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缪亚萍,梁芳红

作者单位: 313200浙江省德清,德清县人民医院

胆结石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进行手术治疗,然而由于手术具有一定风险性,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就需要配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1]。本研究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30~65岁,平均(45.4±10.7)岁;对照组男22例,女38例;年龄31~ 66岁,平均(46.9±11.3)岁。入选患者均经过B超及CT诊断确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1)对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并且及时对患者体温、脉搏、心率等进行记录;(2)指导患者饮食和合理用药,尽量让患者多食用营养丰富并且易消化的食物。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所涉及到的内容包含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其中术前护理主要包含了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中护理则体现在监测患者生命指标,配合医生治疗;术后护理则体现在患者病情监护、术后并发症预防、饮食引导和健康教育等,以充分体现出患者护理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指标:显效表示患者术后胆结石临床症状均消失,患者也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有效则表示患者术后胆结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术后并发症偶有发生;无效表示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消失,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2]。对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其中护理满意度主要包含护理人员护理能力、健康教育等5项指标,满分为50分,10分代表最满意,0分则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及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显效4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215,P< 0.05)。

2.2 两组一般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3 讨论

伴随着的年龄不断增长,胆结石发病率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并且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患者[3]。全面护理模式作为一种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护理模式被提出来,并且应用到胆结石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当中,尤其是针对为围术期的各个环节,要求为胆结石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4]。针对患者在术后出现的疼痛情况,则在患者手术之前就需要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对患者手术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并制定相应救治准备方案。

本文对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对患者开展术前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病情和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且及时、准确的对患者脉搏、血压、心率等指标进行记录。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也需要指导患者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也协助患者完成术前的各项检查;(2)术中护理,当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采取科学的手术体位,并且向患者讲解手术流程,安抚患者紧张情绪,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强化患者治疗依从性;(3)术后护理,在手术完成后,需要保持患者头部侧偏,保障患者进行常规吸氧,在患者麻醉清醒以后,辅助患者行半卧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及翻身,以避免增大患者活动拉力,对伤口造成影响,此外辅助患者下床活动也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针对患者术后营养,在手术24h以后可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流食,在增强患者抵抗力的基础上,也能够促进患者得到快速恢复,术后1周则避免食用豆类食物,并且所食用食物也要以高蛋白和低脂肪为主。针对患者并发症护理,患者在术后较常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的切口疼痛、呕吐、切口出血等,针对这些并发症需要及时做好防治方案,并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防止上述所提到并发症发生。针对出院健康教育,则需要在患者出院之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属胆结石预防和术后相关护理知识,并鼓励患者出院以后保持适度的运动和心情愉悦,定期随访观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