to the universitys asset company, or the transfer of achievement companies. In the next step, we should break the closed pattern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patent transfer and fully explo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university patent transfer and conversion so that it not only supports loca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can radiate more regions and enterprises.

Keywords: patent transfer; university-enterprise; technology trans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