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君

金刚藤颗粒对慢性盆腔炎血液黏稠度及疗效的影响分析

陈丽君

目的探讨金刚藤颗粒对湿热瘀结证慢性盆腔炎的血液黏稠度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按照随机按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抗生素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刚藤颗粒,3袋/d,冲服,连续服用12周。对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对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症候评分;同时分别测定血液黏稠度。结果金刚藤颗粒对慢性盆腔炎效果治疗优于对照组(<0.05);两组治疗后4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第8周、12周,观察组症候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0.01);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健康状况、自我感觉、日常活动的总体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均<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液黏稠度明显下降(<0.01)。结论金刚藤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液的黏滞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盆腔炎,慢性;湿热瘀结;血液黏稠度;金刚藤颗粒

慢性盆腔炎是育龄期的妇女发病率较高的妇科临床常见疾病,炎症可累及子宫内膜、输卵管及卵巢等多个妇科相关附件组织,范围有可能累积一个或多个组织,严重者甚至炎症遍布整个盆腔脏器组织[1]。由于受炎性因素的长期刺激,同时加上炎症渗出性物质的分泌,造成器官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盆底组织增厚,局部充血水肿,瘀血产生,还可以导致循环障碍[2]。目前,西医治疗上除了运用抗生素对症治疗之外,目前尚未有其他明确的治疗方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独特优势,在临床中已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3]。浙江省象山县红十字台胞医院妇科近年来采用金刚藤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确切,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至

2015年10月本院妇科门诊经临床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患者100例,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3~45岁,平均(27.6±10.1)岁。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32.46±8.98)岁;病程5~47个月,平均(10.36±9.48)个月;观察组平均年龄(34.85±6.56)岁,病程为5~44个月,平均(10.25±8.3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进行制定:腰骶部酸胀痛,下腹剧痛或者隐痛,劳累、生理期及前后会加重,有低热,白带增多,生理期延长等炎症表现,容易出现神疲或者失眠、乏力;子宫活动受限,子宫呈后位较多,下腹部有压痛,子宫及输卵管体表位置有压痛,可以体表触及条索状输卵管。

湿热瘀结证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进行制定:主症表现:白带增多,伴有腰骶部坠胀,下腹酸胀痛。次药临床表现:有低热,疲乏无力,月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经期腹痛严重,大便溏结不调,小便黄,尿急痛。脉滑数或者弦滑,苔黄或腻,舌质偏红。

1.3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盆腔炎中医诊断标准及及湿热瘀结症候标准;年龄22~48岁;近3个月没使用治疗相关药物,没有相关药物过敏;临床依从性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1.4 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妇女;妇科肿瘤等严重妇科疾病及患有其他系统功能疾病者;同时服用其他方面疾病需要的中药;临床依从性差,难以坚持治疗。

1.5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予基础治疗,给予替硝唑注射液(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418)0.8g/24h,静脉滴注盐酸氧氟沙星(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256)0.2 mg/12 h,疗程14d。观察组在一般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刚藤颗粒(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1019),3袋/d,每天3次,连续服用12周。

1.6 疗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进行症候评分(湿热瘀结证候评分[2]:轻、中、重分别为2、4、6分,次症轻、中、重分别为1、2、3分);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根据《妇产科学》[5]中的评价标准。临床症状消失,无压痛,盆腔无肿块,为痊愈;B超检查子宫附件无异常;症状好转,彩超检查无肿块为显效;症状基本改善,彩超示肿块缩小为有效;症状无改善,彩超示肿块仍然存在为无效。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生活质量评价[6]:包含27个问题,总分119分,分数高低代表生活质量的好坏)。并于服药前、服药30 d后分别测定血液黏稠度。

1.7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金刚藤颗粒对慢性盆腔炎效果治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38,<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湿热瘀结证候评分

两组治疗后4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第8周、12周,观察组症候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0.01),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27,均>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5.793,均<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2.4 两组血液黏稠度比较两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聚集、全血高切和全血低切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52,均>0.05),观察组经过金刚藤颗粒治疗之后,血液黏稠度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4.693,均<0.05),见表4。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往往不易痊愈、迁延日久且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低热、烦躁坐立不安、下腹部不适及容易疲倦等多种并发症状,长时间不治会诱发出现各种神经衰弱症状群,如健忘、精神不振、失眠、心悸、烦躁及周身不适[7-9]。由于医疗条件不足,加上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患者对个人卫生原因等忽视,导致了近年来盆腔炎的发病不断提高,造成邻近器官炎症活全身感染传播,外生殖器炎症上的蔓延,若治疗不及时加上体制虚弱,往往导致疾病难以治愈[10]。

祖国传统中医学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慢性盆腔炎本病有较为全面且系统的认识。从病因病机上来看是由于湿热邪毒的乘虚入侵,聚集到胞宫,与气血互结,导致胞脉的遇阻,或者由于气血运行受阻,气机瘀滞,两胁胀痛,肝经的积郁,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久而久之内结成症瘕积聚[11]。发病过程来看,本病多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滞为标,由于湿从寒化,虚实夹杂,表现为本虚标实,或由于湿热未清,热毒内蕴,郁而化热,以寒热互见为主,也可以表现为湿热的表现[1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湿热瘀结证候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4 两组患者血液粘稠度比较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以活血化瘀理气、利湿化痰通经络,同时补肾健脾促运化为主。笔者运用金刚藤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金刚藤颗粒具有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等功效,治疗妇科各种炎症如盆腔炎、附件炎、炎性不育症、产后感染、炎性包块及乳腺增生等疗效显着,具有行血散淤、活血化瘀、通经消痞、通经利痹、疏通经络、消肿定痛之功效。西医药理学也发现金刚藤颗粒内含的小分子物质,具有广谱抗菌的功效;能解除子宫痉挛、抑制子宫充血;可改善微循环,调节内分泌,进而提高免疫功能[13]。

综上所述,金刚藤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液黏稠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丽梅.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1):47-48.

[2]许晓芬,张成燕.膈下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5): 7622-7623.

[3]张大德.归茴化癖汤改善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93-94.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2:245-246.

[5]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4.

[6]郝元涛,方积干.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封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说明[M].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

[7]吴丽华.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0,38(2):117-118.

[8]戴璐,张思超.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1):49-50.

[9]白亚苑.68例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169.

[10]谷风,严英.利湿化瘀中药对慢性盆腔炎血液流变学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1102-1105.

[11]曾倩,靳素萍,曾庆秋,等.盆腔炎性疾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S-IgA的相关性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2):211-212.

[12]李鑫,郭建生,师振予,等.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0):225-228.

[13]王艳华,侯荣娟,胡丽生,等.经输卵管注药介入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疼痛及阻塞性不孕的路径探讨和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杂志,2010,22(11):1042-1047.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3.046

R711.33

A

1671-0800(2016)03-0370-03

2016-01-02

(本文编辑:姜晓庆)

315731浙江省象山,象山县红十字台胞医院

陈丽君,Email:25387206 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