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义军,陈继昌,曾红军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545001)

自1978年首例体外受精婴儿在英国降生,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作为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手段已越来越被广大不孕症患者所认识及接受,随着A RT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ART婴儿出生,他们的健康状况也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双胎妊娠在A RT中较为常见,它与自然妊娠双胎是否存在差别?目前国内外均有不同的报道。本文对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间试管婴儿双胎与自然妊娠双胎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在本院生殖助孕中心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试管婴儿,IVF-ET)怀孕并在本院出生的30例双胎妊娠,60例新生儿为实验组,同期自然受孕的89例双胎妊娠(宫内死胎1例新生儿),177例新生儿为对照组。

1.2 方法 详细统计其临床资料,包括产妇年龄、妊娠天数、分娩方式、妊娠期合并症、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新生儿围生期疾病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 t检验,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产妇情况比较 实验组产妇年龄较对照组明显偏大,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1,P<0.01);实验组的产妇剖宫产、早产、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糖尿病、胎儿宫内窘迫、妊娠贫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双胎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比较 实验组的胎龄、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均大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围生期疾病比较 实验组极低体质量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呼吸暂停、低血糖、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感染、畸形、死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1 两组双胎产妇情况比较

表2 两组双胎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双胎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比较()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t P新生儿例数 60 177胎龄(d) 254.40±13.42252.50±18.970.598 >0.05体质量(g) 2375±426 2287±490 1.244 >0.05身长(cm) 46.9±3.6 46.8±3.4 0.159 >0.05头围(cm) 30.7±1.6 30.5±1.9 0.544 >0.05胸围(cm) 29.7±1.9 29.5±2.0 0.728 >0.05

表3 两组双胎新生儿围生期疾病比较[n(%)]

3 讨 论

随着ART的日趋成熟及临床的广泛应用,A RT导致的双胎妊娠在临床明显增加。2000年有学者研究发现,ART过程中多胎的发生率可达30%~40%,且双胎妊娠占多胎妊娠的80%以上。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总分娩数7070例 ,其中双胎分娩总数为119例,其发生率为16.83‰,其中IVF-ET技术妊娠双胎30例,占双胎妊娠的25.2%,自然妊娠双胎89例,其发生率为12.59‰。根据世界协作研究组报道:欧洲大多数国家双胚胎移植双胎发生率稳定于25%[1],本文研究表明,ART双胎妊娠发生率为25.2%,与该报道接近;但双胎自然妊娠率明显高于覃耀明[2]报道的广西农村双胎发生率(2.78‰),原因可能与在本院生产的产妇中来自周边县、市的高危产妇所占比例较大有关。

在产妇情况比较方面,本研究发现IVF-ET双胎妊娠产妇年龄较自然妊娠双胎产妇年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王旭红和沈月华[3]及 Anja等[4]报道的相同,这可能与IVF-ET双胎妊娠产妇从不孕症的诊断成立到治疗后怀孕成功一般需要花费较长的一段时间有关。虽然两者在年龄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在产妇剖宫产、早产、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糖尿病、胎儿宫内窘迫、妊娠贫血的发生率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表明,虽然IVF-ET双胎在胎龄、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均大于自然妊娠双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新生儿围生期疾病比较中,两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了IVFET双胎与自然妊娠双胎在宫内的生长发育、生后并发症等均相似,生后具有相同的生存质量。国外有报道IVF-ET单胎妊娠与自然妊娠单胎相比,母婴并发症、新生儿结局均无差异,但在IVF-ET双胎妊娠的并发症问题上仍存在争议,Luck等[5]认为,两者并发症等相似,无明显差异,与本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试管婴儿双胎与自然妊娠双胎在母亲产前并发症、出生时体格发育指标、生后围生期疾病均无明显差异,表明ART出生的双胎新生儿是安全的[3],与自然妊娠双胎新生儿具有同样的生存质量。

[1]Anja P.IVF/ICSI twin pregnancies:Risks and prevention[J].Hum Reprod ,2005,11(6):575.

[2]覃耀明.广西农村657例双胎新生儿情况分析[J].广西医学,2008,30(2):226.

[3]王旭红,沈月华.双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出生新生儿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5):109.

[4]Anja P,Anne L ,S teen R,et al.Neonatal outcome in a Danish national cohortof 3438 IVF/ICSI and 10362 non-IVF/ICSI tw ins bom between tw in 1995 and 2000[J].Hum Reprod ,2004,19(2):435.

[5]Luck B,Brow n MB ,Nagent C,et al.Risk factors for adverse outcomes in spontaneous versus assisted conception twin pregnancies[J].Fertil Steril,2004,8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