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美琪,孔 亮,邢福英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14041)

颅内感染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检测其颅内压对诊治及预后评估非常重要。颅内压检测方法可分为创伤性和无创性两种。目前,神经内科普遍采用腰椎穿刺法测定颅内压,但可能发生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甚至有诱发脑疝的风险。视觉闪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fVEP)可以反映整个视觉通路的完整性[1],当颅内压增高时,电信号在脑内传导速度减慢,fVEP波峰潜伏期延长,延长时间与颅内压值成正比。本文采用fVEP无创颅内压法与腰椎穿刺法检测颅内压,比较两者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探讨fVEP无创颅内压检测技术在颅内感染中应用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12月本院神经内科诊断为颅内感染的住院患者33例,其中病毒性脑炎26例,细菌性脑炎5例,真菌性脑炎2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15~67岁,平均47.2岁;首发症状为头痛发热者20例,伴有呕吐者11例,精神症状者15例,癫痫发作者8例,意识障碍者3例;33例患者在检测前6h均未使用过脱水剂;33例患者均排除严重影响双侧视觉通路的垂体病变、严重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严重肝功能损害、严重酸中毒及不合作者。

1.2 方法 采用NIP-310型无创颅内压检测仪(重庆海威康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进行fVEP检测,按其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患者取平卧位,双眼闭合,放置电极部位去脂导电准备(先用乙醇去脂,再用饱和氯化钠盐水导电),8mm葵花电极分别置于枕骨粗隆上左右3cm处,参考电极置于中线前额发迹处,接地电极位于眉间。电极间阻抗低于50kΩ,将眼罩紧贴于眼眶并固定好,刺激条件为发光两极管阵列分置于一对眼罩中,闪光刺激频率1.0Hz,闪光脉冲宽度2ms,闪光次数30次,眼罩发光亮度20000cd/m2。从诱发电位的特征曲线上确定Ⅲ波峰潜伏期,由计算机自动测算颅内压值。33例患者的腰椎穿刺颅内压检测均在fVEP完成后立即进行。fVEP波形的识别:正常人fVEP波形,基线上为负波(negtive,N)。fVEP的Ⅲ波以内为早期成分,Ⅳ波以后为晚期成分。早期成分代表光信号经视网膜转换成电信号传递到枕叶皮质的电活动,波形相对稳定,晚期成分为枕叶皮质活动,变异较大。基线上为负波。Ⅲ波的特征是较早出现的大波峰,其波幅较大,该波左边或右边为明显的波谷,若出现双峰且两个大波峰间距较大,则Ⅲ波为第2个大波峰,即N2波,其神经发生源为枕叶皮质,反映电活动经视网膜沿视觉通路传递到枕叶皮质所需的时间。因此,Ⅲ波潜伏期能代表颅内压增高对视觉通路的影响,且波形较稳定,易于识别。

2 结 果

fVEP无创颅内压检测值为(220.85±38.14)mm H2O,腰椎穿刺检测值为(213.36±36.63)mm H2O,经配对t检验,提示fVEP无创颅内压测量值与腰椎穿刺测量值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者可互相替代。fVEP无创颅内压测量值与腰椎穿刺测量值结果存在显着的相关性(r=0.806,P<0.05)。

3 讨 论

颅内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引起的脑及脑膜的炎症性疾病,多数呈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压增高。起病时常有感染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血象增高等。部分病例有意识障碍、精神错乱、肌阵挛及癫痫发作等,严重者数天内发展至深昏迷。临床通常采用腰椎穿刺法作脑脊液检查,并测量脑脊液压力来获取颅内压数值。

1981年有学者发现严重颅脑外伤和脑积液患者fVEP的N2波潜伏期延长,并认为这种潜伏期延长与颅内压增高有关,1984年其又进一步提出在脑积水和脑水肿患者中fVEP的N2波潜伏期与颅内压存在线性关系。张丹等[2]对脑出血患者进行fVEP检查,N2波与脑出血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幺宪伟等[3]研究表明,fVEP各波潜伏期延长同颅内压增高之间存在正相关,其中以N2波相关系数最大。王延民等[4]研究表明,患者颅内压数值越高,N2波潜伏期越长。

1986年,有学者公开一种无创颅内压的估测方法,认为脑视觉诱发电位的第二负向波(N2波)的延迟时间与颅内压有直接关系,因此采用一种微电脑装置进行视觉刺激并测量N2波的延迟时间,然后对照N2波延迟时间与颅内压值的关系,求得颅内压值。

周冀英等[5]使用fVEP无创颅内压检测与腰椎穿刺测压或脑硬膜外测压检测技术对152例颅内高压患者(脑出血,脑膜炎,脑外伤,脑梗死等多种疾病)进行了研究,不同检测方法比较颅内压,发现fVEP无创颅内压检测的颅内压与有创颅内压检测显着相关,一致性较好。叶珩等[6]研究表明,无创检测颅内压与有创检测颅内压之间具有直线关系,Desch[7]发现随着颅内压的不断增高,N2潜伏期持续延长,N2潜伏期和颅内压呈正相关,与脑灌注压呈负相关。

由于迄今为止对N2波的识别以及N2潜伏期的判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标准,fVEP波形、波幅变异较大,有时往往较难选中N2波的取值点,从而影响颅内压检测值的准确性。李春辉和陆兵勋[8]建议选用N2波的中点潜伏期作为颅内压监测的指标。周青等[9]的一项研究认为,fVEP和腰椎穿刺测定颅内压的结果基本接近,可以直接反映出颅内压的改变趋势,尽管N2波形变化较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N2波的中点潜伏期可以作为测量颅内压的依据。

本组研究表明,fVEP无创颅内压测量值与腰椎穿刺测量值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VEP无创颅内压测量值与腰椎穿刺测量值结果存在显着的相关性,与文献报道是一致的。作者认为,fVEP无创检测颅内压结果可靠,操作安全便捷,便于动态复查和随访,与颅内压腰椎穿刺术检测法相比,更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尽管作者认为fVEP可准确无创地测定颅内压值,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操作者确定Ⅲ波峰潜伏期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测定后果,fVEP受年龄因素影响,年龄高于60岁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潜伏期会延长[10],尽管N2波的取值点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个别不典型的波形,还需要积累更多经验进行确定。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其结果会越来越准确可靠。

[1]牛荣东.无创颅内压监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5(4),259.

[2]张丹,彭国光,董为伟.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判断[J].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278-1279.

[3]幺宪伟,陆兵勋,李艳丽,等.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监测颅内压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6):558-560.

[4]王延民,刘智晓,张赛.颅脑创伤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的应用及其意义[J].武警医学,2009,20(4):316-318.

[5]周冀英,彭国光,程远,等.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监测颅内压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0):1829-1830.

[6]叶珩,霍家聪,陈纯波,等.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可行性研究[J].广东医学,2011,32(14):1877-1879.

[7]Desch LW.Longitudinal stability of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hydrocephalus[J].Dev Med Child Neurol,2001,43(2):113-117.

[8]李春辉,陆兵勋.颅内压监测中闪光视觉诱发电位N2波特点分析及N2波潜伏期最佳测量方式的选择[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1):54-56.

[9]周青,徐如祥,郭希高,等.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应用中的N2波的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0):8095-8098.

[10]李春辉,陆兵勋,尹恝,等.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监测颅内压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杂,2003,16(5):2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