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红,毛德强,王 燕

(1.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00016;2.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00042;3.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100191)

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以及人口的老年化不断加剧等因素的影响,肿瘤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在中国,肿瘤已列城市居民死因的第1位[1]。本文利用2001~2005年重庆市4个肿瘤监测区的女性肿瘤发病登记资料,分析女性肿瘤的总体发病情况和女性肿瘤在发病年龄上的分布特征情况,以提供女性肿瘤防治工作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肿瘤新发病例资料来自2001~2005年重庆市4个区(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肿瘤监测点的“肿瘤报告卡”,所有病例诊断明确,其中Ⅰ级诊断占52.3%(经病理、细胞学及骨髓片检查诊断),Ⅱ级诊断占44.7%(经CT和/或放射、B超、生化、手术等方法诊断),所报病例均按国际疾病分类(2001~2003年参照ICD-9,2004~2005年参照ICD-10)进行编码,按病种进行汇总统计,并由区、市两级疾病控制中心进行逐级整理、审核、比对、剔重。人口资料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3]的相应年份人口资料。

1.2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录入微软Excel2003,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女性肿瘤总体发病情况 见表1。结果显示,2001~2005年该监测人群的女性肿瘤发病率为410.6/10万,平均年发病率为82.1/10万。年发病率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36),2005年女性肿瘤发病率较2001年增高了18.7/10万,增幅达25.3%。

表1 重庆4个监测区2001~2005年女性肿瘤发病情况

2.2 2001~2005年女性主要肿瘤的构成和顺位 见表2。乳腺癌在2005年首次排列女性肿瘤发病的第1位,在这之前的2001~2004年,它居第2位,支气管肺癌则居第1位。宫颈癌的发病在2001~2003年居第 7~9位,但在 2004年和 2005年,它跃居第3位。此外,在2005年,进入女性肿瘤发病前10位的还包括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等 5种消化道肿瘤和卵巢癌、子宫体癌等2种女性生殖器肿瘤。2005年的前10种肿瘤也几乎是2001~2004年该监测区人群的前10种肿瘤,仅2002年除外,这10种肿瘤的发病占所有肿瘤发病的70%左右。

2.3 女性前10位肿瘤的发病年龄特征 见表3。汇总2001~2005年所有的女性肿瘤发病资料,按发病年龄中位数由低到高排列,前5种疾病分别是:宫颈癌(43.0岁)、卵巢癌(48.9岁)、乳腺癌(50.0岁)、子宫体癌(53.0岁)和胃癌(57.9岁),可见,前4种疾病都是女性特征明显的疾病。宫颈癌、乳腺癌和子宫体癌的四分位间距较小,分别为14.0、14.0和12.5岁。提示这3种疾病的发病年龄分布比较集中。发病年龄的P5~P95范围,乳腺癌为 34.2~72.5岁,宫颈癌为29.0~74.0岁。

表2 重庆4个监测区2001~2005年女性主要肿瘤的构成和顺位

表3 重庆4个监测区2001~2005年女性前10位肿瘤的发病率及年龄特征

3 讨 论

2004年全国肿瘤登记报告城市地区女性肿瘤的发病率是235.65/10万[4],杨玲等[5]对中国2005年女性肿瘤的发病估计值是140.6/10万,与之相比,本次重庆 4个监测区 2001~2005年女性肿瘤的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尤其是2001~2005年4年间发病率增幅达25.3%,值得重点关注。女性肿瘤发病率近年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样也出现在北京、上海、大连、深圳等城市的相关报道中[6-9],该现象是否与肿瘤的诊断、报告水平提高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女性肿瘤中乳腺癌的预防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卫生问题,欧美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较高[10]。据报道,乳腺癌在欧洲占女性肿瘤发病的27.4%,居第1位[11]。总体来看,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处于全球的较低水平[10],但已占多个大城市女性肿瘤发病的第1位[12]。而本次重庆市的统计结果中也呈现2005年乳腺癌跃居女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特点,表明乳腺癌对中国女性的健康威胁应引起更多重视。对乳腺癌的预防方面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如筛检被认为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必要方法。在大规模人群中作筛检时初筛年龄的确定尤其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约一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在50岁之前发病,90%的患者发病年龄在34.2~72.5岁,因此,建议初筛年龄不宜超过35岁。此外,加强公众的健康信息也是预防乳腺癌的好方法,已经证实乳腺癌的发病与年龄、种族、体质量增加、饮酒、母乳喂养等多种因素有关[13]。

宫颈癌也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本次结果显示宫颈癌在2004~2005年居女性肿瘤发病的第3位,对其预防的意义也十分重大。筛查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宫颈癌防治方法,目前国内外对宫颈癌初筛年龄的确定各有不同[14]。本次结果显示,宫颈癌是所有女性肿瘤中发病年龄中位数最小的疾病,约一半的患者在43岁前发病,90%的患者年龄为29~74岁,因此,建议宫颈癌的初筛年龄不宜超过29岁。此外,卵巢癌、子宫体癌等其他女性生殖器肿瘤的发病年龄中位数也偏低,对它们的防治也宜较早展开。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10-1-4 2007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EB/OL].(2008-09-10)[009-5-22]h 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zw gkzt/ptjn j/year 2008/10.htm.

[2] 重庆市统计局.统计年鉴(重庆2006)[M/OL].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009-5-22].http://www.cqtj.gov.cn/tjnj/2006/menu.htm.

[3]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统计年鉴(重庆2007)[M/OL].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2009-05-22].h ttp://www.cqtj.gov.cn/tjnj/2007/menu.htm.

[4]张思维,陈万青,雷正龙,等.中国肿瘤登记处 2004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分析[J].中国肿瘤,2008,17(11):909.

[5]杨玲,李连弟,陈育德,等.中国 2000年及 200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估计与预测[J].中国卫生统计,2002,22(4):218.

[6]李玲,王启俊,祝伟星,等.北京城区主要肿瘤发病率时间趋势分析及预测[J].中国肿瘤,2002,11(10):576.

[7]哈楠,计凤妹.2002~2005年上海市松江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08,17(7):557.

[8]邹积丰.大连市1991~2005年恶性肿瘤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12(24):1525.

[9]林佩彤,梁桂玲,刘颜.深圳市2000~2004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J].医学信息,2006,19(4):576.

[10]Curado M P,Edw ards B,Shin HR,et al.Cancer incidence in five continents.Vol.IX[M].Lyon:IARC,2007.

[11]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New European cancer figures for 2004-Cancer experts say major efforts needed against the big four killers[EB/OL].(2005-02-17)[2009-05-22]http://www.iarc.f r/en/media-centre/pr/2005/pr159.htm l.

[12]张思维,陈万青,孔灵芝,等.中国部分市县 2003年恶性肿瘤发病年度报告[J].中国肿瘤,2007,16(7):494.

[13]Martin C,Mahoney,Therese B,et al.Opportun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breast cancer prevention through risk reduction[J].CA Cancer JClin,2008,58:347.

[14]王春晓,佟林林,孙淑娥.宫颈癌流行病学调查和筛查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