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妩燕,鲁建央,勒都晓兰,段 芹,王合春,钟朝晖

(1.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400016;2.重庆市健康教育所 400060;3.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00016)

联合国《2008年艾滋病流行状况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全球累计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达3 300万,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40%是15~24岁的青年人。从生理上说,这个年龄段人群性发育已趋于成熟,在心理方面必然会产生性的欲求,但由于生理、心理和卫生知识缺乏等因素,导致他们容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等高危行为,从而成为容易感染艾滋病的弱势群体[1]。由于艾滋病至今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青年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已成为预防艾滋病在中国蔓延的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手段[2]。本调查旨在了解重庆市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重庆市非主城区(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采取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抽取9所职业学校1 582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 507份。

1.2 调查方式及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根据《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及《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指标并结合职业学生特点自行设计。实行匿名自填表式问卷调查。由经培训的调查员现场解释问卷填写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完成,现场收卷。调查后,对所有资料进行手工及计算机纠错,剔除不合格问卷。将调查问卷中的艾滋病防治知识10题进行赋分,每题1分,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不知道为 0分,满分10分。对于单项缺失者,该题不予统计。

1.3 资料整理与分析 对合格问卷进行统一编码,用Epidata 3.02建立数据库及逻辑检错,双录入核对后应用SAS8.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接受调查的1 507份有效问卷中职业学校学生年龄为14~23岁,平均为16.8岁。男生649名,占43.1%;女生858名,占56.9%。汉族学生847名,占56.2%;土家族学生483名,占32.1%;苗族学生149名,占9.9%;其他少数民族学生28名,占1.8%。渝西经济走廊学生 293名,占 19.4%;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学生1 214名,占80.6%。

表1 重庆市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情况( ±s)

表1 重庆市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情况( ±s)

传播途径相关知识得分高于非传播途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7,P<0.000 1)。

内容单题得分 总计传播途径3.67±1.17 1.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0.93±0.26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共用针具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0.92±0.27 3.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有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她的孩子 0.86±0.35 4.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 0.52±0.52 5.保持一个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伴侣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 0.45±0.50非传播途径2.85±1.32 6.同教室上课不会感染艾滋病 0.85±0.36 7.拥抱,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 0.80±0.40 8.共用厕所,游泳池不会感染艾滋病 0.53±0.50 9.共餐,共用水杯不会感染艾滋病 0.37±0.48 10.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0.31±0.46合计6.54±2.00

2.2 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情况 见表1。学生总体平均得分为(6.54±2.00)分。艾滋病传播途径平均得分为(3.67±1.17)分。在三大传播途径中,血液传播途径和母婴传播途径得分较高,单题得分均大于0.8分。性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较低,“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保持1个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伴侣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得分分别为(0.52±0.52)和(0.45±0.50)分。非传播途径平均得分较低,为(2.85±1.32)分。“共餐,共用水杯不会感染艾滋病”得分为(0.37±0.48)分;“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得分最低只有(0.31±0.46)分。传播途径平均得分高于非传播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7,P<0.000 1)。

2.3 影响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的单因素 见表2。

表2 重庆市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单因素分析

2.4 影响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3。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学生知识得分的因素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为因变量,性别、民族、地区为自变量。得分大于或等于6赋值为1,得分小于6赋值为0;男生为1,女生为2;汉族为1,土家族苗族为2;渝西经济走廊为1,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为2。结果显示,性别、地区对得分有影响。男生、渝西经济走廊学生得分较高。民族对得分情况无影响。

表3 影响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重庆市根据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的差异,将全市划分成三大经济区,即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较都市发达经济圈(以主城区为内核)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迎战艾滋病——中国艾滋病现状和需求报告》中指出,居住地区、贫穷等社会因素被认为是促进艾滋病流行的潜在危险因素。职业学校学生相对其他青年学生而言,将更早进入社会,在校期间对他们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使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技能,有助于保护他们不受艾滋病侵害。因此,对非主城区(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研究,探讨具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在校职业学校学生总体平均得分为(6.54±2.00)分,表明他们已掌握部分艾滋病防治知识。这归功于近几年社会各界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但是对非传播途径部分知识的缺乏,尤其是对“共餐、共用水杯不会感染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得分较低,暴露了学生对艾滋病知识认识不全面。由此反映出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不足。

学校作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在青年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以学校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全民卫生宣传教育才是预防艾滋病在中国蔓延的最有效的手段[3]。但是当前学校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尚处于完成任务式的被动教育状况,没有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普遍重视,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导致学生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规范化艾滋病健康教育。因此加强学校艾滋病教育势在必行。学校可在大众传媒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同时,采取多种宣传教育手段,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4],进行同伴教育、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等[5],提供学生系统正规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学校学生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掌握程度不及传播途径,这与其他相关调查结果一致[6-7]。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可以导致人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或恐惧心理,不利于形成包容和谐的社会氛围,同时亦会降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8]。但在三大传播途径中对性传播途径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亦缺乏正确使用安全套的防护意识。当今青年学生的性观念日趋开放,婚前性行为增多,与之相对应的是预防意识的淡薄和预防技能的缺乏,这种性行为与防病知识相分离的现象已置青年学生于感染 HIV的高危境地[9]。所以,今后要把握宣传重点,加大非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另外有必要对其进行性道德教育,加强安全套作用的宣传教育,对性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倡导洁身自爱的健康生活方式。

分析发现,性别、地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有影响,男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总体上优于女生,这与相关文献一致[10-11]。这可能与女生受传统思想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较大,对待性问题不及男生开放,因此寻求性知识的主动性比男生差[12]。学校应针对女生更加细腻敏感的心理,采取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形式,增强女生对艾滋病防护知识的了解。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不如渝西经济走廊,同时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较渝西经济走廊落后。由于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印刷媒介、广播等)的拥有及接触水平相对较低等[13],致他们获取防治知识的机会及途径相对较少。本调查中不同民族对学生得分情况影响不显着。由于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所调查少数民族学生得分情况可能主要受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今后应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等因素,建立完善的基层健康教育机构,开展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1]谢新华,王顺冬.中国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研究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9):862.

[2]方为民,沈敏,吴韶彬,等.武汉市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现状及需求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1):49.

[3]洪霞,方为民,张连生.医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9):3096.

[4]马迎华,王超.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需求[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11.

[5]陈晓宏.同伴教育在预防青少年艾滋病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4):301.

[6]李恬,李莉,毛晓英,等.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407.

[7]吴祖达,林嗥,王晶.某市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知信行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6.

[8]冯连贵,丁贤彬,彭传轮,等.消除艾滋病相关社会歧视的策略[J].重庆医学,2006,35(24):2295.

[9]董蕾,钱跃升,张晓菲,等.不同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78.

[10]杨国平,王湘苏,黄明豪,等.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403.

[11]王华东,文育锋,姚应水,等.农村艾滋病流行区高三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299.

[12]李锦,蒋丽娟,王文艺,等.大专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性别差异[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529.

[13]李日春,胡俊峰.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