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剑,张绍伟△,刘建国,马丽霞

(1.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563003;2.贵阳市口腔医院 550002)

牙周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贵州省城乡35~44岁中年居民的牙周疾病的现状、特点及规律。在贵州省卫生厅的支持和指导下,对贵州省6个县市2005~2006年中年居民牙周疾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同时对其生活习惯及行为进行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根据贵州省城乡特点,按经济情况抽取6个市县,其中3个为城市类(贵阳市、遵义市和都匀市),3个为农村类(仁怀市、紫云县和黎平县)。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定18个社区/乡镇36个观测点的35~44岁常住中年居民,男女各半,共792人。

1.2 方法 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检查方法》[1-2]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3]的有关要求执行。口腔临床检查部分由固定的临床检查员对792名受检居民32颗恒牙的牙周情况进行检查;问卷调查由调查员进行一对一现场询问的方式完成,问卷内容包括家庭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和行为等相关问题。

1.3 质量控制 临床检查者固定3名,临床检查记录员固定3名,问卷调查员固定2名,所有调查人员均为口腔专科医生,调查进行前均经过全国流行病调查技术组培训合格,并持有相关证书。每名受检居民口腔检查时间为5min,问卷调查时间为20min。

1.4 统计学处理 对收集的检查表及问卷整理后通过EPIDATA录入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牙周疾病情况 贵州中年居民牙龈出血、牙周结石、牙周袋及牙周附着丧失检出率见表1、2。从表1可知,贵州省中年居民的牙龈出血率为79.7%,其中城市76.1%,乡镇83.3%,城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6,P<0.05);男性78.3%,女性81.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943,P>0.05)。贵州省中年居民的牙周结石检出率为96.6%,其中城市97.6%,乡镇95.6%,城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6,P>0.05);男性98.5%,女性94.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7,P<0.05)。从表2可看到贵州省中年居民的牙周袋检出率为 21.0%,其中城市19.7%,乡镇22.2%,城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4,P>0.05);男性22.7%,女性19.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2,P>0.05)。贵州省中年居民的附着丧失检出率为16.4%,其中城市12.1%,乡镇20.7%,城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9,P<0.05);男性19.7%,女性1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1,P<0.05)。

2.2 相关因素分析 将受检者的性别,城乡居住环境等基本信息,是否吸烟、喝酒及喝茶等生活习惯,是否刷牙、使用牙线及使用牙签等口腔卫生习惯作为回归模型的自变量进行分级、单因素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城乡使用牙线对牙龈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吸烟对牙周结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对牙周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城乡、喝酒及使用牙签对附着丧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发生牙龈出血的危险性高于城市居民;有吸烟史是发生牙结石、牙周袋的危险因素;男性居民发生牙周结石和附着丧失的危险性高于女性居民,使用牙签可降低附着丧失的发生率。自变量、分级及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表1 贵州省中年居民牙龈出血、牙周结石检出情况(%)

表2 贵州省中年居民牙周袋、牙周附着丧失检出情况(%)

表3 贵州省中年居民牙龈出血、牙周结石、牙周袋及附着丧失相关因素分析(人)

3 讨论

贵州省中年居民的牙龈出血率稍高于全国平均检出率[4],与其他省份调查结果接近[5],女性高于男性,乡镇高于城市;牙周结石检出率与全国平均检出率相近,与其他省份调查结果接近[5],男性略高于女性,城乡之间无差异[4];牙周袋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及男女之间无差异[4];附着丧失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乡镇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与全国检测结果一致[4]。这表明贵州省中年居民牙周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许多中年人认为牙周病是一种生理现象,不重视口腔保健及口腔卫生相关。城市居民的牙龈出血、牙周附着丧失检出率等均低于乡镇居民,可能与城市居民接受卫生保健机会多、经济水平相对高及受教育程度高而关心自我口腔健康等因素有关。

董天贞等[6]调查认为吸烟是一种与牙周病有密切联系的个人行为,是牙周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认为急性牙龈炎、急性坏死性牙龈炎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均与吸烟有密切关系,认为吸烟是评估个体牙周炎危险度的一个关键指标[7-10]。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吸烟危害牙周健康的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几种因素:损伤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吞噬功能,使牙周抗感染的能力受损;吸烟者的菌斑和牙周结石量也增多,进而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吸烟改变了宿主的防御功能,使牙龈局部血流量下降[11-15]。本次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了吸烟与牙周结石、牙周袋的形成关系密切,因此在牙周炎的预防和治疗中,戒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牟锡波[16]研究认为饮酒可影响血液的微循环,使牙周组织抵抗力下降,但导致牙周炎的发生具体原因待以后作进一步研究,本次调查发现喝酒与牙周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

本调查结果显示贵州中年人群牙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较为严重,可能与贵州省社会经济状况欠发达导致农村或低收入人群不能承担口腔服务所产生的费用,同时口腔保健意识不足及没有获得相应口腔诊疗资源等因素有关。因此,大力在乡镇开展口腔保健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要求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求口腔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好口腔卫生宣教工作,帮助纠正人群不正确的旧观念和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尽可能提供口腔卫生检查及牙周洁治,有效减少牙周病的发病率。

(志谢:衷心感谢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游明璇,贵阳市口腔医院冯萍、李燕、刘志娟,贵州省人民医院章锦花,贵阳医学院周瑛、梁燕、卢虹,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邓倩,贵州省疾控中心何妮及本院口腔医务人员给予的帮助。)

[1]WHO.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M].4th ed. Geneva:WHO,1997:7-8.

[2]李刚.临床口腔预防医学[M].2版.北京:中国图书出版社,2002:2-14.

[3]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0.

[4]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42.

[5]韩晓兰,高永梅,陶小珍,等.不同年龄组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研究[J].安徽医药,2008,12(10):919-920.

[6]董天贞,岳玲,张芸,等.387例口腔门诊患者基本口腔保健知识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5):1860-1864.

[7]赵雪,刘静波,王宏岩,等.成年人牙周炎流行因素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6,22(6):625-628.

[8]Albandar JM.Global risk factors and risk indicators for periodontal diseases[J].Periodontol,2002,29:77.

[9]史俊南.现代口腔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18-419.

[10]Takanari M,Steven W,Friedrichsen SW,et al.Age and smoking status are ass ociated with toot loss during long term supportive periodontal therapy in Brazilian patients [J].J Evidence-based dental practice,2007,8(1):22-23.

[11]吴坚,唐倩,梁焕友,等.吸烟对牙周基础治疗前后RANK L/OPG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7):2625-2629.

[12]高颖,林崇韬,陈莹.尼古丁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纤维结合蛋白合成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25(3):432-435.

[13]孙晓强,刘晓勇,王瑛弢,等.吸烟对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的影响[J].北京口腔医学,2006,14(1):27-29.

[14]Moimaz SA,Zina LG,Saliba O,et al.Smoking and periodontal disease:clinical evidence for an association[J].Oral Health Prev Dent,2009,7(4):369-376.

[15]Terrades M,Coulter WA,Clarke H,et al.Patients′knowledge and views about the effects of smoking on their mouths and the involvement of their dentistsin smoking cessation activities[J].Br Dent J,2009,207(11):E22.

[16]牟锡波.影响牙周炎的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