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春,彭 程,刘翠兰,衡 鲲

(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儿科 638000)

食管裂孔疝(hiatus hernia,HH)在儿童期主要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临床表现为胸骨后受压、胸闷、腹痛等非特异性胃肠症状,主要病理为膈食管裂孔扩大,环绕食管的膈肌脚薄弱,致使腹段食管、贲门和胃底随腹内压增高,经宽大裂孔进入纵隔。而内镜检查时仅能观察到食管及胃腔内组织损害和腹段食管、贲门、胃底解剖位置上移的情况。现将本院应用胃镜诊断HH儿童69例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10月本院进行胃镜诊断为食道裂孔疝的儿童患者69例,其中,男47例,女22例;0~1岁22例,1~3岁20例,3~5岁10例,5~14岁17例。

1.2 方法 采用前视式电子胃镜(型号Olympus Q240X/Q260X)检查。患者静脉麻醉,左侧卧位,胃镜下观察:(1)食管、胃腔组织损害情况;(2)齿状线与门齿的距离;(3)齿状线与膈食管裂孔压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否则测距离;(4)观察Z线下方管腔有无扩大、松弛,远侧有无膈食管裂孔压迹形成,并在在退镜时作高位反转观察食管裂孔的情况;(5)隔上有否疝囊。

2 结 果

食管黏膜炎和出血及胃轻度炎性损害69例;齿状线与门齿距离10~32cm不等;齿状线上移,大于2cm 60例;贲门口扩大松弛69例,胃底变浅46例,食管末端管腔变宽变直36例;胃黏膜疝突出入食管腔34例,隔上见疝囊13例。

3 讨 论

儿童HH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及钡餐检查,发现纵隔有胃泡影,贲门、胃底进入纵隔、腹段食管缩短等X线征象。随着内镜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广泛应用,通过胃镜下观察膈食管裂孔压迹与食管胃交界的解剖位置关系来判断有无HH存在。现就69例HH患儿在胃镜下观察情况,讨论如下。

3.1 门齿至齿状线距离 本文测得该距离差距太大,即10~32cm不等。分析其原因:儿童期食管长度随着年龄增长,新生儿食管全长10~11cm,1岁时约12cm,5岁时16cm,年长儿达20~25cm[1]。与同年儿童个体身高相一致,在儿童0~1岁时身高增长25cm,1~2岁增长10cm,2岁至青春前期每年增长5~7cm[2],而不同年龄、身高,门齿至齿状线距离在改变。并且在胃镜观察操作过程中门齿至齿状线的距离与头部位置、镜身滑动、腹内压等密切相关。故此距离在儿童不同年龄具有明确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门齿至齿状线距离不能确定标准距离,不能作为HH的诊断标准。

3.2 齿状线上移 正常人的齿状线与食管裂孔解剖位置在同一水平位置,而HH患者齿状线上移至食管裂孔之上。随着内镜在临床应用增多,对HH在内镜下的表现积累增多,对齿状线上移的距离有不同标准。确定数据为1.5cm或2cm。这些数据的差异,分析其可能原因:操作者在压痕位置确定监测点选择不同,同时测量方法可能不一样。使得齿状线上移距离存在测量误差。本文测得此距离均为2cm以上,作者认为需上移2.0cm作为标准为好。但齿状线上移距离低于2cm者,不能除外HH,应有其他内镜下征象与之相结合来进行HH的内镜诊断。

3.3 食管末端正常生理形态改变 正常人食管在通过膈食管裂孔处,存在第3个生理狭窄,在胃镜下可以观察发现该处食管腔狭窄、弯曲。而HH患者,腹段食管上移,食管末端没有膈肌和韧带作用,管腔变宽,弯曲变直。HH患者在内镜下见有食管末端宽直管腔,直视喷门,偶尔可见胃体腔,或发现胃液反流向食管的现象。本文测得食管末端管腔变宽变直36例(36/69),如果食管下段、贲门以及胃体腔口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作者认为这对HH有诊断意义。

3.4 高位反转观察贲门入口与胃底 正常人胃镜高位反转观察贲门入口紧密包裹胃镜镜身,胃底较深。HH患者大多数为贲门入口宽松,贲门与镜身包裹松弛。本文胃镜下HH患者中69例均可见贲门入口增宽呈裂目状或椭圆形,不能紧密包裹内镜镜身,并发现胃底大多变浅。食管裂孔失去缩舒作用致贲门入口松弛,是形成HH的重要原因。故在内镜下反转观察发现贲门入口不能紧密包裹镜身,胃底变浅,应作为HH在内镜诊断的重要指标。

3.5 膈上疝囊形成 HH患者在内镜下表现为胃黏膜翻进入纵隔,当翻入食管腔内数厘米时可在膈上出现由胃黏膜形成的疝囊(操作时可挤压腹部以增加腹部压力,可提高检出率)。本文统计13例(18%)有疝囊形成,与相关报道相符。在临床上有严重的恶心、呕吐者,部分于内镜下可见特征性的“双环征”。膈上疝囊、双环征形成诊断HH特征性指标。

总之,儿童电子胃镜对儿童HH的诊断将齿状线上移,食管末端生理形态的改变,贲门入口松弛以及腩肌上疝囊形成,4项指标作为HH的内镜诊断标准是可行的,在诊断HH上具有重要意义。

[1] 许积德.小儿内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0.

[2] 张刚,刘丽娟.胃镜诊断食管裂孔疝价值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59-1860.